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怎麼搭上「回歸用戶」的車?優酷秋集給出答案

9月20日,2018年優酷秋集在杭州舉行,優酷對外發布了未來要上檔的百餘部新品劇綜。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阿里音樂CEO楊偉東,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文娛集團大優酷COO兼CTO莊卓然(南天),阿里巴巴集團阿里媽媽事業部全域媒體業務中心全國總經理林文威等出席活動,與在場的數百名廣告主、內容合作伙伴及媒體分享了優酷未來在內容、運營、營銷上的策略與打法。


營銷怎麼搭上“迴歸用戶”的車?優酷秋集給出答案



在開場演講中楊偉東指出,當前文娛行業由熱轉冷,正是聚焦用戶,讓好內容迴歸的時機。

“不要再問平臺想要什麼,要更多思考這個作品是面對哪些核心用戶,針對用戶的什麼洞察和需求去籌備的,希望能夠滿足用戶哪些消費訴求。”楊偉東表示,內容創作迴歸用戶視角是生產好內容的前提。而以阿里巴巴、優酷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所積累的技術和數據,均圍繞用戶產生,這些脫胎於用戶行為分析的大數據和創新技術,未來將成為整個文娛產業進入數字工業化的核心驅動力。

聚焦用戶,讓好內容迴歸


2015年過去的四年是文化娛樂產業鉅變的四年,在資本的驅動下,產量快速擴張、IP盛行、明星片酬飛漲,行業的泡沫越吹越大,一時間文娛也成了資本市場的熱炒概念。

“內容需求被放大,但中國頭部的編劇、導演、演員和製片人都是稀缺資源,在生產方式不變的情況下,長時間生產精品都是概率問題,短時間批量生產精品註定是個偽命題。”楊偉東認為,更為致命的是,在資本的推動下,基於內容產業按集售賣的交易模式,內容注水成為普遍現象,而今天各個視頻平臺的“倍速觀看”,表面是體驗創新,實質一定程度是用戶對“注水”內容的反抗。

“沒有資本市場的浮躁催促,平臺不會盲目相信流量藝人和大IP,越來越回到創作本身,演員和導演也逐漸務實。”在楊偉東看來,這對於踏實做內容的團隊反而是好事,行業的冷靜反而是好內容迴歸的前提。


營銷怎麼搭上“迴歸用戶”的車?優酷秋集給出答案



行業由熱轉冷是一次行業汰換的過程,一大批憑藉大IP、流量明星的投機公司在這個過程中會被淘汰,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行業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為一直致力於做好內容的平臺和內容方創造一個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環境。

“內容產業終究是面向用戶的生意,用戶應該是內容生產方和播出平臺溝通的‘唯一語言’”,楊偉東指出,只有雙方都基於“具象的用戶”來討論合作,雙方對用戶的理解越深越具象,我們越有可能產生好的合作,產生深的合作,也越有可能有內容的創新。而阿里巴巴和優酷擁有國內最全面的用戶行為和洞察數據,這些資產是內容生產者能生產出更好內容的重要輔助和幫手,而將這些數據和技術能力反哺給內容產業,也是優酷平臺的強烈意願和責任。

劇集類型化+綜藝系列化,讓圈層爆款成常態


在今年4月的優酷春集,楊偉東圍繞用戶洞察提出圈層爆款的概念,在過去半年中,圈層爆款已經成為行業常態。圈層的劃分以及圈層爆款的誕生,是基於對用戶行為和需求的分析,互聯網平臺和用戶溝通的短鏈路決定了其在洞察用戶需求上有天然的優勢。

基於此,優酷在過去一年中把劇集類型化、綜藝系列化作為內容佈局的方向,同時加大對原創內容的投入。楊偉東介紹,優酷在劇集、綜藝、紀錄片等多個內容板塊採用工作室制度,過去一年優酷工作室新增數量同比超過100%。


