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洗碗,等於「吃毒」!很多家庭都中招了!

这样洗碗,等于“吃毒”!很多家庭都中招了!

洗碗是每個家庭每天必做的事情

但是很多人其實都“洗錯”了!

有些壞的洗碗習慣

不僅不能把碗筷真正洗乾淨

反而滋生出上萬倍的細菌

據說第一個就有很多人中招。

這樣洗碗,越洗越髒!

01 用水泡碗

很多家庭都是吃完飯把碗放水池裡用水泡著,等空閒了再去洗。殊不知你泡的不是一盆碗,而是滋養了一盆細菌!而且泡久了還有異味,洗潔精都清理不掉。

曾經有人做過實驗,在裝水的碗中放入1-5克肉、魚、米飯、蔬菜等,室溫條件下,10小時後,碗內的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數目竟然翻了7萬倍!

一旦碗盤上附著非常多的病菌,就算用海綿加洗滌劑清洗,碗碟上還是會有一定數量的殘留病菌。

所以最好吃完飯趁著碗裡的水分沒幹立刻洗碗,炒完菜立刻洗鍋,趁鍋底還有點熱,加溫水進去,油汙很容易就涮掉了。

这样洗碗,等于“吃毒”!很多家庭都中招了!

02 碗筷摞一起

收拾碗筷時,我們總是習慣性的把碗盤摞在一起端到廚房清洗。

下面碗裡的油汙很容易粘在上面的碗外面。這樣不僅加重了交叉汙染,清洗的工作量也多了一倍。

我們應該將盛生肉的碗與盛熟食、果蔬的碗盤分開。先洗盛熟食的碗,後洗裝生肉的碗。

洗碗要注意洗碗底。如果不注意洗碗底,碗疊碗時,這隻碗的底放在另一隻碗上,碗底的細菌正好帶到另一隻碗內。

03 洗完碗筷不晾乾

很多人洗完碗筷就直接摞在一起放碗櫃裡了,這樣細菌很容易再次快速增殖。

建議洗完後先晾乾,怕生鏽的鐵鍋等器具用廚房紙巾擦乾,然後再分類收納。洗碗巾也要注意衛生,專布專用,定期消毒、更換。

这样洗碗,等于“吃毒”!很多家庭都中招了!

04 洗潔精沒衝乾淨

為什麼有時候總覺得碗洗完還是滑溜溜的,總覺得沒洗乾淨,這很可能就是因為洗潔精沒有徹底清理乾淨,有殘留。

建議先裝半碗水,滴上幾滴洗潔精稀釋,然後再用洗碗布或者海綿蘸著洗。

另外,在用洗潔精等清潔劑擦洗碗盤時,用溫水最好。因為清潔劑中的主要清潔物質含有大量的分解酶,而分解酶的最高效率的溫度是38度左右,因此在溫水中洗碗,可以高效利用清潔劑,從而使去汙能力加倍,洗碗的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05 從來不消毒

為了省事,很多人覺得都是一家人,沒必要消毒,為了健康衛生考慮,最好定期給所有碗筷進行消毒。

如果家中購置了消毒櫃,就定期用消毒櫃消毒即可。沒有消毒櫃的話,煮一大鍋水,把洗乾淨的碗筷放進去煮10分鐘,消毒作用同樣非常好。

開水燙碗沒有消毒作用!

提到餐具消毒,很多家庭並沒有定期消毒的習慣,但是在外出就餐時一般都會拿熱水燙一下碗筷。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簡單的用熱水燙一下,只能起到清潔作用,並不能消毒!

高溫殺菌消毒要看時間。要殺死碗筷上那些會引起胃腸道疾病的細菌,必須得將碗筷放進100℃高溫的水裡,浸泡1~3分鐘,或者放進80℃的水裡加熱10分鐘,才能達成目的。

所以如果外出就餐的話,拿到餐具,打開後可以通過聞聞有沒有刺鼻氣味,用手摸摸有沒有水或者是澀澀的感覺來判斷是否乾淨,如果不乾淨要求餐廳更換。如果還是不放心,建議自帶便攜餐具。

餐具也有保質期

除了正確清洗,按時消毒外

家用的餐具還要注意這點

它們是有“保質期”的

用久了還是得換。

01 筷子

正常的筷子使用3-6個月就應該進行更換,有研究表明,筷子使用時間越長,上面積累的細菌就越多,尤其是日常經過使用和搓洗,表面會有細小的磨損和紋路,更容易積累細菌。

有些餐館筷子使用兩三年不換,細菌竟然高達10萬多個!

選購筷子時建議大家儘量買表面光滑無紋路無彩繪的,有花紋的筷子清洗如果不到位容易藏匿細菌,帶彩繪的上面的顏料可能會溶解到食物裡,對人體造成傷害。

平時拿取筷子時不要碰到筷尖,而且筷子最好每週用沸水煮1次。

02 杯子

玻璃杯的使用期限建議不要超過一年,因為杯子經常與水接觸,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和玻璃中的硅酸鈉產生碳酸結晶,長期不換不利於身體健康。

我們用一段時間後會發現杯子壁就不那麼透亮了,有些渾濁,平時可用鹼性洗滌劑洗除白色結晶,或每週用煮沸的熱水消毒10分鐘。

03 碗

陶瓷碗盤可以用的比較久,只要沒有裂紋和損壞,可以一直用下去。但如果表面有了裂痕,建議及時更換,因為碗盤上的彩繪可能含有鉛,會順著裂痕滲進去。

不鏽鋼餐具建議兩三年換一次,買的時候也要選擇食品級的產品,但即使是再好的不鏽鋼碗,也不要常用來存放鹽、醋等調料,否則可能會溶解出毒素。

有孩子的家庭經常會給孩子準備耐摔的塑料碗盤,上面還帶有可愛的卡通圖案,這些彩繪圖案上有層保護膜,一旦劃破,有毒物質就會滲出來,用一段時間後如果圖案掉色了,也要趕緊更換。

為了孩子的健康考慮,建議儘量不要給孩子買這種彩色塑料碗,普通的白色餐具更好。

為了家人健康,一定要對餐具衛生注意起來~

这样洗碗,等于“吃毒”!很多家庭都中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