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神祕古民族,曹操滅掉之後說了10個字,至今運動場上常說

烏桓這個民族,是一個在我國古代兩漢時期出現的、從出現到消亡大約歷時400年的古代民族。從東漢時期開始,烏桓內附,接受東漢朝廷冊封,並多次作為東漢軍隊的徵調力量,甚至還作為定製,有800人的烏桓騎兵成為東漢皇宮的宿衛部隊。那麼烏桓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民族呢?今天小編就來給您說說這個問題。

一個神秘古民族,曹操滅掉之後說了10個字,至今運動場上常說

烏桓是東胡部落之一,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年,匈奴破東胡之後,他們有一部人就遷至烏桓山居住,從此就以山為民族稱號。烏桓人的社會習俗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他們隨水草放牧,居無定處,以天地為室,善騎射,善狩獵,平時食肉飲乳,穿毛皮。然而他跟其他少數民族不同的地方是,他們同時還兼營農耕。他們的社會結構有些複雜,一個社會結構都是由許多部落組成,而每個部落有數百甚至上千個村落,每個村落又有二三十戶。部落首領稱為“大人”,村落首領稱為“小帥”,他們的風俗是“貴少賤老”,人的歲數一大就不怎麼受尊重了。

一個神秘古民族,曹操滅掉之後說了10個字,至今運動場上常說

後來橫行一時的鮮卑人也是東胡的一支,匈奴人來的時候,這一支跑到了鮮卑山。烏桓人跑也跑不了多遠,大多成了匈奴人的奴隸。苦日子有一天終於結束了,漢武帝把匈奴給打殘了,烏桓人馬上就向大漢效忠。漢武帝又把他們這些奴隸放回了遼西以及塞外一帶,讓他們作為抵禦匈奴騷擾的第一道防線。烏桓騎兵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因此在東漢歷史上曾經多次被朝廷徵調,參加過多次對匈奴、對鮮卑的正面交戰。

一個神秘古民族,曹操滅掉之後說了10個字,至今運動場上常說

公元48年,烏桓歸順,前後81位烏桓首領被東漢封為王侯爵位。東漢允許他們在漢朝邊疆居住,當時烏桓所居之地大約相當於今遼西大小淩河流域、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中部、內蒙古南部、鄂爾多斯草原一帶。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烏桓作為僱傭軍還是很盡心盡力的,東漢中後期的戰事,烏桓經常派兵參加,被稱為“烏桓突騎”。史料中,最多一次派出了26000人,那次是幫助東漢去湖南廣西一帶平叛。

一個神秘古民族,曹操滅掉之後說了10個字,至今運動場上常說

其實,烏桓也並非是全部依附於東漢的,還有一些若即若離的、接受東漢封賞的,而且在東漢統治比較強盛的時代,這些烏桓部落也是經常發動小規模的叛亂。等到了東漢末年,由於直接忠於東漢的烏桓部落的衰弱,這些若即若離的烏桓部落已經基本脫離了朝廷的掌控。

一個神秘古民族,曹操滅掉之後說了10個字,至今運動場上常說

但是, 此後的烏桓人成分也變得複雜起來了。首先,南遷的烏桓人因為投降了漢朝,極聽漢朝政府的話,常常聯合漢軍抵抗匈奴及鮮卑人,但是那些不投降的居住在偏遠的烏桓人,則是幫助匈奴及鮮卑人攻擊漢朝邊郡。但是到了漢獻帝以後,這些情況有了一些改變,遼西烏桓大人蹋頓即位,統一了遼西、遼東、右北平的三郡烏桓,勢力十分壯大。

一個神秘古民族,曹操滅掉之後說了10個字,至今運動場上常說

到了三國建安時期,曹操於建安十二年遠征烏桓,烏桓大人被斬,二十餘萬烏桓人投降了曹操。於是,曹操又將大部分烏桓人遷到中原,留在原地的烏桓人跟鮮卑人融合,而遷到中原的自然而然的跟中原就逐漸融合了。東漢王朝一直在實施分而治之的政策,一次性封烏桓的單于都封好幾個,這種各自為王的狀態,讓烏桓各部一直沒有機會整合為一個整體。烏桓這種缺乏統一的狀態,一直到袁紹控制北方時期才逐漸開始好轉,可是隨著袁紹敗亡、曹操遠征烏桓,烏桓最後的統一機會也被曹操徹底終結。

一個神秘古民族,曹操滅掉之後說了10個字,至今運動場上常說

但是曹操北征烏桓這一戰,打得十分艱險。先是有大雨阻路,隨後為了出其不意的急行軍也使全軍疲憊不堪。更危險的是,為了急行軍,曹操的騎兵與步兵已經前後脫節。再加上東北的氣候與中原大不相同,天時地利曹操可說是一樣不佔,人和一項還因兵力以及士兵的體力而大打折扣,連曹操最信賴的謀士郭嘉也在此次行動中重病身亡。因此,曹操的這次勝利實屬不易,也有僥倖的成分。連曹操自己也說:“這次贏得困難,贏得僥倖!”

一個神秘古民族,曹操滅掉之後說了10個字,至今運動場上常說

而這個古代民族在被曹操滅了之後,從此也神秘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好在曹操還是成了最後的勝利者,並獲得了精銳的烏桓騎兵,這大大發展了曹軍的騎兵部隊。曹操在返回的路上,意氣風發,就在此時寫下了豪情滿懷的《觀滄海》。最後我們就以曹操的這篇氣勢磅礴的《觀滄海》作為結語吧。

一個神秘古民族,曹操滅掉之後說了10個字,至今運動場上常說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