營銷怎麼搭上“迴歸用戶”的車?優酷秋集給出答案



發力原創、建設高質量的內容生產體系,讓優酷原創內容在過去一年中以2倍增長的發行數量,獲得了84倍的發行收入回報。據統計,2017年1月到2018年7月,豆瓣評分前30名的劇集和綜藝中,優酷分別以13部劇集、11檔綜藝的上榜數量,佔據市場第一。

今年,橫跨現代都市、奇幻冒險、武俠虐戀等多個垂直類別的《烈火如歌》、《北京/上海女子圖鑑》《鎮魂》《媚者無疆》《天坑鷹獵》以及即將在12月開播的超級劇集《長安十二時辰》,優酷原創劇集在內容精度和敘事手法上的創新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饋。


營銷怎麼搭上“迴歸用戶”的車?優酷秋集給出答案



在此基礎上,優酷將在今年推出“少年派”劇場,包括《豔勢番之新青年》、《平妖傳》、《九州縹緲錄》、《天醒之路》、《青囊傳》等劇集。此外,《大明皇妃》《長安十二時辰》《幕後之王》《平凡的榮耀》《神秘博士》《重生》《盜墓筆記重啟·極海聽雷》等包含多個題材的精品劇集也延續劇集類型化佈局的思路。


營銷怎麼搭上“迴歸用戶”的車?優酷秋集給出答案



憑藉《這就是街舞》《這就是鐵甲》《這就是灌籃》三檔豆瓣評分8.0以上的原創綜藝,優酷“這就是”系列成為2018年品質網綜的代名詞,同時也成為行業內首個獲得市場認可的綜藝廠牌。《這就是街舞》《這就是灌籃》第二季都已開始籌備,林宥嘉加盟的首檔創作音樂人養成綜藝《這就是原創》也在秋集現場首次發佈。


營銷怎麼搭上“迴歸用戶”的車?優酷秋集給出答案



在強化系列化優勢的同時,優酷綜藝在題材和形式進行多元化的探索。包括業內首檔用國漫IP貫穿、全產業鏈路聯動的團體成長真人秀《以團之名》,將和優酷超級劇集《頭條都是他》在內容和形式上展開深度聯動;國內首檔真正實現全年周播專業打歌節目《音樂至上MUSIC ON》、未播先火的全新萌娃綜藝《想想辦法吧爸爸》、開心麻花綜藝首秀《想吃麻花現給你擰》,以及腦力比拼綜藝《嗨腦星人9102》、全新素人戀愛綜藝《想談個和偶像劇一樣的戀愛》等多檔垂直品類網綜。

內容全域營銷2.0,讓“投放”變“投資”


好內容有了,商業化方面也要跟上。優酷在營銷方法論和產品上不斷推陳出新,繼4月春集首次提出“內容全域營銷”之後,這次秋集上阿里巴巴集團阿里媽媽事業部全域媒體業務中心全國總經理林文威又發佈了全新升級的“內容全域營銷2.0”。


營銷怎麼搭上“迴歸用戶”的車?優酷秋集給出答案



傳統的內容全域營銷,是通過阿里大數據,為品牌在計劃期、投放期、覆盤期提供內容商業潛能預判、品牌人群內容偏好匹配、全場景擊穿、全鏈路營銷效果評估等定製化解決方案。

而新的2.0版本的迭代之處就在於讓“內容營銷不止於內容營銷”。眾所周知,大部分的內容營銷在節目結束就宣告停止,但內容全域營銷2.0可以讓它延展到節目結束以後。以今年超級網綜《鋒味》與高端果汁Fruiti的合作為例,二者不僅在節目播出階段通過內容為品牌種草、吸引社會關注,更是在節目收官後的後內容營銷階段,通過用戶分層運營,運用優酷全域星追投、淘系雷達追投和智鑽追投,幫助品牌在618年中大促中又進行了一輪二次收割。

“一個完整的內容營銷週期應該是從節目前到節目中,甚至節目後的三個月、六個月,內容營銷階段品牌所接觸和互動的所有人群,利用阿里大生態的數據能力,都可以在後內容營銷階段進行再次運營和營銷觸達。”林文威說,內容全域營銷不止於內容營銷,品牌“投放”變成“投資”,真正實現營銷價值的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