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郝婆和她的小三輪車

郝婆,是她本人姓郝?還是她是一個姓郝的男人的老婆?這些情況無人得知,反正這個家屬院裡的男女老少都叫她郝婆。

郝婆在這個院子裡屬於邊緣人物,一是她沒有正式的住所,她住的那個小屋是在自行車棚旁邊搭建的一個小磚房,原本是讓看自行車的人住的;只是現在騎自行車的人少了,這兩年又興起共享單車,單位覺得僱個人看車不划算,這個小屋就空了。郝婆住了進來,順便幫助看看車,一舉兩得。二是郝婆沒有正式工作,她每天的工作就是騎著一輛破舊的小型三輪車,到院子裡各個垃圾箱裡撿塑料瓶或者各種大小紙盒。別看這個活兒挺不衛生,可是郝婆全靠賣破爛的錢把自己養活。當然,有時也能為小區的居民幫個大忙。聽說,院子裡陳奶奶的小孫孫手閒,把陳奶奶的一個戒指扔到垃圾桶裡,等大人弄清情況時,垃圾已經倒了。陳奶奶一家跑到垃圾棚裡,用棍子撥拉了一會兒,都受不了那個環境氣味,只好捨棄金戒指了。郝婆看到後,自己悄悄地蹲在垃圾棚裡翻騰了一上午,還真把金戒指找到了。高興的陳奶奶逢人就誇郝婆。

家屬院不大,就十幾棟樓,郝婆蹬著小三輪車,早上一趟下午一趟,收穫並不多。但郝婆卻人忙車也忙。我們所在的城市屬於西部地區,人的性格和地域特徵很像,粗獷豪放。南方人買東西很精細,每天吃新鮮的,夠吃就行。西北人不一樣,夏天買西瓜喜歡用麻袋裝,一次買上十幾個,一個瓜只切中間一刀,一人半個瓜用勺掏著吃。冬天買大白菜、土豆,也是一次十幾棵或者半編織袋。每遇到這種情況,郝婆都會主動幫著鄰居到蔬菜批發市場去買,空車前往滿載而歸。鄰居也會送上一棵白菜幾個土豆,但郝婆都會婉言謝絕。她說自己一個老太婆,吃不了多少飯菜。久而久之,小區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家裡倒垃圾時總會把可以回收的東西撿出來,主動放在郝婆的那個破舊的三輪車裡。

郝婆現在己經不撿垃圾了。社區為她申請了低保,一個月會有千兒八百的救助金,足夠她生活了。但郝婆卻沒有失業,她仍然騎著那輛破舊的三輪車在小區轉悠,遇到誰家買米買油,她會立即上前接過來,一直送到樓門口。郝婆還找到新的“職業”:每月定時為小區的幾家孤寡老人去超市購物,而且樂此不彼。郝婆還是老規矩:免費服務。
「原創」郝婆和她的小三輪車​郝婆,小院有你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