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微信正在做著一種危險的東西!上癮的產品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你玩抖音了嗎?如果沒有的話,恭喜你,你已經成功步入油膩中年大叔的行列!最近有一條新聞,說一個女生因為玩抖音太沉迷,不小心錯過了高考,想必這個女生這輩子都會活在社交軟件,甚至是智能手機的陰影裡吧。小軍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為了要批判誰,而是通過這個現象來分析以抖音為代表的虛擬鴉片是如何侵蝕我們的大腦?讓我們一步步走上行為上癮之路的。

抖音微信正在做著一種危險的東西!上癮的產品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2010 年喬布斯曾對《紐約時報》說過,他從來不會讓自己的孩子使用 iPad。

微信、抖音、蘋果、Twitter、Facebook、王者榮耀等產品的創造者都知道自己正在做一種危險的東西。

沉迷其中,不是你沒有意志力,而是別人比你更努力!

你每天花多長時間在你的手機上呢?

美國有一個程序員凱文.霍爾什,他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家人,倍感自責,最後他發現技術是罪魁禍首,而他的智能手機是主犯,霍爾什想知道自己每天到底花了多長時間在智能手機上,於是他開發了一款APP叫“Moment", 專門用來追蹤手機的使用時長,他估計自己一天最多會拿起20次手機,可是最後通過APP的跟蹤發現他一天居然拿起了40次手機,每週使用手機的時長超過20個小時, 大部分人都低估了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長。

這款APP通過分析得出一個數據,用戶花在智能手機的平均使用時長是每天3小時,甚至有10%的用戶達到每天6小時以上。

抖音微信正在做著一種危險的東西!上癮的產品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這個數據說明了什麼?我們每個月有將近100個小時迷失在手機裡,玩遊戲,聊天,看新聞等等。如果擴大到一輩子,按目前的人均壽命來算,這個數字相當於11年。研究人員甚至創造出來一個詞叫”無手機恐懼症“,形容人們是如何害怕沒手機的心理狀態,我們的大腦正在被各種虛擬毒品(社交軟件、遊戲等等)侵蝕著,每一個產品設計者,遊戲開發者都在想方設法引誘用戶使用更長的時間,想辦法讓你離不開它,慢慢地上癮。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行為上癮呢?

相信你在朋友圈會經常看到這樣的評論:

“中了抖音的毒”、“刷抖音根本停不下來啊啊啊,一看錶竟然刷了三個多小時......”

“美女帥哥那麼多,看完一個還想看第二個,根本停不下來……”

你有沒有發現抖音的視頻播放完之後會自動播放下一個?還沒有退出鍵?

抖音微信正在做著一種危險的東西!上癮的產品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接下來小軍要通過一個著名的上癮實驗來告訴你,你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上癮之路的。

20世紀50年代,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兩位科研人員奧爾茲和米爾納進行了一項歷史上最著名的上癮實驗,他們在一隻老鼠的大腦植入一根小探針,放入一個籠子裡,籠子裡有一根金屬棒,只要按一次金屬棒,探針就會往大腦傳送一道電流,讓他們驚訝的是,老鼠非但沒有因為痛苦而遠離金屬棒,反而更加興奮地不斷按壓金屬棒,這隻老鼠在12個小時裡面壓了7000次金屬棒,甚至不肯停下來吃食物,最後老鼠力竭而死。按科研人員的理解,這種電擊只會造成痛苦,但是偏偏這隻老鼠不僅沒有害怕電擊,反而變本加厲。他們對老鼠的行為做了大量的思考和調查,逐漸認為老鼠可能是在享受電擊,基於這個假設,他們取出了植入老鼠大腦的小探針,發現探針因為老鼠的運動變得有點小彎曲,本來探針對準的是中腦,但是彎曲之後就接觸到了大腦的隔膜,就是因為這一點小彎曲,讓原本的痛苦感變成了愉悅感,科研人員把大腦的這部分成為“快感中樞”,隨後他們在各種不同的動物中做了相同的實驗,發現當這一部分受到刺激,都會產生快感。

