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爲什麼沒有與孫中山合葬?

宋慶齡去世前,沒有選擇與孫中山合葬中山陵,而是將父母的安葬之地——上海萬國公墓宋氏墓園作為自己的長眠之處。對於她的這個選擇,一直以來都有各種猜想和議論。

那麼,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只有我一個人能陪著父母了”

宋慶齡晚年曾多次向周圍人提起,希望自己將來能葬在父母身邊,因為自己是六個兄弟姐妹中唯一能陪伴父母的人了。據李雲回憶,宋慶齡曾說:

“父母安葬在萬國公墓,他們旁邊共有六個穴位,希望我們姊妹兄弟安葬在一起陪著父母。現在看來只有我一個人能做到了。”

宋慶齡為什麼沒有與孫中山合葬?

圖:1917年,宋家在上海拍的合影。宋耀如、倪珪貞夫婦(三排)、宋靄齡(二排左)、宋慶齡(二排右)、宋子文(二排中)、宋美齡(四排右)、宋子良(四排左)、宋子安(一排)

宋慶齡晚年的秘書張珏,也在回憶中提到過宋家“約定去世後葬在一起”,但是“宋家子女散居各地,約定未能實現”,“宋慶齡不忘約定,希望身後陪伴父母。”

1981年初,服侍了宋慶齡大半生的李燕娥去世,關於李的後事,宋慶齡寫信給杜述周說:

“我一直答應讓李姐的骨灰埋葬在我父母的墳的邊頭,要立她的碑,我以後也要埋在那裡。記得我家在那裡有八穴地。”

沈粹縝也在宋慶齡去世後回憶:

“在病中,我不時去探望她。她和我談了很多……她說她的父母都葬在上海,她熱愛上海,她去世後一定要把骨灰盒葬在上海萬國公墓宋氏墓地她父母身旁。萬萬沒想到這些探望時談心的話,竟成了她留給我們的遺言。”

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宋慶齡應該就有過這樣的想法。有一張她1932年與弟弟宋子安在父親墓前的合影,背後有她寫下的“樹長萬代,落葉歸根”幾個字。顯然,在寫下這幾個字時,她已經決定將來要葬在父母身邊了。

宋慶齡為什麼沒有與孫中山合葬?

宋慶齡為什麼沒有與孫中山合葬?

圖:在宋慶齡、宋子安合影照片的背面,宋慶齡寫下“樹長萬代,落葉歸根”

重視親情的宋家人確實一開始就有過死後葬在一起的打算,1918年宋耀如去世後,宋美齡在給埃瑪的信中就流露出這樣的念頭:

“我們獲悉一個叫萬國公墓的新墓園剛剛完成,所以我們就去那兒,發現那兒非常好且乾淨。所以我們買了地——全部面積夠我們全家人用。”

後來,儘管蔣介石在日記中寫到過想與妻子合葬,但宋美齡在最後的遺書中仍然首選安葬上海,與家人在一起。《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作者根據一位宋家親戚2008年給他的電子郵件寫道,

“2003年以105歲高齡去世的宋美齡,在遺囑中亦要求,在適當時機將其遺體由紐約遷葬上海宋氏家族墓園,置於二姊慶齡之側。如果這一點做不到,她要求葬於溪口她丈夫之側。”

另外,王冀曾與晚年宋美齡交流過這個問題,他在回憶錄中寫道:

“我之前曾經問過她想沒想過身後的歸宿。她說當然最希望能葬上海,也希望落葉歸根和先夫蔣介石合葬在老家奉化溪口或是南京中山陵附近。當然,她自己也清楚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可見歸葬在上海父母身邊,不僅是宋慶齡一個人的心願。而宋慶齡的這一選擇,除了陪伴父母,也使得整片宋氏墓地都得到了更好地保護,其實也為她兄弟姐妹的歸葬創造了條件。

“要將宋家六位子女的姓名都刻上”

1949年後,作為宋家唯一留在大陸的人,宋慶齡承擔起了照料父母墓地的責任。據上海宋慶齡故居的工作人員周和康回憶:

“每年清明節前夕,宋慶齡總要寫信給李同志(李燕娥),囑我陪她到虹橋路的萬國公墓去掃墓。每次去掃墓,都是由劉春生開車,帶上6盆瓜葉菊盆花,放在墳墓的上首……這樣年復一年從未間斷過。這6盆花象徵著6個子女的親情……正像李同志所說:‘夫人曾經對我說,清明時節去掃墓,每年如此,不能忘記。我是代表兄弟姐妹去掃墓,他們都在國外,只有我一個親人留在國內去完成掃墓的任務,以表達子女對父母的孝心和敬意。’”

然而1967年初,宋慶齡父母的墓竟然被造反派砸毀,屍骨被暴於光天化日之下,這帶給了她深重的打擊。她在給鄧廣殷的信中說:

“他們強行打開我父母的墳墓,把他們挖出來,屍體飽受風吹雨淋,直到後來被重新埋葬。這種沒有人性的野蠻行為帶給我太多麻煩和痛苦!”

