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3次出手,74歲柳傳志終圓銀行夢!

本月初,74歲的柳傳志再度被鎂光燈包圍。聯想控股發佈公告:已獲監管許可,完成盧森堡國際銀行近9成股份的收購,成為控股股東。

也就是說,開董事會的時候,柳老爺子再也不用擔心投票問題了。兩個月前,就是因為投票問題,聯想被扣上“賣國賊”的大帽子。

10年3次出手,74歲柳傳志終圓銀行夢!

2015年,6月29日,聯想控股(3396.HK)於香港上市

這頂帽子誰都承受不起,他不得不出山,親自執筆公開信《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疾呼“全體同仁要積極獻計獻策,萬眾一心,同仇敵愾,誓死打贏這場聯想榮譽保衛戰!”。隨後馬雲、李彥宏、劉強東、周鴻禕等企業家大佬密集表態“相信和支持柳總”,這波“令人窒息”的公關操作讓吃瓜群眾看的一愣一愣的。

本來大家鬧不明白5G是咋回事,圍觀熱鬧勁兒一過也就散了,但柳老爺子的高調反擊,讓輿論關注的焦點從投沒投華為,轉移到了聯想沒有核心技術,只會賣電腦,而且國內賣的比國外貴,坑自己人……

賣電腦的聯想集團有沒有核心技術不好說,但聯想控股收購盧森堡國際銀行的技術含量相當高。這起“自2004年Lenovo併購IBM PC後,聯想控股體系內的又一重大併購案”,經過了國家發改委、銀監會、歐洲央行、盧森堡金融監管委員會、盧森堡保險監管機構、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等國內外金融監管機構的層層審批,難度可想而知。

柳傳志對銀行的追求可謂一波三折。2009年9月,聯想控股參與了漢口銀行的增資擴股;2013年,聯想控股錯失民營銀行中關村銀行;如今,成功牽手盧森堡國際銀行,柳老爺子終於圓了銀行夢。


入股漢口銀行:夢想的IPO遲遲不見 卻被現實陷入“不義”

2001年,柳傳志把聯想集團交給37歲的楊元慶,神州數碼交給38歲的郭為,而57歲的他則帶著母公司聯想控股扎進投資領域,瞄準創新消費與服務、農業與食品、金融服務三個方向。在金融版塊,銀行一直是柳傳志重點關注的領域,不知道有沒有受他父親柳谷書曾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經歷的影響。他拿下的銀行第一單是城商行漢口銀行。

漢口銀行雖然是個地方性的城商行,但從名字上就能看出大抱負。20世紀上半葉,全中國的金融中心一個是上海,另一個就是漢口。2008年,武漢商業銀行正式更名為“漢口銀行”,希望重現曾經的輝煌。

10年3次出手,74歲柳傳志終圓銀行夢!

漢口銀行一直在積極爭取IPO

為了再現輝煌,漢口銀行制定了2009—2013年引進戰略投資者、跨區域發展、上市三大戰略步驟。隨後,漢口銀行引入了聯想控股:2009年聯想控股花了11.39億元買了6.33億股,成為漢口銀行第一大股東。這是當時成立25年以來,聯想控股史上最大單筆投資。

當時《每日經濟新聞》的一篇報道稱“聯想控股入股漢口銀行 押寶上市紅利”。柳傳志也表示,漢口銀行基礎非常好,今後將推動其上市,但不會干涉具體經營。外界也認為,依靠聯想控股、柳傳志這張名片,漢口銀行的上市步伐將大大提速。

2010年11月,柳傳志被漢口銀行聘為特別顧問,表示將竭盡所能,幫助漢口銀行實現持續、快速發展。當天,興致頗高的柳傳志還罕見地留下墨寶“目標高遠,意志堅定,不斷突破,不斷創新,漢口銀行,前途無量!”

