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杭」特產之一,杭州曾因它名揚四海……

“五杭”特产之一,杭州曾因它名扬四海……

杭州並不產菸葉,但是卻生產上好的旱菸,旱菸也是“五杭”特產之一。

晚清杭人丁立誠曾在《武林市肆吟》中這樣描述杭州旱菸,曰:“金絲細切淡巴菰,捐忿除煩氣息蘇。四海名揚陳四海,氤氳瑞靄達皇都。”

“五杭”特产之一,杭州曾因它名扬四海……

說到杭州旱菸就不得不提河坊街四拐角建築之一——宓大昌煙店。

“五杭”特产之一,杭州曾因它名扬四海……“五杭”特产之一,杭州曾因它名扬四海……

“宓大昌”俯瞰

宓大昌煙店創辦於清同治八年(1869),以產銷旱菸出名,是馳名全國的“杭煙”鼻祖。舊址位於杭州市河坊街與中山中路路口,斑駁的老建築共三層,面積284.08平方米。創辦人宓莊曉,浙江慈溪宓家埭人,原在杭州湖墅當刨煙工人,靠勞動收入積累一些資金後,到清河坊開設宓大昌煙店。從最初的幾個工人發展到後來的400多人,宓莊曉深知經營之道,以“質優擴大銷路,低價吸引顧客”為經營宗旨,堪稱是近代中國獨資經營手工業商業企業中的佼佼者。

“五杭”特产之一,杭州曾因它名扬四海……

賣菸葉(20世紀20年代)

抗日戰爭爆發,宓大昌煙店經歷了由盛轉衰的厄運,處境日趨險惡。1937年冬杭州淪陷,店主避居上海租界,店裡職工大多逃往慈溪、蕭山等地,留杭的僅百人左右。在敵偽的威逼下,宓大昌煙店不得不復業,但也只是消極應付。1940年冬,蕭山、紹興、嵊縣相繼淪陷,嵊縣支店又被日軍搶去菸葉一千餘件(每件60公斤),十多名工人被殺害,數十名工人被“拉夫”。至此宓大昌煙店元氣大傷,支店勉強維持到抗戰勝利。

“五杭”特产之一,杭州曾因它名扬四海……

晚清刨煙、賣煙、整煙桿等煙業市井畫

“五杭”特产之一,杭州曾因它名扬四海……

宓大昌“丹鳳商標”元奇包裝紙

“五杭”特产之一,杭州曾因它名扬四海……

宓大昌煙店“丹鳳商標”細元奇廣告

抗戰勝利後,國產捲菸和外國捲菸充斥市場,城鄉盛行卷煙,宓大昌煙店的業務日漸縮小。各股東相繼抽回資金,名牌老店已奄奄一息。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扶持下,宓大昌煙店得以重振旗鼓。1962年,宓大昌煙店改名為慶豐煙店,但不久即結束土菸絲的生產。譽為“杭煙”的宓大昌旱菸被行銷廣泛的捲菸所完全取代,百年品牌老店宓大昌也成為了歷史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