她晚年的保姆鍾興寶後來也回憶過她得知這一消息後的悲傷與絕望:

“首長為了爺孃的墓被破壞,在房間裡,眼淚出了勿勿少”。

後來,宋家父母的墓雖然在周恩來的關照下得到一定修復,但沒有恢復原來的墓碑(墓碑上還有六個子女的名字),僅在留存下來的墓碑左下角刻了“宋慶齡立”幾個字。對於這樣的修復,宋慶齡內心應該並不滿意。

直到1981年初,宋家父母的墓地仍然沒有恢復原狀。宋慶齡應該是知道父母墓的情況的,但她什麼也沒說,直到臨去世前,她提出希望葬在父母身邊,有關方面這才加緊修復宋氏墓地。宋慶齡在審閱墓地修復圖紙時曾指示:

“父母墓碑的立碑人要將宋家六位子女的姓名都刻上,恢復原貌”。

宋慶齡為什麼沒有與孫中山合葬?

圖:修復後的宋耀如、倪珪貞夫婦墓,墓碑上有6個子女的名字

在上海參與墓地修復的工作人員回憶:

“當時誰也沒想到宋慶齡身後會葬到萬國公墓,但中央已經決定將為宋慶齡舉行國葬,這是十分重大的政治任務,大家表示,一定要投入全部精力,全力以赴完成各項工作......根據中央和市政府關於儘快按原樣修復宋氏墓地的指示,張秘書長(張甦生,時任上海市政府秘書長)指示要按文化大革命前宋慶齡父母墓的原樣進行修復,墓碑按原樣刻上當時所有立碑人的名字。”

修復完成後,時任上海市委書記陳國棟、市長汪道涵都曾親臨墓地檢查。

由此可見,在宋慶齡公開表達了自己希望葬在父母身邊的遺願後,上上下下才對這件事重視起來,讓宋氏墓地得到了真正的修復。

如今,宋慶齡陵園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於想守護好父母長眠之處的宋慶齡來說,還有什麼比自己葬在父母身邊更好的保護呢?

對宋家來說,宋慶齡也許是一個叛逆的女兒,她早年離家出走嫁給孫中山,後來因為信仰不同與其他家人分道揚鑣,然而她依舊希望能為父母和親人做一些事情。

另外,宋慶齡對上海有著深厚的感情。她出生在上海,與孫中山婚後最安穩的那幾年是在上海,1949年前大部分時間也生活在上海。她不止一次跟身邊的人說起:

“到北京是工作,到上海才是回家”。

宋慶齡為什麼沒有與孫中山合葬?

圖:上海的孫中山、宋慶齡故居

鍾興寶曾說起宋慶齡陷入昏迷前的一件事,

“傍晚,首長忽然從床上坐起來,兩隻眼睛怔怔地望著我和金鳳說道:‘明朝阿拉就回上海了。’……見我倆不吭聲,首長還笑著對我們說:‘明朝阿拉回上海,我要退休了。’這番話,聽得我心酸落淚。”

這一天距離宋慶齡去世剛好半個月。上海一直是宋慶齡心底深切的眷戀,她最後葬在那裡其實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紫金山只為真正偉大的人服務”

有一種謠言,說宋慶齡不葬中山陵是因為她晚年與男秘書同居,因此內心有愧於孫中山。

事實上這類謠言她自己也曾聽說,並在給親朋好友的信中憤怒地反駁。據她母親那邊的親戚回憶:

“外界曾謠傳二姑與她秘書有不正當關係,父親就很婉轉地寫信告訴了二姑。二姑覆信中說,如果再有人這麼跟你說,你可以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

宋慶齡也曾在給多年的好友黎照寰的信中說:

“我知道總有人會誹謗我,甚至當著你的面。如果他們再這樣做的話,你可以摑他們耳光。”

除了陪伴與保護父母,宋慶齡沒有選擇葬中山陵,也跟她謙遜和低調的個性有關,張珏曾回憶:

“宋慶齡認為,孫中山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先行者,應該獨自葬在中山陵,永遠接受人們的瞻仰和懷念。”

宋慶齡自己也在給朋友的信中說:

“紫金山是隻為真正偉大的人服務的。”

就在這封信中,宋慶齡說自己將來要埋在父母和相伴大半生的李姐身邊,

“在那裡,朋友們會比在紫金山更容易找到我。”

字裡行間除了對孫中山一如既往的崇敬之情,還流露出內心深處不願意自己高高在上被人仰望的心思,這應該也是她更願意回到父母身邊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