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國士兵負傷倒地就喊救護兵,難道他們就不怕死?

如果你經常看美國拍攝的戰爭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就能發現,美軍士兵在戰場上喊的最多的三個詞就是:“開火!”、“找掩護!”、“救護兵!”。尤其是HBO的美劇《兄弟連》,幾乎每一集都能看到受傷倒地的美國大兵捂著傷口大喊救護兵求救。

二戰時,美國士兵負傷倒地就喊救護兵,難道他們就不怕死?

《兄弟連》中等待戰鬥開始的美軍救護兵

有很多網友都很奇怪,在緊張的戰鬥中士兵腦袋上飛著子彈,腳底下手榴彈亂滾,巴不得每走一步都有足夠堅實的掩護。可是那些聽到呼救聲就第一時間趕過去救人的救護兵似乎完全不懼怕炮火,找到傷員後就地搶救,如果條件允許還要把他拖到有掩護的地方再施救。他們就不害怕嗎?

二戰時,美國士兵負傷倒地就喊救護兵,難道他們就不怕死?

《血戰鋼鋸嶺》劇照

要說不害怕那肯定是假的,但是就和每一個在戰場上拼命的戰士一樣,救護兵也是兵,他們有他們的指責所在,而且救護兵相比於普通士兵還有一道時不時產生作用“免死金牌”,那就是他們頭盔上大大的紅十字和胳膊上印有紅十字的袖標。

二戰時,美國士兵負傷倒地就喊救護兵,難道他們就不怕死?

德國軍醫

​在《日內瓦公約》中,任何人都不允許攻擊醫療救護人員,這一條規則在歐洲戰場上體現的比較明顯,經過多年的教化和發展,這種不攻擊救死扶傷的戰地救護兵差不多成為了一種共識,是起碼的人性底線。但這種底線也不是萬能的,蘇德戰場上許多的醫療兵受到了“特別關照”,而美德交戰時大部分死傷的救護兵都是因為大範圍殺傷的火炮。

二戰時,美國士兵負傷倒地就喊救護兵,難道他們就不怕死?

被蘇聯機槍掃過的德國救護車

同樣是發動戰爭的侵略國,德國在這一點上不知道比日本強到哪裡去了。日本人根本不顧及什麼公約和人性,在訓練中就告訴士兵要儘量射殺醫療救護人員,導致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救護兵統一撤掉了任何顯示自己身份的標誌。硫磺島戰役中,日軍司令慄林忠道專門指示手下士兵射殺救護兵,連禽獸都不如。

二戰時,美國士兵負傷倒地就喊救護兵,難道他們就不怕死?

慄林忠道

日軍偷襲珍珠港時,負責掩護轟炸機的零式戰鬥機專挑帶有紅十字的救護車打,而且反咬一口說美國把被戰鬥機打中的汽車塗上紅十字栽贓日本。我想請問一輛沒有武裝的民用車,怎麼會被戰鬥機盯上?而且你都不宣而戰發動戰爭了,還扯這些?原子彈下無冤魂一點也沒錯。

二戰時,美國士兵負傷倒地就喊救護兵,難道他們就不怕死?

最後他死在了翻譯官羅伯特的手上

許多戰地救護兵表現出來的勇氣和職業精神有時候是殘酷戰場上最後一點人性的曙光,難怪《拯救大兵瑞恩》中德軍機槍手射中攻擊小組中的救護兵時,美軍要槍斃那名機槍手。在別國都有意不去傷害救護兵的時候,日軍表現出來的則是無底線、無人性,也不怪李梅用B-29機群把整個東京燒成一片火海,活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