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安徽银元局自光绪二十三年(1897)11月借用广东机器试铸起,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6月遵旨停铸,前后只有一年半时间。设在安庆的安徽省造币厂铸造的货币主要是铜元,而银币很少。银币主要有五种不同版别,分别为:无纪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分有英文和无英文两种)、戊戌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二十五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此枚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为无纪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钱面珠圈内为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直读,中间为一六瓣花星,圈外上环“安徽省造”,下环“当制钱十文”,左右分列满文。钱背中心为蟠龙图,上端镌英文。此钱币铸量少,且流通使用时间极短,存世稀少,弥足珍贵,值得收藏。


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铸造始于1900年,止于1911年。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由广东伊始,1900年,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圆。机制铜圆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次年,清政府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圆。故当十铜圆的铸造地各异,这是区分不同当十铜圆的最明显特征。


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此户部丙午大清铜币,钱币正面珠圈内为汉文“大清铜币” 四字,两侧有汉文干支纪年“丙午”,中心阴刻“鄂”字,左右铸有“户部”、下铸“当制钱十文”字样,背面中心为蟠龙纹,上方铸“光绪年造”,下方环英文。整体铸造精美,图案考究,纹饰细腻,栩栩如生,保存较为完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古钱币。


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铜元俗称铜板,是清末和民国初年各省所铸的各种铜币的总称。铜元中间无孔而且是机器铸造,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我国的铜元诞生于光绪26年,仿照香港铜辅币铸造而成的。

中华铜币当制钱十文壹枚,此钱生产极少,没有在社会上流通,铜质,背面面两边铸有麦穗图,取丰岁足民之意,中间书写“壹枚”字样。正面面上下分别铸“中华铜币”、“当制钱十文”,中间铸“十八星旗”和“五色旗”。此枚钱币包浆自然,保存完好,存世甚为稀少,是难得的收藏币。


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铜元收藏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品类,甚至可以说是民国铜元的主体品种。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在颁布的“临时大总统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铸纪念币”,随后武昌和南京两处造币厂率先铸行了“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铜元辅币,以十文面值的为主,在全国大量发行以取代清朝铜元。此为“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铜元的由来。


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此开国纪念币为红铜质,正面无圈,中心为两面相交的旗帜,绶带的双结扣在上,下有穗,左右边花较简。上方是“中华民国”四字,下方为“开国纪念币”五字。背面中心币值“十文”两字居中,下方由饱满的麦穗和舒展的豆叶相环绕。珠环双圈外环英文。藏品包浆入骨,流通痕迹明显,保存较完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安徽银元局自光绪二十三年(1897)11月借用广东机器试铸起,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6月遵旨停铸,前后只有一年半时间。设在安庆的安徽省造币厂铸造的货币主要是铜元,而银币很少。银币主要有五种不同版别,分别为:无纪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分有英文和无英文两种)、戊戌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二十五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此枚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为无纪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钱面珠圈内为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直读,中间为一六瓣花星,圈外上环“安徽省造”,下环“当制钱十文”,左右分列满文。钱背中心为蟠龙图,上端镌英文。此钱币铸量少,且流通使用时间极短,存世稀少,弥足珍贵,值得收藏。


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铸造始于1900年,止于1911年。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由广东伊始,1900年,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圆。机制铜圆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次年,清政府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圆。故当十铜圆的铸造地各异,这是区分不同当十铜圆的最明显特征。


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此户部丙午大清铜币,钱币正面珠圈内为汉文“大清铜币” 四字,两侧有汉文干支纪年“丙午”,中心阴刻“鄂”字,左右铸有“户部”、下铸“当制钱十文”字样,背面中心为蟠龙纹,上方铸“光绪年造”,下方环英文。整体铸造精美,图案考究,纹饰细腻,栩栩如生,保存较为完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古钱币。


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铜元俗称铜板,是清末和民国初年各省所铸的各种铜币的总称。铜元中间无孔而且是机器铸造,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我国的铜元诞生于光绪26年,仿照香港铜辅币铸造而成的。

中华铜币当制钱十文壹枚,此钱生产极少,没有在社会上流通,铜质,背面面两边铸有麦穗图,取丰岁足民之意,中间书写“壹枚”字样。正面面上下分别铸“中华铜币”、“当制钱十文”,中间铸“十八星旗”和“五色旗”。此枚钱币包浆自然,保存完好,存世甚为稀少,是难得的收藏币。


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铜元收藏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品类,甚至可以说是民国铜元的主体品种。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在颁布的“临时大总统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铸纪念币”,随后武昌和南京两处造币厂率先铸行了“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铜元辅币,以十文面值的为主,在全国大量发行以取代清朝铜元。此为“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铜元的由来。


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此开国纪念币为红铜质,正面无圈,中心为两面相交的旗帜,绶带的双结扣在上,下有穗,左右边花较简。上方是“中华民国”四字,下方为“开国纪念币”五字。背面中心币值“十文”两字居中,下方由饱满的麦穗和舒展的豆叶相环绕。珠环双圈外环英文。藏品包浆入骨,流通痕迹明显,保存较完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珍稀版别钱币一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