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他冒死報導的這羣人,後來締造了新中國

“是什麼樣的希望,什麼樣的目標,什麼樣的理想,使他們成為頑強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戰士的呢?”

80多年前,他冒死報道的這群人,後來締造了新中國

幾十年前,一位記者面對一群未知的人甩出了一連串疑問。

當時社會上甚至有聲音說這群人根本不存在。

為了得到真正的答案,他冒險長途跋涉接近這群人,用卓越的眼力、腦力、腳力、筆力,完成了一系列驚人的報道。

把這群人的身影,第一次如此生動地留在一本書裡。

80多年前,他冒死報道的這群人,後來締造了新中國

書的名字叫西行漫記。聽著跟西遊記一樣。其意義,也如西遊一樣重大,拓展了人們的視野。

80多年前,他冒死報道的這群人,後來締造了新中國

這個記者名叫斯諾,那會兒31歲左右。

他報道的這群人,十幾年後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斯諾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

1936年6月斯諾穿越火線前往陝甘寧邊區,成為第一個採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在他深入報道之前,很多人連毛澤東長什麼樣都不知道。比如日本。

80多年前,他冒死報道的這群人,後來締造了新中國

1937年8月,在日本內閣印刷局公開發行的刊物《週報》上,登載了一篇日本外務省情報部《談支那共產軍》的稿子,其中用了一張與毛澤東完全沒有關係的照片作為毛澤東的配圖。

80多年前,他冒死報道的這群人,後來締造了新中國

80多年前,他冒死報道的這群人,後來締造了新中國

而斯諾看到的拍攝的則是這樣真實的形象。這也成了之後世人廣為熟知的形象。

80多年前,他冒死報道的這群人,後來締造了新中國

用現在流行的話說,斯諾真是一個全媒體記者。不僅文字好,攝影也很好。他拍攝的這個紅軍司號員(1936年) ,成了後來書的封面,後世有無數模仿之作。

80多年前,他冒死報道的這群人,後來締造了新中國

1935年,紅軍強渡大渡河。這個故事一年後被斯諾採訪記述下來。他還和勇士們合影留念。

80多年前,他冒死報道的這群人,後來締造了新中國

陝北採訪途中

斯諾在《西行漫記》中這樣寫道:這些自告奮勇的勇士們身背毛瑟槍和手榴彈,在奔騰翻滾的河面上,“緊緊地抓住了鐵索一步一抓地前進”。

敵軍狙擊手向紅軍瘋狂射擊,“第一個戰士中了彈,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著又有第二個,第三個。但是別的人越來越爬近到橋中央”。

“終於有一個紅軍戰士爬上了橋板,拉開一個手榴彈,向敵人碉堡投去,一擲中的”。

隨後,又有幾個紅軍爬了過來。敵人把煤油澆在橋板上,開始燒了起來。

但是,這時已有二十個左右紅軍匍匐向前爬了過來,把手榴彈一顆接著一顆投到了敵人機槍陣地……

80多年前,他冒死報道的這群人,後來締造了新中國

北京大學未名湖畔的埃德加·斯諾之墓。

往事不可追,今天的安定生活值得珍惜。

感恩革命先烈,關心好身邊人。今天是國慶節,祝各位同胞國慶節快樂~

靈感茶歇

我寫一寫,你歇一歇

@小笑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