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的時候測試一下自己到底是窮人,還是富人

窮人思維VS富人思維,到底差在哪兒了?

沒事的時候測試一下自己到底是窮人,還是富人

假如你面前的桌子上有兩個按鈕如果你按下第一個按鈕,百分百會得到500萬元,按下第二個按鈕,你有50%的幾率獲得一億,50%幾率可能什麼也得不到你會選擇什麼?

這是最典型的辨別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時講的一個簡單粗暴的例子。

窮人思維的人為了保險起見,會選擇第一個按鈕。

富人思維的人會選擇第二個按鈕。

也許富人思維的人會一無所獲,但是他們用自己的一生為一個可能取得更大利益的機會持續下注,哪怕這個成功概率要更小更小。他們選擇了一條通往天堂的道路,而這條路你稍有不慎就會直墜地獄。

沒事的時候測試一下自己到底是窮人,還是富人

所謂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到底有什麼區別?

賺錢VS省錢

有的人想著今天播種,明天收果子;有的人想著手裡的果子省著吃。

重質量VS貪便宜

有的人買一雙正品鞋,因為質量靠得住;有的人買5雙贗品鞋,因為鞋老壞。

行動派VS觀望派

有的人看準目標就會努力前進;有的人只知道羨慕感嘆。

務實VS務虛

有的人知道財富需要一點一點積累;有的人老是想著一夜暴富。

共享VS獨佔

有的人知道合作的力量很大;有的人總想著別人要佔他便宜。

眼中看到金VS眼裡看到翔

有的人總是能發現別人的優點;有的人覺得別人就是運氣好。

全神貫注VS三心二意

有的人能專注於一項事業做大做強;有的人總是手忙腳亂心發慌。

挑戰VS退縮

有的人在挑戰變得更強大;有的人總是未戰即降。這是最好的時代,足不出戶可以知曉天下事;這也是最壞的時代,高速發展的社會讓純真的年代蒙上了塵埃!不管你是哪一種思維方式,現在,取決於你要做窮人還是富人?

沒事的時候測試一下自己到底是窮人,還是富人

基本智慧是怎樣構成的?

其包含三個要素:觀念意識、心理狀態和思維方式。

觀念意識是價值取向,是標準。標準對了,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對;標準錯了,其他方面再對也是錯的,而且越努力錯得越嚴重。

“人定勝天”的觀念讓人類付出過巨大代價。“逢商必奸”的輕商觀念導致了中國長期停滯在小農經濟時代。

“天朝思想”導致了中國的封閉。“階級鬥爭為綱”的觀念導致了十年動亂。“商場就是戰場”的觀念導致了無序和無度的市場競爭。如此等等,都是觀念的問題導致的愚蠢。

心理狀態是動力。沒有良好的心態,做什麼事都沒有心緒,沒有勁頭,還有什麼智慧可言?老百姓有一句很通俗的話:“不怕背興,就怕亂興。”意思是不怕遇到背興的倒黴事,就怕自己亂興沒心氣。心態也是人的生活質量。在一定的物質條件下,人的生活質量其實就看心態如何。

思維方式是思想運行的規則和軌道。思維方式發生問題,即使標準正確、動力足夠,也會因為軌道偏斜而發生問題,甚至出“車禍”。同時思維方式還會影響到觀念的樹立和心態的形成。

思維方式對人的心態有很大影響。有的人心態老是不好,總是處於“怨天尤人”、“一腦門官司”的消極心態。其根源往往也是思維方式的問題,他們總是想讓客觀服從主觀,這當然難以達到。而達不到,就不高興,就發牢騷,就消極悲觀。

沒事的時候測試一下自己到底是窮人,還是富人

曾經有這樣一句格言:“世界不是為你存在的,社會不是為你建造的,別人不是為你活著的,懂得了這些‘不是’,才會懂得真正的‘是’。”

這段格言,就是企圖從調整思維方式的角度解決人的心態問題。正確的思維方式可以讓你衝出困境,保持樂觀。錯誤的思維方式,常常是自己給自己製造苦惱

決定成敗的原因是什麼?有人說是“戰略”,有人說是“細節”,有人說是“是非”。但說到底是思維方式。你想問題的方式方法從根兒上就錯了,還能想出好主意來嗎?許多問題解決不對,解決不了,或者本不是問題的問題卻成了老大難問題,根子常常都在思維方式上,“思路決定出路”思維方式是構成智慧的最重要的要素!

所以呀,經常要審視一下自己,到底是窮人還是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