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富錦市農業新作爲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袁小峰 近年來,黑龍江佳木斯市富錦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長三短”的全面論述,針對農業發展的“長”與“短”,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引導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激發了農業發展後勁,促進了農業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經營。近3年來,累計創造了6000餘個就業崗位,年拉動財政增收1億多元,實現助農增收2億多元的高質量發展。

揚長避短,積極引進工商資本。揚“耕地面積大、生態好、農產品品質優”之長,避“農強工弱、種強加弱、稻強米弱”之短。3年來,富錦市引進工商資本181億元,建設倉儲物流、糧食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畜禽養殖加工等億元以上項目10個,有效解決農業發展投入不足問題,農業產業化建設步入快車道。一是立足優質高效作物優勢引進工商資本。依託水稻、玉米兩大作物種植優勢,瞄準省內外水稻、玉米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定點招商、跟蹤招商,引進了擬投資80億元的象嶼集團200萬噸玉米深加工和投資65億元的萬里利達120萬噸玉米、40萬噸水稻深加工項目。二是立足特色經濟作物優勢引進工商資本。依託西甜瓜、馬鈴薯、毛蔥、大蒜等知名度較高的經濟作物種植優勢,瞄準具有一定科研與產品開發實力的工商資本,引進投資1.2億元的東大農產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西瓜汁生產項目、5000萬元的華科薯業,建成集種薯研發、繁育、營銷、儲存、加工於一體的馬鈴薯生產基地。三是立足生態規模養殖優勢引進工商資本。重新啟動建設了投資4.4億元的大錦農公司,建設5000萬隻肉雞生產加工項目,進行種雞孵化、肉雞飼養、屠宰及羽毛粉、血粉、熟食、飼料加工,配套建設萬噸有機肥生產車間,回收利用肉雞糞便生產有機複合肥,發展綠色有機水稻種植,進行品牌加工銷售,形成生態、循環的產業體系,有效延伸產業鏈、價值鏈。目前,規模化養殖小區存欄肉雞126萬隻,日屠宰2.6萬隻,生產飼料1.4萬噸,年產20萬噸生物有機肥廠9月末將建成投產。

揚長克短,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揚“富錦勞動力充裕、種植經驗豐富、規模化組織化程度高”之長,克“信貸服務、運營管理、技術服務、營銷市場等社會化綜合服務水平不高”之短。一是產前提供信貸、農資等服務。象嶼集團為水稻訂單種植戶每公頃提供1萬元貸款,貸款規模超過8000萬元,拓寬了融資渠道。金瑪集團為合作社提供價值300萬元的農資,降低了合作社運營成本;錦程菌業提供食用菌棒、大錦農提供雞雛,實現了統一品種、保證標準、降低成本。二是產中提供技術、管理等服務。通過舉辦培訓班、駐社指導、點對點跟蹤服務等形式,金瑪、象嶼、大錦農等工商資本主體運用現代企業管理經驗與模式,指導帶動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進行規範運營。金瑪集團按照歐盟標準,應用無農殘降解技術,提供技術生產規程,開展全程技術指導和統防統治服務。大錦農提供防疫、飼料配比、雞舍環境控制、雞糞收集處理等技術指導與綜合服務。錦程菌業對菌棒出菌、水溫控制、病蟲害防控、採摘時間節點預判、採摘後涼曬等方面進行技術指導。三是產後提供倉儲、加工、物流、營銷等服務。象嶼集團和萬里利達2個項目建設倉儲能力超過1200萬噸,日烘乾糧食能力近15萬噸,有效解決了周邊100公里半徑內農民儲糧難、賣糧難問題。引導工商資本把糧食加工項目建在糧倉裡,象嶼生化一期75萬噸玉米澱粉加工項目已達產;東大農產品科技公司建成國內先進的西瓜汁生產線,年加工西瓜20萬噸、生產西瓜汁15萬噸;華科薯業年加工馬鈴薯10萬噸,生產精製澱粉1.3萬噸、傳統粉製品3000噸。著力提升經開區食品產業園配套服務水平,與象嶼集團共同建設了5條輻射園區全部企業的鐵路專用線,近期年發運能力300萬噸,遠期年發運能力可達500萬噸。金瑪集團依託富錦“中國東北大米之鄉”標識,投資1億元打造“元態國米”品牌,在北京、大連、哈爾濱等地設立8個直銷店。

揚長補短,紮實推進三產融合發展。揚“農產品量大品優”之長,克“三次產業比重不合理”之短,加快一二三產融合。一是一產連二產。引導工商資本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訂單農業、合作農業,讓農民手掐訂單抓生產,銷路不用愁、收益有保障。今年,象嶼集團落實專品種玉米種植6萬畝、水稻9萬畝,金瑪集團落實水稻種植5萬畝,綠谷酒業落實酒用高粱種植1.2萬畝,全市共落實訂單面積100萬畝,佔全市耕地面積的18%。二是二產延鏈條。依託象嶼集團玉米精深加工項目,主動尋求與產業龍頭企業合作,實現以工商資本引工商資本,建設象嶼食品醫藥生化產業園,由象嶼集團生產澱粉和中間體,香港海資集團利用玉米浸泡水提煉植酸鈣,東北製藥等企業圍繞玉米澱粉進行深度開發向糖類、醇類、酸類等醫藥日化領域延伸。目前,投資3.9億元香港海資植酸鈣項目、投資3.75億元的東北製藥10.6萬噸山梨醇項目和投資14.5億元的國投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已開工建設。三是二產帶三產。金瑪集團依託東北水稻合作社建設了集“現代農業、數字農業、生態旅遊、科技示範”於一體的“稻海田園綜合體”,通過實驗示範、農事體驗,宣傳富錦的生態、黑土地、和優質農產品,帶動優質、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建設。象嶼集團爭取了國家糧食交易和物流中心項目,使全市糧食儲運能力達到2000萬噸,糧食年交易量佔全省總產量的30%,形成糧食倉儲、精深加工、批發交易、物流運輸、信息服務等五大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