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人!80平房子卻交100平供暖費?爲啥不按套內面積算其中有蹊蹺

每年的11月15日是一個讓北方人嘚瑟,南方人哆嗦的日子,在這天中國供暖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北的城市開始陸續供暖,而享受江浙滬包郵的南方城市卻享受不到一絲暖意。雖然小編也覺得供暖應該以人的感受為主,南北一刀切不合理,但這屬於歷史遺留問題,一時間也無法改變,只是北方的居民在享受暖氣的同時,也要交付相應的供暖費用,這個供暖費標準卻被公攤面積搞得不太開心。

坑人!80平房子卻交100平供暖費?為啥不按套內面積算其中有蹊蹺

眾所周知業主買房後,每年向物業繳納的物業費用都是按照建築面積計算的,但供暖費用就比較難理解了。一位房子是100平米的業主說,實際套內面積只有80平,卻因供暖費按建築面積收,要多交20平的公攤面積費用。雖然只是幾百塊錢的差別,但從物權法角度看,供暖只給自家供,又不給樓道電梯甚至花園供,我使用我買單,沒有使用為啥要交多餘的錢呢?公攤面積該不該收取暖氣費?

因為各城市居民的房產證上登記的都是建築面積,為了便於計算,才按照建築面積來收取供暖費。雖然業主對此有所怨言,但幾十年來物價局的規定如此,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坑人!80平房子卻交100平供暖費?為啥不按套內面積算其中有蹊蹺

早前供暖剛開始時是按照流量單位計算價格的,能源供熱公司的供熱成本在進入小區時是固定的,換成面積收費時,若按套內面積計算,可能每平米的成本會上升。就好比是淨菜和毛菜的關係,淨菜分量輕但價格貴,毛菜分量重但價格便宜,所以不論是按照建築面積還是按照套內面積算,都是一樣的,只是變換了計算單價的方式而已,總歸要納入到總價裡去,羊毛出在羊身上。

坑人!80平房子卻交100平供暖費?為啥不按套內面積算其中有蹊蹺

其實公攤面積問題積弊已久,多年來一直引得購房者不滿,除了取暖費,在某些徵收房產稅試點的城市,公攤面積可能也要納入徵稅範圍,誰都不願意做這個冤大頭,只是自引入這個概念以來並非一日可改。購房者能做的也只能是在買房的最初,與開發商約定一家公認的測量機構對面積進行重新測量,切勿聽信含糊其辭的說法,儘量做到公開透明,避免日後為多出各項費用的支出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