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丨從全網推到全網嘲,這些網紅產品是如何被「拔草」的?

盤點丨從全網推到全網嘲,這些網紅產品是如何被“拔草”的?

導讀:

網紅產品,真的是品質與口碑的代表嗎?不一定。近年來,就又不少網紅產品讓消費者從感性“種草”到理性“撥草”。

CBO網訊 (記者 張雪梅)

隨著微信、微博的遍及,小紅書、抖音的崛起,坐擁大批粉絲的素人越來越多,形成了許多個小社群。在這些意見領袖的推動下,網紅產品的“打造”似乎越來越容易,推出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但在這其中,不少網紅產品卻逃不過被“拔草”的命運。

1、日本MSD軟膏

從2016年就開始,MSD軟膏成為火爆全網的祛疤“神器”,眾多美妝博主和素人為其背書,許多不明就裡的消費者跟風購買。有報道稱,單個日本代購一個月可以成交1000多筆訂單。


盤點丨從全網推到全網嘲,這些網紅產品是如何被“拔草”的?


然而從2017年開始,網上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甚至有網友指出,這種軟膏在日本國內只是一種抵抗細菌感染的抗生素軟膏。經專家鑑定,這款藥膏不僅沒有淡化疤痕的效果,還有腎毒性和耳毒性,兒童使用會導致聽力下降。到2018年,已經鮮少有代購會提到它。


盤點丨從全網推到全網嘲,這些網紅產品是如何被“拔草”的?


從“趨之若鶩”到“避之不及”,這也是不少風極一時的網紅產品的生命軌跡。

2、日本參天玫瑰眼藥水

近年來,不少非處方藥物成為了赴日遊客購物清單中的熱門選擇,其中就包含了各類眼藥水產品。日本參天玫瑰眼藥水,更是被代購們稱作眼藥水界的“愛馬仕”。在消費者狂剁手的時候,一些網友卻表示,在使用這些眼藥水後,出現了眼睛乾澀、發癢等症狀。


盤點丨從全網推到全網嘲,這些網紅產品是如何被“拔草”的?


日本順天堂大學的一位醫學教授指出,參天眼藥水中含有一種叫“甲基硫酸新斯的明”的成分,且含量較高。這種成分有收縮瞳孔的作用,會讓人在短期內感覺眼部疲勞得到了有效緩解,但頻繁使用會造成睫狀肌功能異常,導致各類眼部疾病。與此同時,一位寧波的醫生也在朋友圈呼籲,不要盲目跟風購買網紅眼藥水。


盤點丨從全網推到全網嘲,這些網紅產品是如何被“拔草”的?


同時,該眼藥水包裝上註明了“第二類醫藥品”。公開資料顯示,第二類醫藥品是指需要注意副作用的藥物,此類藥品必須在說明上標註“使用前須和要及時確認,必須嚴格按說明服用”的字樣。大部分的一般用醫藥品都屬於第二類醫藥品,第二類醫藥品的副作用有可能危害健康給患者的日常生活障礙,第二類醫藥品必須當面銷售,不得通過電話、網絡等形式銷售。

如今,日本參天玫瑰眼藥水雖然沒有從全網推到全網嘲,但不少消費者會根據自身需求對其“拔草”,而“種草”消費者在購買時也會格外謹慎。

3、韓國recipe水晶防曬噴霧

作為曾經的“娜扎同款”,韓國recipe水晶防曬噴霧價格親民,很快得到大眾追捧。然而,美麗修行(一款查詢化妝品產品成分的app)上顯示它高達68種添加劑,致痘致敏成分不止一種。同時,不少消費者使用後發現味道難聞,噴頭難用,引發了眾多吐槽。


盤點丨從全網推到全網嘲,這些網紅產品是如何被“拔草”的?


這些具有爭議的產品是如何成為網紅產品,甚至全網推崇的?營銷專家路勝貞在接受《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個原因是代購、博主具有很強的粉絲帶動作用,能夠迅速抓住時尚熱點、找到商品與粉絲需求的結合點進行有效的推介。另一個原因是,大量的虛假流量的擁躉,俗稱水軍,進行虛假宣傳,最後假戲成真。而那些盲目跟風的消費者,心理上會有一種潮人的自我認知感,自信而又略微的不自信,追捧網紅產品就是這種自我認知的一種物化反應,是一種怕被時尚甩下的從眾心。”

他呼籲,消費者應該逐漸褪掉這種情緒化的購物心態,理智冷靜地看待所有網紅產品。

盤點丨從全網推到全網嘲,這些網紅產品是如何被“拔草”的?

頭條丨5類人群、3大趨勢引領男士理容市場,扎堆入局的品牌們跟對了嗎?

國慶送禮丨今天,你不是一個拼命做事、埋頭創造的化妝品人

頭條丨深喉海藍之謎“虛假宣傳”風波,背後有何驚人發現?

頭條丨旅遊零售再下一程!科顏氏全球愛旅行,開啟沉浸式快閃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