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發布 車企安全標準將接受挑戰

近日,2018年度C-IASI發佈,本次測試為2018年度發佈的第一批測試結果,共涉及12款車型參加測試的車型包括東風本田思域、一汽-大眾邁騰、廣汽豐田凱美瑞、廣汽本田雅閣、上汽通用五菱寶駿510、北京奔馳C200、華晨寶馬318i、上汽通用別克昂科威、上汽大眾途觀L、東風雷諾科雷傲、長城魏派VV5、吉利領克01。暫且不談此次測試的結果,由於該測試以及測試主體對於國內來說都比較新,不妨先一起了解一下C-IASI的基本情況。

相比C-NCAP和E-NCAP,C-IASI對於國內的汽車消費者來說還比較陌生。C-IASI全稱為“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由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管理中心發佈,該機構是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指導下,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CAERI)和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CIRI)聯合成立。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管理中心於2018年3月28日首次發佈C-IASI測試結果,共涉及10款車型,且全部選擇了低配車型進行測試。此次為該中心第二次發佈測試結果,在車型選擇上,C-IASI管理中心根據市場銷量、保有量、關注程度、出險頻率、品牌覆蓋等維度進行選取,並全部由指數管理中心自費在4S店隨機購買,而自願申請的車型則由企業提出申請,管理中心同意後並在4S店隨機購買。

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管理中心聲稱2018年第一批12款車型的測評結果,本著從消費者的立場出發,以汽車保險視角,按照C-IASI測評規程,從“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車內乘員安全”、“車外行人安全”、“車輛輔助安全”4個方面對車輛的安全性能進行綜合評價。其測評結果,不僅可以瞭解到參與測評車型的安全性能,同時結合汽車保險的險種(車損、人傷、第三者險),將可能預判車型的維修經濟性。在不久的將來,C-IASI測評結果將成為汽車保險費率釐定的重要因子。

當天現場發佈的實際情況,則讓大家對此次測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瞭解。

首先,從C-IASI的背景中,我們可以瞭解到C-IASI的發佈機構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管理中心是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指導下,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CAERI)和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CIRI)聯合成立。而測試結果不僅為了讓消費者瞭解評測車型的安全性,同時也為了保險機構“結合汽車保險的險種(車損、人傷、第三者險),預判車型的維修經濟性,在不久的將來,C-IASI測評結果將成為汽車保險費率釐定的重要因子”。


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發佈 車企安全標準將接受挑戰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是C-IASI最大的利益相關方,中保研作為保險業相關機構也是利益相關方;從測試結果的運用來看,其結果也將很大程度上為保險行業服務,通俗來說就是測試結果將影響到車型保費。據瞭解,該測試的初衷就在於以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為出發點,整合保險行業及汽車產業,共同推動汽車安全。但是,如果該測試無法做到由無利益相關的獨立第三方進行,則測試機構的權威性無法保證,測試初衷無法令人信服,測試過程無法透明,也就無法做到結果完全公正。

實際上,C-IASI測試的選車標準是以低配車代表了該款車的所有車型,這樣的選車標準並不能說具有市場參考性。無可否認的是低配車型的配置相對中高配車型會有所區別,消費者也會根據個人實際需求及經濟狀況來選取中高低配車型,此次測試選取低配車型來進行,那麼測試結果對有意向購買中高配車型的消費者而言,到底具備多大的參考意義,這個值得商榷。


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發佈 車企安全標準將接受挑戰


而從現場實際發佈的情況來看,在車輛輔助安全指數測試中,則選取了8款高配車型(高配車型搭載AEB)進行了此項測試,而低配車型卻只有4款。且從所選取的車型標準來看,僅有寶駿510一款車型價格低於7萬元,其他車型均為15萬元以上,其中也不乏奔馳寶馬這些20萬元以上的車型,12款測試車型價格梯度有點大。

再來看看今天公佈的整體測試結果,其中不乏一些亮點,但也不少合資車型的表現並不是很理想,其安全性也正在受到更高標準的挑戰。

就拿25%偏置碰撞來看,不少合資車型表現也不是很好,熱門SUV途觀L在此項評測中僅僅獲得了“P(較差)”的評級。而在車輛安全輔助指數上,雷諾科雷傲同樣表現不盡如人意,獲得“P”的評級,而在車內乘員安全指數上,科雷傲以僅僅是獲得了“M(一般)”的評級,類似表現不佳的合資品牌還有本田思域。

而從現場展示的碰撞後的展示車型來看,無論奔馳寶馬,還是VV5等車型,大家都“傷勢不輕”,也難怪會有合資車型會受到在國內簡配的質疑,這無疑也會讓大家更加深刻的認識並重視到此次測試結果所反映出來的共性問題。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目前國內車企都是嚴格按照我國車輛相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進行研發的,此次結果的公佈,將有力的督促國內車企在車輛安全上進一步的思考與探索,無論是在主動安全還是被動安全等標準上,今後肯定會逐步得到提升,並趕超國際化水平,當然這需要大家給國內車企一定的時間。

此外,除了督促車企進一步提升,此次評測無疑也給廣大消費者敲響了警鐘。安全配置固然很重要,但是如何引導消費者養成正確的駕駛習慣,重視駕駛安全,這也更加有助於避免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的造成。消費者無論駕駛什麼車型,如果沒有形成正確且良好的駕駛習慣,那麼無論駕駛的是合資還是自主品牌車型,在安全問題上,都將不會有好的結果。因此,在這裡還要倡導大家謹記安全問題,形成良好的駕駛習慣,時刻安全駕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