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光倒回13年前,你是否會買上一手茅台

茅臺還在漲。縱然有上海的小學生媽媽,在家委會競選中有些蠢萌地揚言“能把茅臺砸跌停”,茅臺也還在漲。

站上8000億元市值的貴州茅臺,有人說它是中國神酒,有人說它是浮誇泡沫,拋開一千種解讀聲音,我卻想到了一個人,13年前只見過一面的老漢。

01

老漢住在南京城中一間“老破小”裡。推開門看見法院執行法官和身後的一群記者,他的臉就變了形,朝法官豎起兩根手指:“真沒錢了,借我2萬塊錢,我就能還錢。只要2萬!”他用力說“2萬”,額角青筋暴起,白鬍須一併顫抖。

2004年,我在報館跑政法條線進入第二個年頭,人脈稍許通順,採訪日漸頻繁。那年唯一給我留下記憶的採訪就是這事。白下區法院(現已改名秦淮區法院)的執行法官指著欠債老漢告訴我們,他被人告欠了幾萬一直沒還,債主對法院的執行力度很不滿。

老漢是個“股痴”,欠債的原因是炒股失敗。

“老賴”是沒有尊嚴的,所以記者們可以從容闖進他的臥室,輕浮地打量牆壁上貼滿的K線圖。老漢捧出一大堆圖紙,像祥林嫂一般對每個記者介紹,這是他對股市研究的成果之大成,雖然暫時欠債,但利器在手,借我2萬塊錢,還你一個奇蹟。

記者們一陣鬨笑。電視臺攝像大哥對老漢的表現很滿意,他把鏡頭對準老人,誘導他說說為什麼是2萬塊。老漢的家人臉色鐵青,紛紛扭過頭,不願意多看老漢一眼。

法警們草草搜查完家當,當然無功而返。記者們完成了一次愉快的採訪,也陸續離開。

臨走前,老漢突然拉住我的胳膊,小聲說:“貴州茅臺這個股票你可以買,這個是可以傳宗接代的。”從未接觸過股市的我,哪裡能聽懂,憋住笑,我敷衍點點頭,撤了。

若干年後,我也成了股民,每一次看到600519貴州茅臺,我就會想起他。往事在心底泛起,五味雜陳。

“十年十倍”是人們對白馬股的美譽。翻看貴州茅臺的K線圖,2004年時只有不到30元,13年時間漲了20多倍。說茅臺是白馬中的白馬,絲毫不為過。

如果時光倒回13年前,你是否會買上一手茅臺

13年前臨了的那句話,不足以讓我相信老漢是“股神”。畢竟“知行合一”對絕大多數股民只是個夢想。誰都知道茅臺好,又有幾人能堅持拿住?實際上,貴州茅臺並不是一家老牌上市公司,2001年才上市,上市後3年就沒怎麼漲過。都知道貴州茅臺的上漲邏輯,但在2004年之後的13年裡,一波N折的上漲歷程,又有幾人能牢牢握在手心?

我曾經不止一次想起這位老漢。如果,我是說如果,他當時能有2萬塊錢茅臺拿到現在,債也該還清了吧。又或者,他終於在一次次爆倉中涅槃,當初的債主現在跪求他幫理財?

過去,時間很慢。現在,13年真是長了點,可以發生太多的故事。

02

人的記憶是個奇怪的東西,讓你回憶13年前發生的事,你的腦海如同後半夜的電視雪花。但總是有些標誌性的事和人,會把你瞬間拉回。

13年前,恆大的名字第一次登陸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十強榜單。當時,這是一家出了廣東,很少有人知道的開發商。許家印一定不會想到,他的企業會很快在金融風暴中渡劫並扶搖直上,自己也在13年後成為呼風喚雨的頂級大佬。“野心勃勃”是許家印的標籤,但就在13年前,他的口號也只是“把恆大的房子蓋到廣東以外去”。

與許家印熱衷足球有相似之處,13年前也曾經有一位富豪是中國足壇的風雲人物。牌子已經爛透了的“甲A”被扔進垃圾箱,2004年是中國足球的“中超元年”。但是中超豪門大連實德隊,在這一年就罷賽,徐明成為第一個向足協公開發難“鬧革命”的球隊老闆。

