農村俗稱「酸筒杆」的植物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幽默乖巧


酸筒杆是生活在路邊、小溪邊等地方的一種植物,在我國,酸筒杆主要分佈在華東,陝西,華南 ,甘肅等地方。酸筒杆在我們老家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植物,它可以食用的,小時候和幾個小夥伴經常採挖酸筒杆,採挖回去之後,媽媽經常是炒著吃,非常好吃。



酸筒杆又叫虎杖,酸筒子,酸桶蘆等,它是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徑直立,高可以達到兩米。葉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花被淡綠色,瘦果卵形,有光澤黑褐色。酸筒杆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因此當地的老百姓都會在春天和秋天去挖酸筒杆的根,採挖回來之後,除去鬚根,洗乾淨切斷曬乾備用。如果用鮮根的話,可以隨採隨取。

酸筒杆具有散瘀止痛,利溼退黃,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的作用,經常用來治療水火燙傷,溼熱黃疸,經閉,跌打損傷等症狀。酸筒杆還可以用來治療實火牙痛,蛇傷,膿皰瘡等症狀。



在農村,老百姓經常用酸筒杆來治療膽囊結石,方法就是把酸筒杆用水煎,煎好以後服用,就可以治療膽囊結石。

酸筒杆還可以用來治療小便淋,方法也是非常簡單,方法就是把酸筒杆研成粉末,然後米湯送服,就可以治療小便淋。



酸筒杆還可以用來治療產後淤血痛。方法就是把酸筒杆根研成粉末,然後酒服。酸筒杆的功效還有很多,朋友們可以補充一下。


幽默梅花


農村俗稱酸筒杆的植物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酸筒杆植物即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即為中藥之虎杖,莖中空直立,莖面散生紅色斑點,節稍膨出,葉互生,橢圓形,有托葉,花白,紅色6至7月始開,9月後結果種。分佈於長江流域或以南的山溝,河旁,或林緣陰溼地。


兒時住山溝裡一家人,出行均隨溪坪地而走,溪旁岩石上的酸筒筍常為零食,折斷撕去外表皮層,翠綠筍肉一口咬去,瞬間口涎滿嘴酸爽,嚼嚼閉眼托腮吞下,一股清香溢鼻出,一節則肚內不飢餓。

大了些,見到父親挖過許多酸筒杆根,洗洗曬乾,用竹筒裝,去供銷社打來幾兩酒泡著,上面塞的緊緊的,下雪了,外面不能做事,烘著炭火,取出那酒泡過的根片嚼著,口裡說,不做事一身難受,媽媽總是回著,駱駝命。大了才知父親那時己經強忍著身子骨各處的痺痛了,原本他是滴酒不沾,怎會去在那麼困難時去賣幾兩酒呢?

長大後,常常是怕了接觸這酸筒杆,不光是想起小時以此充飢,還有那葉上常常被洋辣子蟲滿滿佔著,一不小心碰上,可痛癢得難受。

90年,老婆路過街面,被一小飯館裡潑出的蒸飯熱水所燙傷,在一專業燒燙傷小診所醫治,因離家不方便,小診所塗醫生教了我熬製虎杖油膏自己幫塗敷。從此對虎杖又有新的認識,重新學習了虎杖在中醫藥上的用途。祛風利溼,散個瘀定痛,止咳化痰,多用於治療關節痺痛,溼熱黃疸,經閉瘤瘕,咳嗽痰多,跌打損傷,癰腫瘡毒,水火燙傷等。關節痛,跌損傷可用單虎杖根一味泡白酒飲用,血瘀經閉可配益母草,茜草煎水,水火燙傷可用虎杖煎汁與南酸棗流糊肉制膏塗敷。這些都是虎杖之作藥功效。


當然,在農村酸筒嫩葉杆可作多數牲畜飼料,豬就可生食,其餘曬乾發酵後均可。亦可作河,溪沿栽培防水土流失。


老艾葉


農村俗稱“酸筒杆”的植物有什麼功效和作用?酸筒杆在我們農村很常見,特別是在一些山谷小溪邊,比較陰涼潮溼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我們那裡喜歡叫它“酸筒母”,其實它就是中藥名叫虎杖、苦杖的植物。



我們小時候跟父母上山幹活,聽父母說它的嫩莖可以吃,所以就拿來吃了,剝它的表皮,直接吃鮮嫩部分,吃起來很酸很酸,吃的時候眼睛都眯了睜不開,但有時候看到它還是忍不住拿來吃,因此這種植物對它印象特別深。



酸筒杆目前主要還是拿來用藥,使用比較廣泛。它的藥用部分為乾燥的根莖和根,每年春秋季節人們就會上山尋找它進行採挖,除掉鬚根,清洗乾淨然後切斷、曬乾備用。

它具有止痛、活血、解毒、退黃、通經、清熱利溼、止咳化痰的功效。



人們經常用它來治療關節痺痛、溼熱黃疸、經閉、水火燙傷、跌撲損傷、癰腫瘡毒、咳嗽痰多等病症。內服是通過水煮煎制服用,外用則為搗碎或者研末外敷,治療效果都非常明顯。

最後主要注意的是酸筒杆由於含有大黃素、鞣質及多種酚性化合物,有小毒。超量服用可刺激胃粘膜產生反應,不瞭解的最後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鄉村波比


農村俗稱:“酸筒杆”的這種植物有什麼功效與作用?酸筒杆它還有其他別名比如:虎杖、酸杆子,它生長在農村小河或者是小溝旁邊。



“酸筒杆”它不僅可以生吃,還可以做菜,味道酸酸澀澀的,應該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都吃過吧,在農村還算是一到獨特的美食。它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在農村聽那些老一輩人說,“虎杖”它有清熱解毒降火的功效,對於散瘀止痛和止咳化痰都有很好的作用,風溼、咳嗽、跌打損傷、溼熱等都可以。

在我們小時候經常去小溪邊去找這樣的零食,酸酸的、脆脆的、汁水特別多,吃著還能解渴。

對於“酸筒杆”你們家鄉是怎麼叫的呢?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你知道都有那些吃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