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中信教訓,中赫這次做得好

今天,有媒體報道,李明已經給在歐洲度假的施密特寫信,希望施密特能夠提前結束假期返回中國早日開始備戰新賽季的中超比賽。而施密特對此也表示理解,並答應會提前回來,參與到引援和球隊建設中。

據報道,施密特本來是希望在明年1月再集中,他認為球隊的準備期不需要那麼長時間,簡單的準備以後,就可以進行熱身賽來磨合陣容和打法,到3、4月份就可以直接參加比賽。但這個想法經過國安方面的溝通後被否決了。最終,國安的集中時間還是頂在了12月。

吸取中信教訓,中赫這次做得好

其實,施密特的想法並不能說算錯。在歐洲足壇,球隊的儲備期一般都不是很長,3-4周就可以完成賽季前的準備工作。但是在中超賽場,一般來說賽季前都需要有冬訓和春訓兩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大約有3周左右,這樣其實總體就要達到6周左右。比歐洲球隊多了至少半個月。而對於一些不參加亞冠的球隊來說,除了冬訓和春訓之外,有時候還會在開賽前有一次集中拉練,主要是通過熱身賽和教學賽找感覺。如果再算上這個,一箇中超球隊的備戰大約需要8周時間。

國安之所以勸解施密特放棄歐洲普遍流行的方式,也是有原因的,或者說也是吃過虧的。2012年帕切科就曾經採取了歐洲流行的賽前準備方式,結果讓國安吃了大虧。

吸取中信教訓,中赫這次做得好

當時,國安同意帕切科的季前儲備安排,也是因為前一年帕切科給國安帶來了驚喜,他不僅僅讓國安在成績上突飛猛進,而且其帶來的歐洲足球理念和打法令人耳目一新。一度讓人相信,中國足球完全可以按照歐洲足球的要求來完成。

但後來的結果卻否定了這個觀點。國安在那一年的體能狀況並不好,亞冠被早早淘汰,聯賽也一度出現困境。

吸取中信教訓,中赫這次做得好

其實背後的原因很簡單,一來,中國球員的職業素養遠不如歐洲球員,長假過後身體狀態上往往都會出現較嚴重的問題。二來,中國球員身體機能本身跟歐美球員就有很大差距,脂肪和肌肉成分的構成不同,需要通過更多的訓練才能夠保證身體狀態的調整。

所以,如今李明寫信給施密特,其實是吸取了當年中信的教訓,擔心球隊“歇大了”。

而且,與帕切科不同的是,施密特自己也承擔著不小的壓力。畢竟當時老帕第一年成績和場面都非常的好,老帕有資本提出要求,球迷也理解。但是施密特的第一年成績只能說一般,雖然有一波連勝,但也有一波不勝,綜合成績甚至還不如何塞。

吸取中信教訓,中赫這次做得好

而中赫方面也是如此。今年中赫尚可以用第一年來搪塞,明年如果成績還是不好,中赫方面的壓力尤其會大,董事長周金輝、總經理李明都不會好過。

不管怎麼說,李明吸取了此前的教訓,施密特也採納了中方的建議,國安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別忘了“關注”我們哦,下次我們可以為您主動推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