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帳款分析之道——排除企業的好方法

今天開始說說應收賬款的一些基礎知識。

應收應付的產生是因為社會的發展,信用政策的產生,其好處有二。一是擴大銷售,增加企業市場份額,賒銷跟降價差不多,是擴大銷售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二是減少存貨積壓,控制成本費用,存貨積壓過多則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倉儲費、保險費等費用的相應增加。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企業通過放開信用政策增加銷售,做大做強打到對手之後,然後在收縮信用政策,重新把渠道的控制權控制在自己手裡。比如格力電器的1996年至2008年,可以明顯看到1996年至1999年,應收賬款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一致維持在6%左右,2000年變成了18%,2001年達到了47%,2002年達到了46%,此後該佔比下降至2006年的20%,而1995年至2005年格力電器的收入由43億元增加至264億。

圖1:格力電器1996年-2008年應收賬款和營業收入變化

應收賬款分析之道——排除企業的好方法


但是這種能重新掌握渠道話語權的例子並不多見,很多公司放開之後,基本上都演變成更激烈的廝殺,應收賬款佔比再也沒有降下來。

應收賬款也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降低了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使企業效益下降。由於企業的物流與資金流不一致,雖然在利潤表中已經確認了營業收入和利潤,但是在現金流量表中沒有收回貨款,同時企業需要墊交稅款,比如隨著收入確認上交增值稅,隨著利潤確認上交所得稅,甚至是根據利潤進行的現金分紅,佔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久而久之必將影響企業資金的週轉。因此,幾乎所有企業現金流出問題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二是誇大了企業經營成果,加大了應收賬款管理難度。由於我國企業實行的記賬基礎是權責發生制發生的當期賒銷全部記入當期收入。因此,企業的帳上利潤的增加並不表示能如期實現現金流入,同時會計制度要求企業按照應收賬款餘額的百分比來提取壞帳準備,壞帳準備率一般為3%-5%。如果實際發生的壞帳損失超過提取的壞帳準備,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因此,企業應收款的大量存在,虛增了賬面上的銷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誇大了企業經營成果,增加了企業的風險成本。

因此,對應收賬款進行分析顯得尤為必要。具體的分析方法和路徑有哪些呢?且聽初善君一一講解。

首先兩個基本分析,一個是動態分析,即應收賬款的增幅與營業收入增幅的對比,這兩者應該是同比例增長,尤其是對於成長股來說,如果應收賬款的增幅大於營業收入的增幅,那麼存在公司犧牲應收賬款來增加收入的可能性,這個分析更多的用於企業自身的變化。第二個是靜態分析,即分析應收賬款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這個分析用於企業自身變化時,理想情形下應保持在一定範圍內,如果比例不斷增長,也可能是犧牲應收賬款來換取收入的可能性;當這個指標用於分析不同企業時,則體現了企業應收賬款帶來收入的能力,比例越低的企業理論上應收賬款帶來收入的能力越強。

比如生產床墊的喜臨門,其營業收入從2010年的7億增長至2017年的32億,應收賬款則從1億增長至11億,可以看到應收/收入的比例一直在提高,由當年的21%增長至2017年的33%,因此喜臨門存在通過放寬信用政策增加銷售金額的嫌疑。

圖2:喜臨門應收賬款、營業收入及比值變化

應收賬款分析之道——排除企業的好方法


同行業對比來看,根據2018年半年報計算結果可知,喜臨門的應收類餘額佔比非常高,行業第一,而同行業的夢百合只有38%,當然客戶群體不同,自然也存在差異。此外,尚品宅配、歐派家居等企業的該項比值明顯較低,顯示出不同尋常的溢價能力。


應收賬款分析之道——排除企業的好方法


表1:家居類公司應收賬款、營業收入及比值

其次是分析應收賬款的質量。什麼叫應收賬款的質量呢,就是錢能不能收回來,或者叫收回來的比例,因為應收賬款是需要計提壞賬準備的,如果應收賬款質量不好,那麼可能需要計提大額的資產減值損失。第一種分析應收賬款質量的方法是應收賬款的賬,賬齡越短自然越好,而賬齡在上市公司的年報附註裡都會披露,各位關注即可。第二種分析應收賬款質量的方法是應收賬款週轉率分析,需要警惕那些週轉率越來越慢的公司。其中賬齡分析是看當年的質量,應收賬款週轉率既可以分析企業自身的變化,也可以進行行業對比。

舉個典型的例子,在樂視網還沒出事的2017年半年報裡,應收賬款賬齡顯示,大於1年賬齡的應收賬款高達16.63億元,佔應收賬款的比例高達16.46%,這個比例已經預示了應收賬款出大問題了,也難怪2017年底計提了大額的資產減值。

表2:樂視網應收賬款賬齡

應收賬款分析之道——排除企業的好方法


再比如中聯重科2016年的應收賬款明細顯示,其1-3年應收賬款高達93億,但是壞賬準備根據政策計提的餘額為8億左右,覆蓋率明顯偏低,於是2017年計提壞賬損失60億。

如果看中聯重科的應收賬款週轉天數,你會發現從2013年至2015年週轉天數明顯增加,因此這個應收賬款肯定是要出問題的,意味著很多賬款可能收不回來要計提減值啦。

圖3:中聯重科應收賬款週轉天數

應收賬款分析之道——排除企業的好方法


再次是應收賬款的客戶分析,就是看看客戶群體是什麼人,但是上市公司很多時候並不披露,最多的也就披露一下前五大客戶,因此這個客戶分析並不容易。可是上市公司肯定會披露關聯方銷售,因此大家關注關聯方銷售就可以了,畢竟關聯方最容易造假,大家需要關注關聯方銷售的商業實質。

樂視網的例子就不詳細說了,忽然覺得樂視網真是給我們財務分析人員提供了無窮盡的素材啊。

之前初善君還提出一個應收應付率跟毛利率比較的分析,來判斷企業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不過考慮到不太好理解,這裡不再詳述了。

最後是關於應收賬款壞賬政策的分析,一般通過同行業對比來判斷企業壞賬計提的保守還是激進,對於從淨利潤角度考慮的投資者來說,壞賬準備計提越充分越好,比如中國中鐵和中國建築,對比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政策,1年以內應收賬款計提比例分別為0.5%和5%,很明顯中國建築比中國中鐵計提的壞賬更充分,應收賬款發生大額減值的可能性小很多。

同時,應收賬款壞賬政策變更也是利潤調節的手段之一,比如麥達數字2018年8月披露更改公司的應收賬款會計估計政策,公司本次在降低了3個月以內應收賬款的壞賬計提比例(從5%降低至0.1%)的同時,相應提高了“6(不含)-12個月”的應收賬款壞賬計提比例(從5%提高至10%)。同時公司披露,假定公司會計估計變更從2018年1月1日開始執行,本次會計估計變更將增加2018年半年度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58.32萬元,佔2018年半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8.38%。

總之,在投資時,首先是選擇佔款能力強少應收賬款的企業,當不得不面對應收賬款時,必須針對以下問題進行了解:一是應收賬款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二是通過賬齡和週轉率分析應收賬款的質量,三是關注關聯方應收賬款,四是注意壞賬計提政策,提防通過會計估計調節利潤的情形。應收賬款分析是很好排除企業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