沒過多久,形勢就急轉直下。2011年4月,武漢萬國寶通董事長艾群策衝入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論壇會場,打斷銀監會領導的發言,指責漢口銀行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自己公司為他人做擔保。

事件調查期間,報道過此事的《時代週報》記者姚海鷹又發表公開信,稱柳傳志掌控的聯想控股是漢口銀行第一大股東,對漢口銀行的規範運營和企業操守具有不可推卸的法定責任和義務。“當前漢口銀行及董事長陳新民在‘假擔保事件’被媒體披露前後的種種違規做法,已將聯想控股陷於不義境地。”

“假擔保”事件把漢口銀行推上風口浪尖,也順帶捎上了聯想控股與柳傳志。雖然湖北省、武漢市相關部門認定萬國寶通擔保有效,但聲譽受損已無法挽回。漢口銀行的IPO之路也蒙上了陰影。

2012年10月,漢口銀行宣佈延遲IPO;2013年初,漢口銀行主動調整IPO發行規模。早在2010年,漢口銀行就與海通證券簽署了《輔導協議》。但到2016年底,海通證券仍表示,在下一輔導期內繼續督促漢口銀行儘快完成有關國有股確權等工作。

上市口號已經喊了10年的漢口銀行,IPO仍是前途未卜。倒是“後起之秀”的鄭州銀行、長沙銀行在今年5月先後IPO過會,留給漢口銀行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仍是第一大股東的聯想控股也只有乾著急的份兒。


民營銀行: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面對扶不起的阿斗一般的漢口銀行,另起爐灶成為更好的選擇。恰好2013年,國家明確提出“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阿里、騰訊、萬達、蘇寧、萬向、小米等一眾民企積極申請籌建民營銀行,聯想控股也想抓住這次機會。

2013年11月,剛剛入選“全球最具影響力50大商業思想家”的柳傳志自信地表示,“我得到的消息是,民營銀行按地區批,所以在中關村可能申請一家,我相信我們會成為銀行的發起者之一。”

柳傳志說這話是有底氣的。2017年經濟觀察報一篇《中關村銀行創事記》的報道披露,早在2012年國家關於民營銀行試點工作啟動後,中關村發展集團、聯想控股就都曾經牽頭提出過方案。可見,民營銀行申辦上,柳傳志算是先行者。

2014年年初,銀監會確定了包括騰訊、阿里在內的首批5家試點民營銀行名單,錯失首批的柳傳志仍談笑風生:“反正第一批銀行牌照也沒有我們,我們也不用著急,還來得及想清楚。”要謀定而後動。

10年3次出手,74歲柳傳志終圓銀行夢!

2017年,7月16日,籌備近4年的中關村銀行正式開業

誰也沒想到,這一不著急,聯想控股就從錯失首批牌照變成了錯失牌照。2017年7月,中關村銀行開業,用友網絡、碧水源、光線傳媒等11家大股東的企業一把手紛紛現身,曾經信心滿滿的聯想控股則不在股東名單中,作為中關村大佬的柳傳志也只能以嘉賓身份送上祝福。

後來,有媒體披露,中關村發展集團、聯想控股是因為對民營銀行股東資質的要求而退出了。不論原因如何,柳傳志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與自己能做主的民營銀行失之交臂。


盧森堡國際銀行:夢想終於照進現實

從2009年開始追求銀行的柳傳志,終於放出一個大招——以117.4億元收購盧森堡國際銀行(簡稱BIL)近九成股權。這是聯想控股歷史上最大的一次併購案。

相比漢口銀行IPO與申辦民營銀行的拖拖拉拉,聯想控股這次僅僅用了11個月就拿下BIL。收購BIL不僅幫柳傳志圓了銀行夢,也幫助他實現心中的多元化。聯想控股高級副總裁李蓬透露,隨著BIL的加入,聯想集團在聯想控股的佔比,將從過去的54%,大幅下降至33%,BIL將佔到聯想控股總資產的35%。利潤方面,2017年BIL利潤為10億左右人民幣,將為聯想控股帶來大致百分之十幾的利潤貢獻。

多年來,人們總是分不清楚聯想控股與聯想集團,以為都是賣電腦的。而在收購了總資產約1842億元人民幣的BIL之後,我們很難再把兩家搞混淆了。沒錯,聯想控股就是收購了一家國外大銀行的那個公司。

10年3次出手,74歲柳傳志終圓銀行夢!

收購了BIL的聯想控股似乎也迎來第二春。“不僅BIL會有獨立分拆上市的計劃,我們還蘊藏著若干個準備開出去的船。從今年開始起,它們將按照預定的戰略,陸續發出。”柳傳志強調。

不干預日常經營的漢口銀行,IPO之路遙遙無期;一猶豫就與中關村銀行失之交臂……聯想控股與銀行的“情路”似乎一直不順。如今,拿下BIL,完全主導董事會的聯想控股終於可以大展身手,不知道柳老爺子現在是否想清楚怎麼做銀行了。是會重蹈覆轍?還是又一個成功國際化故事的開始?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