如果時光倒回13年前,你是否會買上一手茅臺

13年前,徐明的身份是福布斯富豪榜前列、省政協常委、足壇豪門老闆,一系列光環籠罩下風頭強勁。誰曾想,須臾間興亡交替。

13年前,如果站在資本市場聚光燈下的如果只有一個人,那一定是黃光裕。通過借殼上市,國美電器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國美的掌門人黃光裕,在這一年成為新任中國首富。

那是一個買手機,只會去國美、蘇寧大賣場的時代。通過瘋狂的兼併,國美電器佔據了家電零售的第一份額,在擁有十多億人口的中國,這顯然意味著鉅額財富。

如果時光倒回13年前,你是否會買上一手茅臺

時年35歲的黃光裕喜歡鷹,國美的母公司也因此叫“鵬潤集團”。鷹擊長空竟成驚鴻一瞥,登上首富寶座僅僅4年,黃光裕就鋃鐺入獄,至今仍未走出鐵窗。首富不好當啊,老王你說呢?

13年前,與國美電器前後腳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還有騰訊。作為中國第一個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企業,那時的騰訊只以QQ聊天軟件和QQ遊戲而廣為人知。

為了對抗騰訊QQ,網易在這一年推出網易泡泡,當然還有很多年輕人更喜歡MSN。Google是大多數人喜歡的搜索引擎,但在那一年,Google開始變得不那麼好用,不少人開始轉向使用百度。哦,對了,那一年的電子郵箱大戰裡,很多人還是Tom.com的忠實粉絲,那會兒Tom並不比網易、搜狐差。

03

13年前的春天,南京夫子廟廟歌突然整齊劃一地更換。沙啞的男聲霸佔每一個遊客的耳朵,讓他們知道2002年的第一場雪下得有多深沉。年頭,刀郎以猝不及防的姿態紅遍大江南北;年尾,一首《老鼠愛大米》讓人們知道了那個叫楊臣剛的歌手。2004年是網絡歌曲的爆發元年,南京夫子廟附近的居民,很有發言權。

13年前的南京蓄勢待發,整個城市沉浸在大幹快上的亢奮裡。這個城市的各行各業都在準備一家大事,那就是要迎接2005年的“十運會”。這一年,劉翔在雅典大放光彩,撞線後身披國旗的慶祝照片是他的人生巔峰。南京人無暇多思考劉翔的意義,更在意的是,竣工在即的奧體中心美不美。

如果時光倒回13年前,你是否會買上一手茅臺

那一年,地鐵一號線尚未開通,南京人還不知道“奶奶奶奶奶”的梗。那一年,從南京去安徽得兜圈子,因為三橋還沒建成。那一年,不堪重負的太平門還沒有隧道,永遠在堵的雙橋門剛開通立交,南京人為兩個堵點的交通利好歡呼,因為他們根本想不到,13年後依然會在這裡堵到思考人生。

13年前的南京河西房價不到5000元,江寧房價3000元出頭,橋北房價2000多……這個話題打住,還是聊點愉快的。

那就聊點,跟價格無關的房事。

13年前,這個城市的房地產已經有炒作的苗頭。為穩樓市,南京市房管局牽頭制定了一攬子文件通知,《關於加強商品房市場管理,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意在抑制投機炒房行為,防範金融風險:未領取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樓盤,不得以任何方式銷售,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定金或預付款;取得預售證10日內,房源信息在網上公示;商品房預售必須實名制……咦,耳熟能詳的“禁炒令”呀。

13年前南京最閃亮的樓盤是銀城東苑。13年前沒有河西南,現如今的鼓樓濱江,也只是老下關。

時移世易,13年的工夫,世界在變,我們在變。但是有一家房地產企業,卻用13年的時間認真做一件事:在南京的江邊建房——這就是世茂。

如果時光倒回13年前,你是否會買上一手茅臺

13年前,南京遠沒有成形的濱江規劃,百年下關垂垂老矣。世茂地產沒有去大熱的城東,沒有去拓荒的奧體,卻選擇了大多房企看不上的“老下關”。13年的堅忍深耕,迎來了區劃調整、迎來了濱江商務區面世,迎來了擁江發展戰略,世茂外灘新城用13年的等待,迎來璀璨時刻。

如果時光倒回13年前,你是否會買上一手茅臺

即將推出二期封卷之作的世茂外灘新城,大城已成。13年醇熟配套的南京外灘之上,270°俯視大江東去,這樣的居住享受,在南京難以複製。

如果時光倒回13年前,你是否會買上一手茅臺

世茂說: 深耕十三載,更懂這片江。 這句走心的文字,懂的人會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