幾年之後,另外一個神經學家在治療一位抑鬱症女士的時候,試著在她的“快感中樞”插入電擊,她突然咯咯笑了起來,問她為什麼笑,對方也無法解釋,她說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快樂,當拿掉電極之後,患者的笑容馬上就消失,又抑鬱了,更糟糕的是,這個女士知道了快樂的感覺了,她千方百計地想要再次植入探針。

行為上癮與其他上癮一樣,我們的大腦會發生三種變化:脫敏反應、敏化反應和腦前額葉功能退化。

抖音微信正在做著一種危險的東西!上癮的產品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快感中樞經過刺激後,大腦深處的多個位置會釋放一種化學物質叫“多巴胺”,這是一種可以讓人產生愉悅感的東西。大多數時候,大腦僅僅釋放少量的多巴胺,但是某些藥物還有一些上癮行為比如遊戲,可以讓多巴胺大量被釋放,轉化成愉悅感之後,就會期待下一次快感,但是每一次刺激都會讓大腦產生耐受性(即脫敏反應),產生的多巴胺和多巴胺受體會變少,所以需要不斷有更大的刺激才能產生更多的多巴胺(即敏化反應),而腦前額葉功能退化,將導致成癮者控制衝動和預知後果的能力減弱,讓人控制不住自己。這也就是為什麼毒品上癮之後會越吸越多,最終無法自拔。

瞭解了大腦的成癮機制之後,我們回到本文的主題:

那些引誘人上癮的產品是如何被設計出來的?

可能你會說,人們手機上癮的問題是因為缺乏意志力,事實上,是因為在產品的背後,有很多人在努力工作,目的就是“破壞你的自律”,行為上癮是可以被設計出來的。

對於上癮的定義是相對消極的,紐約大學心理學博士亞當 · 奧爾特認為:

只有當一種行為此刻帶來的獎勵最終因為其破壞性後果而抵消,才叫行為上癮。

也就是說,如果刷抖音可以給自己帶來某種愉悅感,而時間被它所佔用並沒有造成嚴重的後果,那還不算行為上癮。確切地說,抖音和微信這類產品的致癮性還不能跟毒品相提並論。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報道,有一些遊戲類產品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傾家蕩產買裝備,完全沉迷其中,這類行為上癮現象越來越多,而這類型的產品也正在越來越多地被開發出來。

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亞當.奧爾特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一個逐漸讓人上癮的體驗需要具備如下6個要素:

1. 誘人的目標

2. 積極的及時反饋

3. 毫不費力的進步

4. 逐漸升級的挑戰

5. 未完成的緊張感

6. 令人痴迷的社會互動

接下來,小軍為你逐一解釋:

1、誘人的目標

小軍把這一點解釋為: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目標,一個可以產生愉悅感的小獎勵。

就像這隻驢一樣,它當下要完成的目標並不是詩和遠方,而是吃到蘿蔔。

抖音微信正在做著一種危險的東西!上癮的產品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玩王者榮耀的人都知道,每一局遊戲都有個小目標,就是“摧毀”敵方的水晶塔,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成績的提升,你的段位等級會越來越高,從“青銅”到“最強王者”。如果沒有這麼多的小目標,讓你花上半年時間才能達到“最強王者”,我相信沒有人會堅持玩下去。

2、積極的即時反饋

上文提到的那個實驗當中,老鼠之所以會不斷按壓金屬棒,就是因為每一次都能得到愉悅感的即時反饋。你在微信朋友圈發了幾張圖片,或者在抖音上傳一條視頻之後,你等待的是什麼呢? 當然是點贊和評論啦!如果什麼事都沒發生,你是什麼心情呢?很失落吧。這就是即時反饋帶來的體驗,點贊越多帶給你的愉悅感就越大。

點贊也許是移動互聯網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抖音微信正在做著一種危險的東西!上癮的產品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想象你玩“王者榮耀”的時候,是不是要時刻關注你的回血,當下的戰況,殺了多少敵人。

抖音微信正在做著一種危險的東西!上癮的產品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即時反饋的核心就是要告訴你,你的每一個行為都在產生一個獎勵或者懲罰的結果,你正在一步步接近你要完成的目標,而最讓你無法自拔的感受應該是“差一點兒就贏了“!

