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錫待久了容易產生哪些錯覺

無錫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踩在新一線的尾巴

生活習性卻自成一派

在無錫待久了難免產生各種各樣的錯覺




在無錫待久了容易產生哪些錯覺

(@670FX)

人人都很有錢


在無錫,好像人人都很有錢。

賣水果的老阿姨有家裡3套房,做門衛的老阿叔有退休工資你想都想不到,就連公司門口賣雞蛋餅的阿婆,每個月賺的是你好幾倍。

不是包租婆就是拆二代,天上飛的地上走的至少都是個中產。當然,除了我。

在無錫待久了容易產生哪些錯覺


雖然人們也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的哭訴房價又漲了,但是絲毫沒影響他們買啊!不管是直逼三萬的太湖新城,還是潛力無限的錫東新城,銷量都只升不降。

幾個月沒見的朋友一起吃飯,見了面神秘一笑,我買房了。


在無錫待久了容易產生哪些錯覺



雖然大家都痛心疾首的捂著錢包哭著窮,痛罵物價上漲消費降級,但是不管嘴上怎麼說,剁起手來也毫不含糊,天塌下來也絲毫沒影響他們購物!

恆隆廣場開到了無錫,無錫的消費水平就已經得到了全國的認可。看著那位列全國前幾的GDP,說著自己沒錢,大概是真的沒有人會信。

但是再想想大街上隨處可見的LV,想來這多半不是錯覺,在無錫人人都很有錢,除了我。

一半的人都長在地鐵上


雖說無論走在無錫的哪個角落,都能感受到舉世矚目的我國人口數,和數以百萬記的無錫人流量。

但說到最能展現人口密度的所在,非無錫地鐵莫屬。


在無錫待久了容易產生哪些錯覺



雖說不能和北上廣的地鐵相比,但是因為地鐵的穩定性和便利性,不論何年何月何時何地,地面是什麼季節,窗外是如何光景。地鐵裡的人永遠都不會少。

特別是熱度極高的三陽廣場站,作為一號線和二號線的換乘之地,坐擁二十幾個出口以及N個商家的風水寶地,這裡的人流量可想而知。

從入閘開始這場戰役就打響了。

腳步要如風,不能被其他人趕超。搭扶梯要飄逸,腳站穩手扶好。左側一旦空出來,不要猶豫,前進!走位一定要風騷,出招一定要穩。


在無錫待久了容易產生哪些錯覺



從前我也常常心存某些美好幻想,今天的人也許不會那麼多,冰爽的座位總會留一個給我,上落車如入無人之境般順利,連安檢的小哥也靚了很多。

然而現實早就擊敗了我的天真,我開始產生一種錯覺,無錫的人有一半都在地鐵裡。

他們不是在安檢,就是在換乘,要麼就在配合分流,或者是像石化了一樣擠在車廂裡。

無錫有一半人在地鐵裡,那另一半的人在哪?你猜吧。

人是糖做的


在無錫,人不是水做的,而是糖做的。不吃飯可以,但吃飯不放糖是萬萬不能的。

要說甜的代表,自然就是無錫小籠包了。

你永遠也不會感覺到無錫小籠包到底有多甜,直到自己吃到了杭州小籠包的那一瞬間,恨不得把它打入冷宮,然後瞬間移動,來一份熙盛源的小籠。


在無錫待久了容易產生哪些錯覺



接下來,必須要說一下無錫人對奶茶的喜愛了。

你看街上叫得出名字的連鎖茶飲店,哪一家不是人山人海花團錦簇。不管是小哥哥還是小姐姐,都心甘情願耐性很好的在隊伍裡等著,穩如磐石,巋然不動。

奶茶不到手,天塌下來也不會走。什麼無糖半糖的都不存在,體重你儘管長,戒奶茶算我輸。


在無錫待久了容易產生哪些錯覺



不過近些年奶茶的功能性不斷增強,逐漸衍生出了治百病的特性。

也不要緊,反正人都是糖做的,只要是甜的其他無所謂。

一年只有兩個季節


在無錫待久了,我總以為一年只有兩個季節。

除了夏天,就是夏天。

不不不,除了夏天,就是冬天。


在無錫待久了容易產生哪些錯覺



春暖花開,春風和煦,鳥語花香都沒有。秋高氣爽,寒蟬悽切,一葉知秋也沒有。

我的字典裡只有驕陽似火,烈日當空,揮汗如雨,大汗淋漓。還有寒風刺骨,寒氣逼人,悽風苦雨,唇竭齒寒。

每年都要熱八個月,即將冷一個月,冷失敗一個月,冷兩個月。

我真的很堅強


在無錫待久了,總覺得自己真的非常強大了!

我原以為我脆弱到無法一個人生活,我會被那空落落的孤獨逼瘋。

但現在我可以自己一個人去吃飯,甚至一個人吃完一頓火鍋,只點自己最愛的肉卷、黃喉、毛肚,不會有人跟我搶肉吃,不會有人跟我吵鬧到忘記了肉還在鍋裡...

在無錫待久了容易產生哪些錯覺


我原以為我脆弱到無法一個人完成一切,我會手忙腳亂到放棄一切。

但現在我可以自己一個人完成工作,甚至一個人把家裡整理得乾乾淨淨,家裡哪裡壞了我一個人可以修好,家裡哪裡少了什麼我一個人可以去採購...

在無錫待久了容易產生哪些錯覺


我原以為我脆弱到無法一個人在無錫擁有快樂。

但現在我可以自己一個人逛遍無錫城,找到屬於自己的愉快,我可以一個人去鍾書閣找自己喜歡的書、我可以一個人去南禪寺找自己愛的小吃...


在無錫待久了容易產生哪些錯覺



在無錫待久了,真的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錯覺,這些錯覺在生活中影響著你,並且讓你越發真正地融入到無錫這個城。

每個人對無錫的錯覺都不一樣,那麼,你的“無錫錯覺”是什麼呢?

來源:Livin 廣場、670FX、無錫頭條以及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