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儲蓄」家庭,如何來抵禦風險

“零儲蓄”家庭,如何來抵禦風險

零儲蓄

前不久,根據《中國財經報告》中分析出來目前我國的儲蓄結構數據指出: 10%的富裕家庭,儲蓄金額佔據全部儲蓄金額的75%;另外35%的小康家庭,儲蓄金額佔全部儲蓄金額的25%;最後,剩下55%的家庭,他們的儲蓄幾乎為零。其次,另一組數據顯示,2017年底央行公佈境內居民人民幣貸款已經從2010年的8.8萬億飆升到現在的36.4萬億,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在2016年底已超過60%。(數據來源:上財高等研究院)

這個數據結果讓人不寒而慄,不斷膨脹的家庭債務已經成為居民生活的承重負擔。每個月工資一發,房貸、車貸、信用卡,就得扣掉一大半,還扯什麼存款。

零儲蓄意味著什麼?在西方國家儲蓄率低,但他們經濟發達,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當遇到意外的時候都會有保險公司的保障,不至於摔的粉身碎骨。然而,我們在一個住房、醫療、養老、教育、失業等社會保障體系完全不成熟的社會里,零儲蓄意味著當面對風險時,絲毫沒有抵抗的能力,哪怕一根稻草,也能壓死疲憊中的駱駝。

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呢?

第一,要學會管理你的消費慾望。在買東西之前,先衡量那件貨品是否真的需要,是否是緊急而必需的東西。年輕的你,不要急著過標配的生活,因為你還不配!

第二,要建立家庭安全備用金,至少要滿足3個月的固定支出,當然越長越好。如果你一旦失業,至少有3個月可以讓你緩衝。

第三,從家庭的安全係數來說,不要輕易放棄另一半的事業,哪怕工資不高,也比做全職媽媽、爸爸的強。

最後,堅持學習,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永恆不變的規律,如果我們放棄學習就會被時代拋棄。我們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提升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