3、毫不費力的進步

如果你每次玩遊戲都是一開始就被殺死,你還有興趣繼續玩下去嗎?一個產品的普及一定具有極低的使用門檻,當一個小朋友不用教都可以用手一劃解鎖iPhone的那一刻,他就走上了行為上癮之路。

抖音微信正在做著一種危險的東西!上癮的產品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還有那個曾經人氣爆棚的微信跳一跳,剛開始看到我身邊的朋友在玩這麼一個弱智遊戲的時候,你知道我有多鄙視嗎?抱著研究的心態,我也試了試,然後不知不覺我也成為那個所謂”弱智“的人,從剛開始只能跳幾格,到最後跳了幾百格,這種”差一點點“的進步真讓人無法自拔。

抖音微信正在做著一種危險的東西!上癮的產品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04

逐漸升級的挑戰

抖音總裁張楠有一次在分享中曾說過,

“抖音的產品設計中有個好玩的功能叫做 “挑戰”,就是在用運營的思路創意產品的功能和特效,完成功能的冷啟動。這個功能很多產品都有,有的叫話題,有的叫主題。其實就是讓大家以一個主題去表現自己。”

在抖音裡的“抖音小助手”,總是會經常推出官方的挑戰活動,參與人數的量級,從萬級到十萬都有,在挑戰中位列前茅的視頻,一般都能獲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點贊,以及眾多評論。

抖音微信正在做著一種危險的東西!上癮的產品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5、未完成的緊張感

我女兒很喜歡看電視,有一次她在看動畫片”小馬寶莉”,看到一半時想上洗手間,她寧願憋著也不想中斷劇情,直到最後實在忍不住了,她才按下“暫停”鍵,急速跑到洗手間,其實她一開始就可以這麼做的。

再想想你追過的電視劇,廢寢忘食的日子真令人難忘,不是你的意志力不好,是編劇們深諳此道啊!

人天生有“認知閉合“的需求,當有一個問題或懸念發生的時候,人們總是希望能快速找到答案。那些引誘我們上癮的產品,一開始就在不斷地“吊胃口”。

6、令人痴迷的社會互動

有一種女人叫“美圖女人”。如今哪一個女人敢於把一張沒有經過美顏處理的照片發到朋友圈?

我們為什麼需要美顏呢?其實我們在打造一個社會眼中的自己,人是一個社會性動物,不是單獨存在的,當你在朋友圈發一張照片的時候,你正期待著別人的點贊和評論,而你期待的更多是正面的評論,每個人或多或少在內心都期待著社會認同,10個贊和100個贊帶給你的興奮感是完全不一樣的。

Facebook 是較早使用點贊按鈕的社交應用,它的創始人之一 Sean Parker 曾經向公眾坦白,

“每當有人給你的照片點贊或評論的時候,你便會獲得一次「多巴胺」所帶來的滿足感。”

結語

這篇文章,小軍解釋了行為上癮的原理,以及如今的科技產品是如何設計這些讓人上癮的體驗和規則,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你完全避免這些科技產品,而是讓你從更大的視角去審視自身的行為,理解行為背後的原理,從而把上癮體驗控制在一個自己可以掌控的範圍內,甚至駕馭這些力量去做一些更有價值的事情。同時,對於創業者而言,學習這些原理和方法也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設計一個好的產品。在小軍看來,一個真正好的產品一定是用戶喜歡並且願意花時間在上面的,但是一個偉大的產品更應該是幫用戶變得更好,而不是變得更糟,抖音前段時間剛出了一個反沉迷系統用於提醒用戶的使用時間,這才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產品應有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