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高樓叢中一小院

都說房價像芝麻,開起花來節節高。我們這座西北省會城市房價雖然不敢與北上廣相比,但也是“萬”字起價,要說“寸土寸金”似乎也不算太誇張。所以家住一樓的業主們,都會把歸自己所有的窗前屋後的那一點小小地盤充分利用起來。我們小區多是老樓房,樓距不大,一樓的住房都在劃定的範圍內圍起了圍牆,有聰明者更是把一樓小院安上門窗,無形中家裡就多了一間小房。

吳奶奶家也住一樓。她家小院也有圍牆,別人家的圍牆越壘越高,吳奶奶家圍牆越拆越低,只剩矮矮的一截了;小院沒有門,屬於半開放式。凡是走過路過,院中之景一目瞭然:院中角落種了一棵葡萄樹,樹上的葡萄像紫色的瑪瑙掛滿了架;還有兩棵牽牛花、一株小看瓜,相互纏繞著向二樓爬。低矮的院牆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花盆,有菜也有花:指甲草小菊花、紅綠辣椒小黃瓜,香菜長得綠油油,小蔥性急往高拔……不大的小院,生機盎然,奼紫嫣紅。吸引著大人孩子不由自主地到小院參觀。

吳奶奶老兩口見來的人多了,索性在小院內外擺放了幾張小凳,見有人來就主動打招呼讓人家坐坐。再後來索性又安置了個小桌,擺一套茶具,衝一壺濃茶。老人來了閒聊拉呱,孩子來了糖果分發;給女孩摘一把指甲草,給男孩摘幾個小葡萄,男人來了獻上茶,女人來了給蔥芽……反正小區綠地少,院子裡的人一有閒功夫就往吳奶奶家的小院跑。大人說,孩子笑,小小院子真熱鬧!

吳奶奶老倆口都快八十了,兒女都成家立業,逢年過節也會回來看看。只是平時,兩位老人有些孤單,外出旅遊也走不動了,只能常年呆在家裡,大眼對小眼,無多少話可談。於是,老倆口商議了一下,決定改變生活方式,拆除圍牆,騰出空間,種菜種花,把自家小院搞成小區的小花園,讓大家也有個交流活動的小場所。老倆口說幹就幹,花錢僱工把個三十多平米的小院拆了牆,鋪了地,買了菜籽,種下葡萄。備了好茶和糖果。看來效果真不錯,和諧了鄰里關係,自己更覺得快活!

文章寫到這裡,忽然想起筆者在報社工作時曾經編髮的一篇從蘭州遷居的北京的一位女詩人匡文留寫的散文《小院不在》,詩人在文中感嘆到高樓叢立中的鄰里之冷漠。但我今天想說,衝破那怕一點點“圍牆”,鄰里之間的交流和諧立刻就多了許多。

歡迎到吳奶奶家的小院坐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