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馬未都老師親自指點“清代”最頂峰的瓷器

琺琅彩,將畫琺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種釉上彩裝飾手法,正式名稱為“瓷胎畫琺琅”,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中國的琺琅器工藝於元代由西亞引進,是典型的舶來品。在明初,它似乎仍未引起人們的重視,《格古要論》的作者曹昭甚至認為它只適合做婦人的閨閣用品。然而,經過明宣德、景泰兩朝的努力,琺琅器工藝突飛猛進,從閨閣用品變身成為宮廷用品,直至清代,它仍是皇家貴族的寵兒。其雍容華貴的造型,富麗堂皇的色彩和寓意吉祥的紋飾至今仍魅力不減。

由馬未都老師親自指點“清代”最頂峰的瓷器

琺琅彩瓷的製作過程與其他宮廷用瓷不同,先在景德鎮用高溫燒成白瓷,然後送到北京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繪彩,再由造辦處琺琅作在彩爐中燒成。康熙琺琅彩瓷全用進口彩料,尤其是其中一種玫瑰紅或胭脂紅色料,因含有微量的黃金而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嬌豔效果。另外,中國傳統彩瓷的彩料都用清水或膠水調和,而琺琅彩瓷則像西方油畫一樣,以油來調配彩料,並且有一定的厚度,使得彩繪更具有立體感和層次感。

由馬未都老師親自指點“清代”最頂峰的瓷器

琺琅彩含大量的硼和砷,燒成後具有強烈的金屬質感,色彩種類繁多,表現力極強,瓷器外壁多以胭脂紅、孔雀綠等色彩為底色,在其上用各種反差色勾畫出時令花卉,以牡丹、月季、芍藥圖案居多,採用雙鉤敷彩技法描繪,色彩油亮絢麗嚴謹華麗。

琺琅彩瓷創燒於康熙年間,沒落於乾隆末年。由於是皇室的專用器物,所以不計成本地燒製,在乾隆朝以後在位的皇帝中很難有燒製琺琅彩瓷的實力,再加上皇室為了顯示自己的高貴而獨攬琺琅彩瓷器的燒製和使用權,以至於民間的制瓷藝人無法看見琺琅彩瓷器成品,更別說學習燒製過程。清朝宮廷沒落以後,這種燒瓷技術也就逐漸失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