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足球爲過去10年還的債,這次還完了麼?

昨夜,翹首以盼的奇蹟沒有出現,意大利爆冷無緣了世界盃。

不得不承認,瑞典的確是意大利的苦主,或許根本就是命裡相剋,之前意大利幾次無緣世界大賽都跟瑞典有關,1958年的無緣世界盃和1992年的無緣歐洲盃,東道主都是瑞典,而1984年的歐洲盃意大利無緣決賽同樣是輸給了瑞典。

意大利足球為過去10年還的債,這次還完了麼?

藍衫軍團意大利以及意大利足球甲級聯賽,是中國球迷看球時最初的記憶,是許多球迷打開足球之門的鑰匙,他和當年的電視劇神探亨特以及正大綜藝一樣,是我們瞭解西方國家人文生活的起點。

意大利足球為過去10年還的債,這次還完了麼?

如今藍衣軍團倒在了世界盃大門之外,對於廣大中國球迷來說,我們不得不努力去適應一屆沒有意大利的世界盃。這雖然不是世界盃歷史上的第一次,但對於中國球迷來說,它真的是第一次。

很多球迷都知道,意大利是12年進一次決賽,24年拿一次世界盃,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距離2006年意大利進入決賽並奪冠整整過去12年,因此,很多球迷都期盼著這次規律能再次上演。

其實這種期盼還不僅僅是規律這麼簡單,最近幾年曾經人才凋零的意大利青訓也有了回暖復甦的跡象,包括三貝貝(貝拉爾迪、貝洛蒂、貝納德斯基)、因西涅、維拉蒂、孔蒂、加利亞迪尼、多納魯馬、扎帕科斯塔、卡爾達拉在內的一批新秀的冒出,讓人們似乎感覺到意大利足球會在不久的將來回到溫暖的春天。

然而現實卻給所有人潑了冷水。這盆冷水讓這個冬天更加刺骨的寒冷。這批年輕人在世界大賽鍛鍊的機會如今都沒有了,這一等將是四年,四年之後他們會變成什麼樣?

意大利足球為過去10年還的債,這次還完了麼?

其實,球迷們惋惜的不僅僅是結果,更多的是情懷和自己的青春,我們沒能看到布馮在世界盃的完美謝幕,而4年之後,巴爾扎利、德羅西、基耶利尼也將離開我們。

這看似偶然的結果其實早就預示著必然,對於意大利足球來說,一切都是在為過去的10年買單,只是這個代價過於沉重,讓人有些承受不起。

過去的10年,龐大的意甲球隊數量、對於年輕球員的漠視、傳統的丟失以及不合時宜的轉會制度共同造就瞭如今這一切,當老的一代即將離去,新生一代還沒成熟的時候,如今的結果就是必然。

1、青訓出人,但不出才

隨著10、14兩屆世界盃意大利成績的慘淡,讓很多意大利的足球從業者和管理者意識到了青訓人才匱乏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在最近兩年,各個意甲球隊也開始重視起使用本土年輕人,也起到了效果,湧現出了之前提到的那些希望之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希望之星的位置大多屬於“邊角料”的角色,位置大多集中在邊路,邊後衛,邊鋒、邊前衛,而真正的核心位置並沒有出現真正的人才。意大利賴以自豪的9號半、拖後指揮官、盯人中衛這些位置目前依然人才匱乏。

意大利足球為過去10年還的債,這次還完了麼?

最幾年湧現出來的貝洛蒂和因莫比萊屬於”吃餅”前鋒,佛羅倫薩出來的貝納德斯基也沒有繼承巴喬和安東尼奧尼的衣缽,扎帕科斯塔和孔蒂也是“巡邊員的角色”,因西涅作為新一代意大利球員裡,為數不多的矮個子技術流,卻特點單一,他只能適應433陣型裡的左邊鋒。跟當年的左拉、西格諾里無法相比。

遙想當年,9號半的位置令全意大利自豪,不要說巴喬、托蒂這種水平的球員,就連卡波尼、弗拉基、莫菲奧這些當年連國家隊門都摸不到的球員放到今天恐怕都得是各隊爭搶的香餑餑。

前些天皮爾洛才剛剛退役,昨晚意大利隊中場踢的雜亂無章,讓人們更加懷念這位中場藝術家,如今的意大利不要說皮爾洛,現在連科里尼、米拉內託這樣的組織型中場都難以找到,而後衛線,舊的體系下培養起來的後衛只剩下基耶利尼,新體系下培養起來的博努奇已經是意大利最強後衛,但是他根本沒有得到詹蒂萊和卡納瓦羅們的真傳。

意大利足球為過去10年還的債,這次還完了麼?

