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老人與麻雀

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是篇小說,文子心語的這篇《老人與麻雀》卻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李老師是醫學院的教授,退休後我們常在一起晨練,打太極拳,玩扇舞劍,相處的甚是和諧快樂。

幾天前,我到醫學院的商鋪買菜,碰到前去買小米的李老師。我以為她買小米是為了養生喝雜糧粥,她卻說買小米是為了喂麻雀。我一臉困惑。她講了一個關於麻雀的故事。

李老師家住六樓,陽臺外搭起一塊養花的木板。一次偶然,她澆花時灑在木板上一些淘米水,也殘留了少許小米粒。對此本無在意的她,偶一回頭,竟看到一隻麻雀落在木板上,很認真地在啄那幾粒小米。李老師動了惻隱之心,第二天晨練回家,有意地在木板上拋灑了一些小米。不一會兒,真有麻雀飛來,在木板上啄米。從此以後,李老師每天都會在木板上拋灑些小米、饅頭渣、剩飯粒,而且越放越多,因為前來啄食的麻雀越來越多。李老師索性搬走花盆,把喂麻雀當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必做之事。家裡的剩米飯,剩饅頭有限,有時需要專程買些小米來喂麻雀。

有一次,李老師有事回家晚了,錯過了以往喂麻雀的時間。她匆匆在木板上灑了小米,卻不見有麻雀來。她有點著急,也有點自責。那心情想必是如同尋找由於疏忽而走丟的孩子一樣……正當李老師失落之極時,有隻麻雀落在木板。奇怪的是,這隻麻雀並沒啄食小米,而是又飛走了。這是為什麼?李老師見狀百思不得其解。忽然,有好幾只麻雀一起飛來,它們在木板上自由走動,歡快的啄食小米,邊食邊叫。那嘰嘰喳喳的叫聲和啄食時敲打木板的聲音揉和在一起,奏起了一支歡樂的啄食曲。

看到這一切,李老師突然明白了,前面那幾只麻雀是來探明情況,發現小米,沒有獨食,而是喚來同伴,共享美餐…… 

聽了這個和麻雀有關的故事,心裡還真有點想法。先說喂麻雀的人。我以為,一個人對小小的麻雀尚且有如此愛憐之心,對人也絕對差不了。嗯,這是個值得信賴和交往之人。其實你我身邊不乏這些充滿愛心的人。不是有句話說的好:如果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這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春天!

再說說被喂的麻雀。曾被視為“四害”之一的麻雀,在飛禽中體積小數量多,談不上稀有;沒有什麼觀賞價值,給人類所能提供的貢獻也許不大,充其量不過是飛禽中最不起眼的邊緣小小鳥。然而卻具備著團結,互愛的集體作為。其實,在人們視為“低級”的動物中,這種互愛,團結的作為有很多。比如,南飛的大雁,遷移的象群……對動物不甚瞭解的我,相信動物大多具有這種特性。作為"高級動物的人們,是否更應具有,互幫互愛的品質和精神。給人玫瑰,手中留香!
「原創」老人與麻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