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億銀行理財「鬆綁」

相對於較長的投資期限,理財產品收益率不高被認為是導致其規模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刊記者 易強/文

市場的反應,仍是疑慮重重。

9月28日,即9月最後一個交易日,銀保監會公佈實施《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業界稱之為“理財新規”——的消息傳開後,輿情幾乎一致認為,國慶長假結束後,滬深股市一定會繼續9月底的上漲行情:9月21日至28日,上證綜指(000001.SH)及深證成指(399001.SZ)在5個交易日內分別上漲了3.37%和2.03%,滬深300(000300.SH)和上證50(000016.SH)的漲幅更是分別達到3.89%和4.79%,近期一直相對處於弱勢的中小板指(399005.SZ)和創業板指(399006.SZ)也分別有2.38%及1.71%。

然而,儘管央行又於10月7日宣佈降準,次日,即10月第一個交易日,滬深股市終未能掙脫外圍市場的裹挾,再一次上演了“黑色星期一”:上證綜指及深證成指分別重挫3.72%和4.05%,滬深300和上證50分別暴跌4.30%和4.60%,中小板指(399005.SZ)和創業板指(399006.SZ)的跌幅分別達到4.59%和4.09%。一日之內,9月底一點點積攢起來的心氣,盡皆淪喪。

不過,拋開影響行情的國內外政經因素不論,就“理財新規”而言,若僅將其頒佈與實施視為一時的救市舉措,可能有失狹隘。

如果說,引導閒置資金流向效率最高的窪地是資產管理的邏輯起點,那麼,自證監會於2016年12月出臺《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2017年7月1日起實施),以及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及外管局四大監管部門於2018年4月聯合推出“資管新規”以打破剛兌之後,對銀行理財業務進行鬆綁已是順理成章之義。

正如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所言,“理財新規”的頒佈實施既是銀保監會落實“資管新規”的重要舉措,也有利於細化銀行理財監管要求,消除市場不確定性,穩定市場預期,加快新產品研發,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規範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現在看來,藥效的發作,需要一段時間。

20萬億:非保本規模

“理財新規”共6章81條,近1.6萬字,其所謂理財業務,指的是商業銀行接受投資者委託,按照與投資者事先約定的投資策略、風險承擔和收益分配方式,對受託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的金融服務;其針對的理財產品,則是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投資者支付收益、不保證本金支付和收益水平的非保本理財產品。

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是,截至8月底,這種非保本理財產品的餘額為22.32萬億元,雖然比6月底增加1.32萬億元,但僅與2017年年底持平。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發佈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7年),截至2017年年底,非保本產品的存續餘額為22.17 萬億元。

該報告顯示,2011-2015年,銀行理財規模經歷過一個“井噴期”,年複合增長率超過50%,但2016年的規模增速已有所下降,為23.63%,進入2017年,下降趨勢更加明顯:期末理財產品(含保本及非保本,下同)存續餘額29.54億元,僅比期初增加0.49萬億元;其中,非保本產品存續餘額(22.17萬億元)甚至比期初下降了4.07%,佔比也由期初的79.56%降至75.05%。

相對於較長的投資期限,理財產品收益率不高被認為是導致其規模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報告顯示,2015-2017年,銀行理財產品的實際年化收益率在3.5%-5.0%之間。在封閉式產品按募集資金額加權平均兌付客戶年化收益率一項上,2017年為4.06%,2015年及2016年則分別為4.69%和3.79%。

在資產配置方面,標準化資產是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投資標的。截至2017年年底,債券、銀行存款、拆放同業及買入返售等標準化資產共佔理財產品投資餘額的67.56%,其中又以債券最為重要,債券市值佔比達到42.19%。

而“理財新規”的實施,將降低投資門檻以及為非保本理財產品拓展更多投資機會,助力商業銀行與證券、保險、信託、基金、期貨等其他金融機構之間展開競爭。

鬆綁:降門檻,拓渠道

根據銀保監會提供的資料,商業銀行開展理財業務始於2002年,這種業務在豐富金融產品供給、滿足投資者資金配置需求、推動利率市場化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快速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業務運作不夠規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夠充分、尚未真正實現“賣者有責”基礎上的“買者自負”等。

於是,監管層近年來發布實施了一系列部門規章,以不斷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監管框架。“理財新規”的公佈實施,則是銀保監會落實“資管新規”的重要舉措。

所謂“資管新規”,指的是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及外管局等四個部門於2018年4月聯合印發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其主旨是“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核心則涵蓋了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打破剛兌以及強化金融機構的勤勉盡責和信息披露義務等方面。

根據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的解釋,“理財新規”的制定主要遵循了四個原則:一是與“資管新規”保持一致,並延續銀行理財業務良好監管做法,充分借鑑國內外資管行業的監管制度;二是推動理財業務規範轉型,促進理財資金以合法、規範形式進入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三是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區分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引導投資者購買與其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財產品,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四是促進銀行理財迴歸資管業務本源,打破剛性兌付。

在具體條文上,“理財新規”第八條、第九條、第三十條及第四十一條(與“資管新規”第四條、第五條、第十條、第十六條相對應)最為引人注意,其核心是“降門檻、拓渠道”。

所謂“降門檻”,指的是單隻公募理財產品銷售起點由目前的5萬元降至1萬元,這一變化無疑將影響個人投資者對理財產品的投資力度。根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截至2017年底,一般個人類產品存續餘額為14.60萬億元,高資產淨值類產品為2.91萬億元,分別佔到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49.42%和9.85%。

所謂“拓渠道”,指的是公募理財產品將擁有更多的投資渠道。

例如,現行監管制度允許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但規定公募理財產品只能投資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理財新規”繼續允許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在理財業務仍由銀行內設部門開展的情況下,放開公募理財產品不能投資與股票相關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許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同時,與“資管新規”保持一致,理財產品投資公募基金可以不再穿透至底層資產。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透露:“下一步,銀行通過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後,允許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或者通過其他方式間接投資股票,相關要求在《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中具體規定。”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在理財產品的資產組合中,權益類資產(包括上市交易的股票以及未上市企業的股權及其收益權等)佔比僅有9.47%。

理財收入下降

9月30日,即“理財新規”公佈實施兩日後,招商銀行(600036.SH)、農業銀行(601288.SH)率先將部分理財產品銷售起點下調至1萬元。隨後,中國銀行(601988.SH)、建設銀行(601939.SH)、交通銀行(601328.SH)、中信銀行(601998.SH)、浦發銀行(600000.SH)、興業銀行(601166.SH)、廣發銀行等也紛紛響應。

另一個動態是,截至10月10日,在具有託管業務資格的27家銀行中,已有招商銀行、華夏銀行(600015.SH)、光大銀行(601818.SH)、民生銀行(600016.SH)、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000001.SZ)、寧波銀行(002142.SZ)、南京銀行(601009.SH)與北京銀行(601169.SH)等12家發佈了擬成立理財子公司的公告。

這些銀行之所以反應迅速,或是急於扭轉理財收入下降的趨勢。

例如,定期報告顯示,受監管政策趨嚴和市場波動衝擊,2017年,招商銀行受託理財收入為122.27億元,同比下降14.69%,同期平安銀行為34.11億元,同比下降29.45%。2018年上半年,招商銀行受託理財收入為55.40億元,同比下降11.20%,同期平安銀行為5.59億元,同比下降75.07%。

至於“理財新規”將在何種程度上影響資管行業的格局,仍待進一步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