2、低級別聯賽的年輕人被漠視

當意大利在附加賽首回合0比1失利的時候,意大利的媒體和球員依然在用樂觀的情緒做掩飾,而意乙聯賽特納納的主教練博凱西則是痛心疾首的呼籲,意大利足球從業者應該多關注一下來自意丙和意丁的年輕人。

實際上在意大利最輝煌的那段日子,很多的球星真的是出自意大利的低級別聯賽。巴喬就是出自丙級的維琴察,托里切利最早是在丁級聯賽踢球,是在一場尤文圖斯的友誼賽上被相中的,維亞利剛踢球的時候克雷莫納也是丙級,左拉更是在丙級隊踢到了23歲。

意大利足球為過去10年還的債,這次還完了麼?

如今,在低級別聯賽踢球的年輕人被完全漠視,他們只能用這些當做心靈雞湯聊以自慰,對於這些的年輕人來說,能踢上意乙,或者坐到意甲的板凳席,可能是他們職業生涯唯一能夠指望的目標。

3、20支意甲球隊真有必要麼?

很多人認為意大利足球的沒落始於電話門,但也不完全是,其實現在有太多的意甲球隊都是在混日子,這直接影響了意大利足球的水平。

這些都拜當年意大利足協在“卡塔尼亞事件”中息事寧人的處理方式所賜,2003年的意乙聯賽,卡塔尼亞對陣西耶納的比賽,西耶納比賽中違規換人,那場比賽卡塔尼亞最終輸球,但因為比賽結果影響到自己最終保級的走勢,所以卡塔尼亞為此提出了仲裁,意大利足協在判卡塔尼亞獲勝之後又因為錫耶納的上訴而改判平局,這又引起了威尼斯、那不勒斯、熱那亞等球隊的不滿,最終意大利足協決定誰都不得罪,誰也別降級,然後意乙擴軍,意甲也跟著在2004年擴軍。

意大利足球為過去10年還的債,這次還完了麼?

這個帶來的後果就是,意大利有了一批常年混日子的球隊,在過去18支球隊降4支的日子裡,連第10名都可能有降級危險,而如今有了大批老早就保級無憂的球隊,這就讓假球形成了溫床,而可怕的是,這樣的球隊大都以培養東歐、非洲年輕球員然後倒賣為生,沒有了生存壓力,他們再也不會去認認真真培養自己的本土球星。

4、共有權毀了年輕人。

球員共有制如今在意大利已經被廢除,但是其實這是個害人不淺的制度。尤其對於年輕人來說,而影響持續至今。

過去每隻球隊的青年球員都是歸各個俱樂部所有,遇到有潛力的新星,俱樂部都會精心培養,而共有製出現之後,為了儘快套現,很多小球隊都在球員並不成熟的時候將球員的一半所有權賣給豪門以降低自己風險。像過去巴里隊精心培育卡薩諾然後高價賣給豪門的情況最近10年幾乎很少出現。

意大利足球為過去10年還的債,這次還完了麼?

共有制度讓一些還並不成熟的年輕人同時歸兩支球隊所有,帶來的結果就是,誰都不會把這樣的球員真正的當做自己的球員培養,因為每個賽季結束之後的拆信封隨機的概率太大,弱隊很難掏出真金白銀去買斷另外一半所有權,甚至還可能會出現一名有潛力的年輕人最後被豪門用極低的價格挖走的情況。因此不少中小球隊都選擇在球員剛剛冒頭就趕緊套現。而對於豪門來說,對共有球員也是放任自流,反正大不了將所有權推給另外一方了事,至少不會砸到自己手裡。

而對於年輕球員來說,自己都不知道接下來所屬在哪一家球隊,這種不穩定感和不安全感,一定程度也影響到年輕球員的成長。

實際上恰恰是在共有制即將廢除前後的這段時期,意大利才湧現了更多的新星,大家都真正把自己家球員當做自己孩子,球員也有了更多歸屬感。不過如今的意大利依然在為之前10多年的制度還債。

意大利足球為過去10年還的債,這次還完了麼?

很多人都說,這次意大利的離開是一個定律被打破了,但也未必,只是一個輪迴結束了,上一次意大利是在1958年沒能進入世界盃之後,開始了自己“12年進一次決賽,24年拿一次冠軍”的定律,而這一次2018年再次沒進世界盃只是一個輪迴的結束。

這裡特別要提到,1984年歐洲盃意大利也是被瑞典拒之門外,而在那場比賽之後82年世界盃英雄41歲的佐夫宣佈退出國家隊,而昨天輸給瑞典之後,2006年世界盃英雄、即將年滿40歲的布馮也宣佈了退出國家隊。

所以規律永遠存在,只是往好的方向發展和不好方向發展的區別而已,當然如何發展這一切其實都取決於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