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多年的稻香村竟是「冒牌貨」?

投資界消息,近日“南北稻香村”商標之爭又引發了關注。10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法院判決裁定,北京稻香村停止在糕點包裝上使用“稻香村”字樣,並賠償蘇州稻香村經濟損失115萬元。

吃了多年的稻香村竟是“冒牌货”?

然而就在上個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判決公告指出,被告北京蘇稻公司、蘇州稻香村公司停止在“粽子、月餅、糕點”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商標,並賠償原告北京稻香村公司經濟損失3000萬元等。

網友紛紛成懵狀:“居然有2家,到底誰是我平時買的那個稻香村?”

北稻被判停止使用“稻香村”標識

南北都有稻香村,雙方各執一詞。有意思是的是北京、蘇州法院的判決也不同。

2018年2月,因北京稻香村生產的糕點類產品存在商標使用不規範等情況,蘇州稻香村將北京稻香村和蘇州工業園區申聯超市一併告上法庭。

原告蘇稻在訴訟中稱,蘇稻“享有具有極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稻香村’註冊商標權,原告系‘稻香村’歷史老字號的所有人和傳承人。第184905號‘稻香村DXC及圖’註冊商標於1982年4月提出申請,1983年7月獲准註冊,核定使用的商品為第30類‘餅乾’,第352997號‘稻香村DXC及圖’註冊商標於1988年5月申請,1989年6月核準註冊,核定使用的商品為第30類‘果子麵包、糕點’。2014年,該兩‘稻香村’註冊商標由保定稻香村新亞食品有限公司轉讓至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2015年,蘇稻公司通過吸收合併,獲得兩註冊商標”。

被告北稻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請求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請。北稻公司認為,原告的第352997號商標是1989年註冊的,北稻公司在糕點類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在蘇稻公司之前。“北稻公司是北京稻香村老字號的傳承者,其使用‘稻香村’的商標標識是對老字號的使用,使用‘稻香村’有合法的使用來源”。此外,被控侵權的商標標識與蘇稻公司的商標存在較大差異,長期各自使用,已經形成地域差異,不構成近似商標。

最終,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被告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停止侵犯原告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第352997號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即停止在其生產銷售的糕點商品包裝上使用“稻香村”文字標識。北京稻香村食品責任有限公司於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合計115萬元。

然而今年9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針對北京稻香村訴被告北京蘇稻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蘇州稻香村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一審宣判,其中要求北京蘇稻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蘇州稻香村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北京稻香村因侵害註冊商標專用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與訴訟支出合計3000萬元。

目前訴訟處於一審階段,相比較北稻似乎佔據更有利的地位,不知南北稻香村之爭何時了。

十年商標之爭

對很多北京人和北京遊客來講,稻香村就像爆肚、豆汁兒一樣,是北京食物的代表。但對於蘇州人來說,稻香村也是他們從小見到大的“老字號”。

熟不知,這個問題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和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已經爭論了十幾年,官司也已經打了好幾輪。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稻香村起源從1773年,距今已有245年,當時叫“蘇州稻香村茶食店”。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蘇州品食稻香村糕點後,讚歎為“食中雋品,美味不可多得”並御題匾額,名揚天下。 稻香村在產品上堅持“工匠精神”,傳統手工技藝都是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代代相傳。從創始至今已經傳承至第六代。

北京稻香村始建於1895年(清光緒21年),位於前門外觀音寺,南店北開,前店後廠,很有特色,(時稱“稻香村南貨店”),是京城生產經營南味食品的第一家。

由於戰亂在1926年被迫關閉,直到1984 年年初才在政府的支持下才重新開張,成立了北京稻香村公司。並於1994年組建成立北京稻香村食品集團。至2005年,企業正式更名為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1993年,北京稻香村被認定為“中華老字號”,2014年,“稻香村”文字商標被商標局認定為馳名商標。

北稻深耕北京,蘇稻深耕於南方,一直以來雙方平靜相處。轉折點或者說導火索是,蘇稻與保定稻香村合併。

雖然早有北稻和蘇稻,但最先註冊申請稻香村品牌的,竟然是保定稻香村。

據記載,“保定稻香村”始於1917年。開創人曹洪波是河北人,曾在“北京稻香村”學徒,後到保定創業。1983年,保定稻香村食品廠成為“稻香村”糕點類產品商標的合法擁有者。

1994年,保定稻香村食品廠發展遇到困境,保定稻香村食品廠與保定食品總廠合併,成立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商標也移轉到這家公司。

2002年,保定稻香村走到破產的邊緣。通過中間人的介紹,當年10月,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與北京新亞食品技術開發公司組建“保定稻香村新亞食品有限公司”。在“設立公司協議書”中約定將“稻香村”商標無償轉讓給合營公司。

2013年11月,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申請破產。2014年,保稻新亞公司與蘇州稻香村公司簽訂商標轉讓協議,將“稻香村”商標以55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後者。

2006年,蘇州稻香村申請在餅乾、麵包、糕點等商品上,註冊手寫體的“稻香村”商標。因與北京稻香村1997年註冊的手寫體商標類似,北稻提出異議。2013年4月2日,國家商評委作出裁定,對蘇稻的扇形“稻香村”商標不予核准註冊。

2008年,北京蘇稻食品公司在北京成立,蘇稻開始拓展北京市場。2010年,北稻公司則開始申請註冊“北京稻香村”商標,並在2015年註冊成功。於是就開始了一次次的訴訟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