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這樣優秀的我可惜你買不起

這兩天學到了一個新詞:“最美郊區房”。

這指的不是郊區的哪個樓盤,而是用來形容人的。

什麼樣的人呢?它被用來一個學歷、工作、樣貌俱佳的34歲單身女性。因為年齡,這樣的女性被稱作“郊區房”,而其它各方面條件出眾,就是“最美郊區房”了。

昨天,《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男人有錢也不會買?》這樣一篇配上了視頻的文章在網上刷屏。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這樣優秀的我可惜你買不起

視頻中的女主角叫郭盈光,是一位海歸女學霸。本著“對著幹”的心態,她來到了上海人民廣場相親角,舉著一張自認為條件還不錯的相親廣告,為自己相親。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這樣優秀的我可惜你買不起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這樣優秀的我可惜你買不起

相親角到處都是替子女相親的焦慮的父母。聽說郭盈光是來為自己相親的,紛紛圍了上去。但在聽說了郭盈光的年紀之後,有人直搖頭:“要是早3年來就好了。”,有人稱女子無才便是德,似乎認定了她“剩女”、“不好找”的命運。

其中最扎心的,莫過於一個大爺的“神比喻”: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這樣優秀的我可惜你買不起

這位大爺把男的比喻成銀行卡,女性比喻成房子,年紀就是地段,外貌就是房型。沒結過婚的就是新房。“她這個房子不行啊,她這個房子在郊區。”這句話火了,郭盈光在朋友中多了個外號——最美郊區房。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這樣優秀的我可惜你買不起

嗯?郊區的豪宅別墅比不過城中村老破小?這個暫且按下不談,在我看來,這位大爺的言論完全是在物化女性。對於他而言,年齡、性格等各方面的特徵都被物品化,價值化了。他們並沒有把郭盈光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討論來討論去,都是怎樣的女人更“值錢”,年紀大了,自然就“貶值”了。

顯然在多數人眼裡,年齡,尤其是女性的年齡是非常重要的資本。

“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爛茶渣”

“三十多歲了,再不結婚沒人要了”

“差不多就行了,別太挑了”

……

這些都是各路親戚長輩們在勸大齡女時常用的口頭禪,他們真切的為子女們焦慮著,著急著。

有網友則認為,相親角的老人們並沒有錯,學歷高是優勢,長得漂亮是優勢,年輕自然也是優勢之一。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這樣優秀的我可惜你買不起

在市場經濟下,只有足夠的物化,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市場的效率。既然存在“婚戀市場”的說法,勢必就有陳列的貨品,在一些網友看來,婚戀市場與招聘市場類似,都是以一定條件為門檻的雙向選擇。從這個角度來看,大爺的話並沒有說錯,年齡的確也是門檻之一。

大齡在婚戀市場上就沒有選擇權了?

志玲姐姐都快43歲了,除了顏值逆天,她在娛樂圈也是出了名的才女。40+的她不僅活得比你美多了,生活精彩到連朝你翻個白眼的空都沒有。於她而言,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這樣優秀的我可惜你買不起

不要因為年齡給自己設限,從而限制了自己對生活的想象力。結婚或者單身,都只是一種讓自己活得舒服的一種生活方式。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這樣優秀的我可惜你買不起

你如果覺得林志玲的例子離普通人的生活太遠的話,素人時尚博主黎貝卡的經歷可以引發更多人的共鳴。在之前的推送中,我們提到了黎貝卡一個人獨享230㎡的大房子,有超大的衣帽間和起居室。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這樣優秀的我可惜你買不起

黎貝卡在此之前也曾有過兩套房子,她也曾在裝修上做出了很多妥協,爸媽說偶爾要來住,於是留了一間客房;他們還說以後會有小孩,要留個嬰兒房。最後這兩間屋子都閒置了,反倒是自己日常的衣物、包包堆的家裡到處都是。

有人問黎貝卡:

你一個人用這麼大的衣帽間洗手間不覺得浪費嗎?不啊。

你不給未來孩子、老公、來探訪的親戚朋友留一個房間,不覺得自私嗎?並不!

你一個女人住這麼大的房子,是不是每天回到家都覺得空虛寂寞冷?

一點也不!!!

你看,對於單身女性而言,年齡的增長並不可怕。誰都會變老,但在肉體衰老的同時,有的人不僅不會貶值,甚至會不斷升值。

你能想象她們拿著牌子,站在人民廣場的相親角等待挑選和點評嗎?違和感爆棚對不對?其實在人民廣場的雨傘上,也不乏這樣的優秀女性,只是她們的父母沒有get到這一點罷了。有一種自卑,叫做你壓根不知道你自己是如此的優秀。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這樣優秀的我可惜你買不起

如果真的用房子來比喻女性,我不認為郭盈光就是“不行”的“郊區房”。誠然,對於地產而言地段非常重要,但僅憑地段就能判斷價值嗎?太片面了,影響一處房產價格的因素也有很多。

英國高等藝術學府藝術碩士畢業,一等榮譽學位,風趣幽默……氣質與教養這種東西與外貌和年齡不同。它們很難被數字或者簡單的幾個詞彙定義。

就像大夥兒現在買房時最愛提的“圈層”一詞。你或許能買到學區房,但卻難保子女就此成龍成鳳。你可以與優秀的人為鄰,最終那個讓你變得更好的人,還是你自己。除了地段、戶型,房地產的價值尚受各種感性因素的影響,更何況是本就感性的婚戀呢?

相親角的大爺認為,說這些都太玄乎了。“別再挑了,再不相親,就沒人要啦!”對於相親來說,把門檻設置得更清楚一些,效率會更高。置業顧問也告訴我,“別整那些虛的了,買就完了,不買就又漲啦!”。

再來看看女主角郭盈光的相親廣告,她也並沒有將有房、有車這樣婚戀市場上常見的對男性的要求往上套,只是要求“經濟、思想均獨立,積極向上。”。

你眼中的“最美郊區房”不是光有錢就能“買”走的。她是一座並不準備“上市”的城堡,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出現在市場上。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這樣優秀的我可惜你買不起

最後我想說的是:故事再多,也只是別人的一生,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婚戀觀和自己的選擇。我們不能阻止別人用年齡來貼標籤,但也有權選擇不因為年齡而去將就。

在任何年紀對得住時間,對得住自己,把自己的房子搭建得堅實又美麗。可以悅人,亦可悅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