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有個字,生活裡提到它,我們如臨大敵。

它有時來得突然,讓人手足無措;有時會給個正式通知,讓我們精疲力竭。

一個到嘴邊總想繞開的可怕字眼——

科學上這麼說:

"原有物質的新陳代謝停止,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不能恢復。是一種生命物質失去活性的狀態。"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但今天要說的這部新片,可能會幫我們重新認識它——

《生命裡》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這部紀錄片《生命裡》由雲集將來製作,該片從臨終關懷的角度,真實記錄四十多位臨終者的故事。

豆瓣評分9.0,卻僅僅500多人評論。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說到面對死亡最多的地方,大家都會想到醫院。而比起一般醫院更頻繁面對死亡的,是"臨終病患區"。

《生命裡》這部三集紀錄片,就把鏡頭對準了臨終病患區裡的這群人。

上海臨汾社區服務中心的舒緩療護區裡,住著很多癌症晚期患者。他們的生命只剩下不到三個月,他們將在這裡有尊嚴地離開人世。

舒緩療護,又稱安寧療護,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是給臨終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全面照料,防止或儘可能緩解病人臨終前所遭受的痛苦,

同時尊重病人的意願,讓他們無痛苦、安寧地度過人生最後的時日。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這個死亡最高發的場所,也濃縮了種種面對死亡的態度。

在療護區內,死亡,避無可避。

醫護人員能笑談生老病死,科學客觀地看待這份工作。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回顧漫長的一生,每個人都有人生的最難忘。

可能是抗戰勝利,可能是兒時的艱難生活,可能是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水果的味道。

當死亡即將來臨,每個人都還有未了的心願。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魯勝蘭,因為不想死在女兒家裡,她自願要求住到舒緩療護區來。

樂觀的魯勝蘭和很多"談死色變"的人不同,死亡的時刻什麼時候到來,她坦然接受便是。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這輩子她記憶最深刻的,是上山下鄉時在新疆的日子,是新疆瓜果的味道。

冬天只能吃窩窩頭,只有七八九月能吃白麵。回上海後再也沒吃過那麼好吃的瓜果:

"新疆的瓜實在是好吃啊,像吹口琴一樣吹過去"。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只有她和醫護人員在的時候,她對醫護人員講了一個秘密。

剛知道自己得乳腺癌那會兒,她想過自殺,但因為捨不得孩子,還是放棄了自殺的念頭,開始積極治療。那時她的女兒已經42歲。

不管兒女多大,在母親的心中都是永遠的牽掛。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和魯勝蘭不一樣,陳曉軍有著強烈的求生欲;

和魯勝蘭一樣,陳曉軍最牽掛女兒。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陳曉軍對自己身體的期望是不要痛,能活動,可這兩個願望都不可能實現。

陳曉軍只有一個女兒,他不想死,他想再活幾年,參加女兒的婚禮,看著女兒成家。

不能看著女兒出嫁是做父親的最大的遺憾。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汪明昌,喜歡吹葫蘆絲,說起過去總是神采飛揚。

以前他每週末都會和妻子去吃早茶,生病後改成每週末吃午茶。這是生活裡的浪漫和儀式感。

老人在生命最後選擇放棄搶救,他想要有尊嚴地離開人世。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生命裡》講述的不僅是個人的故事,還有社會觀念造成的偏見和將死之人和家屬面臨的困境。

雖然人們都知道死亡是自然規律是正常現象,但人們依然忌諱死亡。

療護區附近的住宅小區裡,很多人家都在陽臺上掛了鏡子,為的是驅走晦氣。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在人們的觀念中,很少有人覺得死是應該被優待的,是可以尊嚴且體面的,是可以用安詳地態度去迎接的。

尊重患者的遺願,讓患者有尊嚴地離開人世。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很難做到。

豆瓣9.0,這部國產良心綜藝怎能只有500人看?!

因為愛,因為孝道,因為社會觀念和輿論,很多癌症晚期患者的家人並不能遵從患者的意願,

《生命裡》沒有刻意的說教,沒有對法律空白的控訴,沒有對社會偏見的不滿。

它只是安安靜靜地講著患者們的故事,他們的難忘和牽掛,他們的快樂和恐懼。

它讓我們看到有尊嚴有陪伴有慰藉有生存質量的死亡,從而更讓我們明白活著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