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北京FC是一種進步

近日,有消息傳出中赫國安俱樂部將對球隊名稱進行更改,“北京FC”將成為新名字。

北京國安隊是中國職業足球歷史最悠久的球隊,這支球隊從1992年成立至今的25年裡從來沒有改過名字,直到2016年結束,才更換了主贊助商。中信國安逐步退出,中赫逐步接盤。

中赫接盤後,北京國安隊的全稱為:北京中赫國安足球俱樂部,董事長為周金輝,總經理為李明。

更名北京FC是一種進步

在中赫接盤及中信撤出的過程中,曾經向球迷承諾“三不變”,即隊徽不變,球隊顏色不變,隊名不變,其中球迷最看重的無疑是最後一點。

在中國職業足球歷史上,能夠把自己的名字自始至終保持下來超過20年的,僅有北京國安、上海申花兩支球隊,當初綠地集團接手申花,曾經也一度傳出要改名字,結果在申花球迷的抵制下,將球隊名稱改為“上海綠地申花”。

現在,“北京中赫國安”很可能會走在“上海綠地申花”的前面,完成改名。

更名北京FC是一種進步

雖然,國安是否真正會從球隊名稱中消失暫時還沒有定論,但從職業足球發展的角度講,投資商或者贊助商出現在球隊名字中的情況肯定越來越少。這才是職業足球發展的方向。

曾幾何時,中國足壇的球隊名稱充滿了詼諧的色彩,比如“成都四五老窖隊”、“貴州茅臺隊”、“廣州醫藥隊”、“遼寧波導戰鬥隊”、“廣州恆大淘寶隊”,如果你不是個資深球迷,一定以為在場上踢球的是酒鬼、大夫和手機生產工人。

在歐美足壇,這樣的隊名更是不可想象。上世紀60年代,意甲也曾有俱樂部試著給球隊冠名,當時都靈隊迫於俱樂部的債務壓力接受了糖果商塔爾莫內的贊助,將自己的隊名改為“塔爾莫內都靈隊”,這是意甲聯賽第一筆也是唯一一筆冠名贊助,僅僅過了一年,在都靈球迷的嚴重抗議下,俱樂部不得不跟塔爾莫內終止合同。都靈球迷覺得在隊名前面加上贊助商的名字這樣做是對自己球隊的褻瀆。從此之後,意甲再無球隊冠名的情況。

而如果按照中國球隊的命名思路,您能知道“都靈菲亞特隊”是誰嗎?您能知道“慕尼黑奧迪-阿迪達斯隊”是誰嗎?

中國足壇的這種思路,其實早就過時了。日本、韓國足球曾經也有過短暫的企業冠名期,當年的安陽LG(現首爾FC)、三菱重工隊(現浦和紅鑽)其實也都是類似的典型。

所以說,從球隊名稱中擯棄贊助商和投資商的名字,其實是歷史的趨勢,也是發展的必然。

更名北京FC是一種進步

所謂北京FC,其實就是“北京足球俱樂部”,FC是Football Club(足球俱樂部)的簡稱,這個名字比“國安”二字更能代表北京足球。

球迷捨不得“國安”,其實只是捨不得一種情懷,一種從小到大的陪伴。但事實上,“國安”二字,並不是這支球隊的真實姓名,而更像是一個“外號”,如今隨著職業化的發展進程,球隊迴歸到自己本來的名字,擯棄這個“外號”,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如果真的更名為北京FC之後,就足以說明,目前的這隻“北京國安”,其實就是唯一代表北京的足球俱樂部,他會讓真正的北京球迷有更多的歸屬感。從此以後,也就不會再有“北京足球俱樂部”,其他北京球隊,都只能更名。

這其實是對目前這支球隊的一種品牌保護,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