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豐收節:給豐收大地留下一個大大的感嘆號


中國農民豐收節:給豐收大地留下一個大大的感嘆號

2018年9月19日,浙江省安吉縣天子湖鎮曉雲村的3000多畝稻子開始收割,金燦燦的稻穗,讓當地的種植戶喜上眉梢。安吉是“兩山”重要思想誕生地,也是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分會場。夏鵬飛攝/光明圖片

中國農民豐收節:給豐收大地留下一個大大的感嘆號

在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前夕,江西省黎川縣德勝鎮農耕文化展覽館內,一批本地小學生正在參加認識農具、瞭解農耕歷史的教育。“以前這些都是種田的必備物品,現在都用不上了。”該館負責人介紹說,“隨著收割機等現代農用機具的推廣,以前在農耕中唱主角的傳統農具,如鐮刀等都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別說城裡長大的孩子,就算是農村長大的孩子也不一定都能認識這些老物件。把傳統農具收集起來,可以供老年人撫慰濃濃鄉愁、中年人追尋童年記憶、年輕人瞭解農耕歷史。”光明日報記者 郭紅松攝/光明圖片

中國農民豐收節:給豐收大地留下一個大大的感嘆號

2015年9月8日,青海省囊謙縣香達鎮的農民正在使用大型收割機進行秋收。光明日報記者 蔣新軍攝/光明圖片

中國農民豐收節:給豐收大地留下一個大大的感嘆號

2018年8月6日,江西省婺源縣篁嶺古村的“曬秋大媽”們用自產的200斤稻穀、100斤朝天椒、40斤黑豆、10斤玉米粒拼繪出一幅長5.5米、寬4米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的主題曬秋圖。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中國農民豐收節:給豐收大地留下一個大大的感嘆號

2012年7月9日,袁隆平院士(前右一)在湖南永州市零陵區查看雜交水稻長勢。新華社發

中國農民豐收節:給豐收大地留下一個大大的感嘆號

2016年10月10日,大型農機在黑龍江省大興農場收割水稻。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攝

中國農民豐收節:給豐收大地留下一個大大的感嘆號

2016年11月6日,在廣西賓陽縣古辣鎮,一列列車駛過金色稻田。新華社記者 周華攝


中國農民豐收節:給豐收大地留下一個大大的感嘆號

2018年9月16日12時起,我國黃海、東海等海域全面開漁,各類漁船駛向大海,開始生產作業。圖為9月16日,在浙江寧波象山縣石浦漁港,漁船開向東海。新華社發

中國農民豐收節:給豐收大地留下一個大大的感嘆號

在海拔1500米的巴山深處的陝西省安康市嵐皋縣南宮山鎮桂花村,有一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古梯田。每逢金秋時節,千畝水稻田從山底到半山腰,層層疊疊金光燦燦,豐收景色如夢似幻。圖為2018年9月15日無人機拍攝的嵐皋縣南宮山鎮桂花村一派豐收景象的古梯田。新華社記者 陶明攝




9月23日,是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歲熟曰豐。

“農家值豐年,樂事日熙熙。黑黍可釀酒,在牢羊豕肥。”豐收讓人心裡踏實,也讓人對來年有了更多期盼。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麥浪翻滾,稻穀金黃,豐收的景象,任誰看了都陶醉。

萬畝良田,顆粒歸倉。廣袤的黑土地上,機器轟鳴,素有“中華大糧倉”之稱的黑龍江墾區,十多萬畝優質小麥陸續成熟,各農場的廣大種植戶,正趁著好天氣搶收小麥。

潮至千艘動,濤喧萬鼓鳴。隨著休漁期結束,不論是山東青島還是浙江寧波,海邊的漁民早已迫不及待,競相出發,入海撒網,很快滿載而歸。梭子蟹、對蝦、鯧魚,各類海鮮產量可觀。

為豐收而歡慶,是對天地的禮讚,是對自然的敬畏。各族人民早有慶豐收的習俗和節慶。

黃土高原上,當陝北農民把收穫的糧食晾曬後入倉,忙活了一年的莊稼人就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了,開始殺豬宰羊,扭秧歌,唱大戲,吃爐饃吃羊肉喝米酒,往往一鬧就是一通宵;

青藏高原上,有藏族傳統的望果節,青稞黃熟以後,當陽光灑滿麥田,農民們手持麥穗圍著農田轉圈行進,眼望著即將收割的莊稼,口中唱起古老的豐收歌謠,感謝上天給人們帶來的好年成;

東部沿海,迎著萬頃碧波,漁民們開漁祭海,儀式古老而隆重。張帆則水順,下網則魚豐,開漁節上,漁民們盡情抒發喜悅,展現對大海的感恩與敬畏,表達著祈福農豐漁富的心願。

秋分,正處於秋季的中間,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農諺“一場秋雨一場寒”,至此表現愈加明顯。但有了秋收的積澱,人們就有了面對嚴寒的底氣。

從今年起,在秋分這天,中國人又多了一個共同的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首個由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是全國各民族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

時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出現,意在讓全社會都感受到,農業是有奔頭兒的產業,農民是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是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生活富裕表現在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現如今,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方興未艾,在“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帶動下,全國各地因地制宜,通過開放的思維辦節過節,讓全社會都參與進來,設計了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不管是陝西楊凌蘸水面,還是湖北五峰的蜂蜜;不管是黑龍江綏化的大米,還是廣東梅州的水果;不管是安徽滁州的農民歌會,還是四川廣元的稻田捉魚……各地以節日為媒,農旅融合,展現具有地域特色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歷史典故、特色美食,既豐富了農民業餘文化生活,也讓都市人在山水田園中找到了心靈的棲居之所。

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必將在秋天的大地上留下一個充滿喜悅的感嘆號。節後第二天,就是中秋佳節。五穀豐登,團團圓圓,由時間連綴成的巧合,恰恰蘊含了中國人對彼此最美好的祝願。

*本文首發於2018年9月23日光明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