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六位帝王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鑄造的圓形方孔銅錢

直徑:1.9-2.7cm

重22.6g

清代以來經歷了多場戰爭,珍稀古錢幣損失嚴重,至今,數量已經極其有限。收藏古錢幣應對其品相有細節的瞭解,因為品相不同,價格也會相差較大,如鐵錢,品相很差的收藏價值就大打折扣了。不過,古錢幣經歷無窮歲月的洗禮,品相或許受到影響,所以收集到精品古錢幣難度就非常大。也許是因為此緣故,導致如今一些古錢幣價值連城,甚至僅僅一兩枚古錢幣,便能換到市區一套房子。

六帝錢,主要是指離我們最近的清王朝連續在位的六位帝王——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年間鑄造的圓形方孔銅錢。他們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匯聚了天地之靈氣、中華之神氣、帝王之霸氣和百家之財氣。帝王的威嚴和氣勢遠遠散播國內外,可見其帝威和氣勢之強大。清代六帝錢作為那個時代所鑄的古錢是唯一留給後人的具有帝威的遺物。它們距今已有200多年,經萬人之手,流傳下來,既珍貴又難得。

清代六位帝王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鑄造的圓形方孔銅錢

千百年來,古錢幣歷經滄桑,存世數量越來越少,投資價值日益升高,近十年來,古錢幣市場行情一路走高。如在2009年11月中國秋季會錢幣專場中,一枚極其罕見的清代咸豐通寶以196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

一組清代六帝錢,其直徑為1.9cm-2.7cm,重22.6g,包括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通寶。期於戰國後期,銅錢是把寶之一,象徵富貴,辟邪。錢面文字以楷書書寫,其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幣的背面有滿文“寶泉”兩個字。銅錢經過長期的流傳、把玩,表面上會生成一種堅硬的黑褐色或古銅色包漿,業內稱為“傳世古”。真的“傳世古”堅牢,包漿難以刮除,銅錢流傳愈久,色澤愈深,質地越是堅牢,用水煮刀刮都很難去掉。藏品上的鏽跡和黑褐色的包漿顯而易見,有著鮮明的歷史特性。

清代六位帝王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鑄造的圓形方孔銅錢

藏品雖經歷了無窮歲月,但紋路依然清晰可見,上面的鏽跡也見證了其歷史的積澱,具有非常明顯的歷史過渡性特徵,有著難以言喻的收藏價值。雖然經歷歲月的無情洗禮,但仍然保存完好,錢文、輪廓的清晰程度好,屬於古錢中的美品,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延伸閱讀:

咸豐重寶

直徑:5.1cm

重:37.5g

特點:身份尊貴,價值極高

“咸豐”是清文宗的年號,咸豐年間正值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高潮時期。此時民怨沸騰,清政府為了苟延殘喘,在錢幣鑄行上大做文章,將財政危機轉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繼推出“咸豐通寶”、“咸豐重寶”、“咸豐元寶”種類繁多的錢幣。咸豐大錢的當值有多種。寶文當十,當五十大多用“重寶”,當百以上用“元寶”。但也有錢局兼用幾種寶文。咸豐大錢的錢文書法,各局自成體系,差異明顯。

咸豐重寶一直被收藏家們視作無價之寶。地域性政權發行貨幣的時間也相當短,加上流通地域狹小,所鑄貨幣價值不菲。另外,由於改行紙鈔,銅幣發行量較少,故價格也較高。可以參考近期成交的市場價格:

2011-11-11 清代咸豐當十 成交價 152 .6萬

2013-5-16 清代咸豐元寶 成交價 207萬

2016-5-19 清代咸豐通寶 成交價 126 .5萬

清代六位帝王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鑄造的圓形方孔銅錢

一枚咸豐重寶,其直徑為5.1cm,重37.5g。材料主要是黃銅,字跡清晰深俊,銅材優良,呈金黃色,錢文精美,沒一絲一毫拖泥帶水,比同版流通的錢稍大些、厚重些。正面鑄“咸豐重寶”楷體四字自上而下,從右到左直讀;背面書漢文“當十五”及滿文。此錢厚重敦實,字體大方秀美,品相精緻,藝術欣賞及收藏價值極高!

清代六位帝王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鑄造的圓形方孔銅錢

在歷代錢幣中,咸豐重寶的身份極為尊貴,它的錢體本身就具有較厚重的質感,再加上幣面書法筆力的挺拔秀美,雕刻細膩的工筆,銅光閃閃的大字,古生古韻的包漿,就連細節處都是精雕細琢、幾乎完美,彰顯出自身獨樹一幟的貴族氣貌,歷史價值極高,是眾多錢幣收藏愛好者及研究專家的所愛之品,因而也展現出極佳的市場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