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溪這羣剃頭匠堅守著一門老手藝,他們只爲餬口嗎?

贵溪这群剃头匠坚守着一门老手艺,他们只为糊口吗?

一輛老舊的三輪車

一個古董工具箱

一張笨重的老式躺椅

一塊長方鏡

一個塘瓷洗臉盆

一條繫於理髮椅旁的牛皮氈子

還有一位雙鬢已白的老人

贵溪这群剃头匠坚守着一门老手艺,他们只为糊口吗?

這是在沿河路浮石公園沿街的路旁,二十米一隔,近十家特殊的“理髮店”的全部裝備。說其特殊,是因為沒有霓虹燈的招牌,街景人流是他們最自然的裝飾,樹木是他們遮風擋雨的屋頂。360度無死角全開放式的方寸之地,讓時光似乎停滯在了30年前,為貴溪現代繁華的街景增添了濃厚的歲月痕跡。

贵溪这群剃头匠坚守着一门老手艺,他们只为糊口吗?

今年69歲的汪來水,貴溪羅河人,14歲就跟著父親學理髮,一理就是一輩子。聊起曾經的過往,看似有些靦腆的汪師傅很快打開了話閘子。他90年代初就來到沿河路開起了這“露天”理髮店,風風雨雨一晃竟快30年了。

贵溪这群剃头匠坚守着一门老手艺,他们只为糊口吗?

七八十年代一輛破舊自行車、一個磨得發亮的電推子、兩把老剪子、一對舊剃刀,便是汪師傅賴以謀生的全部家當。那時他專門在村裡走家串戶為村民們理髮。有時將整個村莊人員的理髮都包下來,最多一次包了六個村莊。成人一年1.8元,孩子則1.2元。每人十天理一次,平均下來5分錢理一個頭,一天最多能理七八十個人。村莊人數少則70人,多則200來人,每天天未亮他就從家中出發,輪流在有三人以上理髮的人家吃上一天飯。一個月算起來也有100多元的收入,在當時算是可觀的。

贵溪这群剃头匠坚守着一门老手艺,他们只为糊口吗?

隨著改革開放,農村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理髮店也一家家開起來,汪師傅的生意漸漸清淡下來。他說他這輩子就學了這門手藝,也實在割捨不下這門手藝,無奈便來到人多的市裡討生活。城裡人來街邊剃頭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也有些年輕人專門來此刮鬍子,掏耳朵,刮面。採訪過程中,來了一位老伯徑直坐在汪師傅擺的凳子上,笑呵呵地和他打著招呼,原來老伯在汪師傅這已理了快20年發,他們之間早已是老朋友。

問老伯為何喜歡來這理髮,他笑笑地說:“上理髮店理髮,現在一般都要15至20塊錢,年輕人無所謂,可對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花這個價錢理髮稍微有點‘心疼’。這裡,理髮帶刮臉只收10塊錢!”。其實對於孤單的他們而言,能找到一個理由,出來和自己的老朋友聊聊天或許比理髮來的更重要吧。

贵溪这群剃头匠坚守着一门老手艺,他们只为糊口吗?

來到71歲的劉師傅處,河潭人,他正為一顧客理著發。只見他蒼老的手卻依然靈活有序地先用推子推,剪子剪,再用剃刀刮臉、刮汗毛,一氣呵成。摸著已光潔的兩腮,顧客滿意地說,這裡服務更好, 剃鬚活很細緻,舒服,而且價格還比理髮店便宜多了,雖比不上理髮店的富麗堂皇,但空氣清新,論手藝更是沒的說。

贵溪这群剃头匠坚守着一门老手艺,他们只为糊口吗?

年齡64歲的李師傅,濱江鄉人,他正收拾著滿地頭髮說,快七點了,收工囉。他們每天早上七點來,晚上七點走,只來了兩年多的他感慨地說,這裡條件雖然談不上好,但我也挺滿足了。

贵溪这群剃头匠坚守着一门老手艺,他们只为糊口吗?

一路採訪過去,發現剃頭匠們大都是60到70多歲的老人,從南鄉到北鄉,基本是十多歲開始學理髮, 一輩子就靠著這門老手藝吃飯。他們都說哪天干不動了,他們才會放下手中的剃刀,但手中的剃刀卻已是後繼無人。

時光荏苒,剃頭匠遊弋著手中的剃刀,頭髮一撮一撮墜落,從黑色變成白色,正如歲月輾轉成歌,流逝如花,烙印在他們已斑白的鬢角。他們剃著別人的發,剪去的又何嘗不是自己年輕的歲月。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