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還是就業,這是個問題?

每個即將大學本科畢業的學生,都會面臨人生中的有一個抉擇——考研還是就業?

考研,還是就業,這是個問題?

有很多家長都想要孩子考研,因為他們認為學歷越高越好,可能他們這輩人吃到了低學歷的虧。所以都想讓孩子的學歷儘可能的高一點兒。對於學生自己來說,對此事也是猶豫不決。一方面是成長獨立的渴望,一方面是對社會的畏懼以及工資的期待。何去何從,還真是值得我們靜下心來仔細的思考。

作為一個沒有選擇考研,而是選擇了就業的過來人。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以及對那些考研同學發展的觀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其實,無論是考研,就業還是出國等等,出路很多。

這些都是客觀存在那裡的一條道路,選擇的只是一個結果。最重要的其實是選擇之前對自己性格,能力的充分了解和把握。

考研,還是就業,這是個問題?

考研和就業其實並不是一個平行的選擇,本科,考研,甚至是考博,最終都要回到就業的路上來,當然啃老的除外。那麼我們其實可以倒著推一下,既然終究是要就業的,那麼我們可以根據我們想要的就業方向來選擇是否需要考研。比如,你想從事金融,法律行業,那麼考研對你來說其實是很必要的,因為各大金融機構,如券商,銀行,各種公募,私募基金對學歷和對學校的要求是相當高的。我一個大學好哥們,本科是經濟系,研究能力相當強,大學畢業的時候,他光寄回去的書的郵費就要1000多塊錢。就是這樣畢業出來想找一個券商的工作也是很難的,跟他競爭的一水的研究生。後來他自學了一年考上了人大的研究生,畢業後各種私募基金搶著要。開出來的工資,人家根本都不壓。法律方面的也類似,本科出來工作不好找不說,即使找到了,工資也是少的可憐。很多都後來轉行了。我是個程序員,從我工作以來,已經見到有兩個法律相關專業的轉行到互聯網行業了。

考研,還是就業,這是個問題?

說到程序員,現在互聯網行業發展很快,相關的人才也是供不應求。新技術層出不窮,什麼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等。如果你以後打算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一個本科學歷足矣。真正參加工作,進入真刀真槍的項目開發中,你會發現,在學校中學的那些理論知識大部分是用不到的。有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實際開發能力還趕不上一個剛剛培訓幾個月的高中生。當然這並不是說學歷,或者大學沒有。很多大公司還是要求本科學歷以上的,並且你在大學這四年當中接觸到的理論,也讓你接觸到很多前沿的技術,雖然你可能不知道怎麼實現,但是起碼在以後真正接觸到之後不會感到陌生,比沒有接觸到的人要更容易上手。

以上只是簡單舉了兩個例子,真正做出選擇的還是你自己。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人生本來就是由無數個選擇組成的。一個成年人的標誌就是能夠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

人生的選擇是沒有辦法證偽的,我們選擇了其中的一個,就意味著放棄了其他的選擇。人生的選擇也沒有必要後悔,我們沒有辦法退回來,再選一次。螞蟻金服的CEO彭蕾說過一句話,”無論馬雲的決定是什麼,我的任務都只有一個--幫助這個決定成為最正確的決定”。我們對自己更要這樣,我們的任務就是讓自己的任何一個決定都成為最正確的決定。

考研,還是就業,這是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