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別在現在想當年一一人變,情能如初?

追問夕陽:

侍候老人近十載,床前不見兒女來。

近日頻頻來滋事,胡攪蠻纏暗使壞。

雖有遺書手中握,身單力薄實無奈。

素材回放:

柳阿姨是邱爺爺家的保姆。她先是送走了臥床多年的邱爺爺的老伴,邱爺爺不幸中風半癱,一躺又是幾年。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邱爺爺的五個兒女很少露面。邱爺爺為感謝柳阿姨多年來對老伴和自己的精心照料,承諾自己百年之後把現住的這套三十幾平米老房子贈予柳阿姨,並立有遺書一份。可是近日邱爺爺的幾個子女輪番到家裡來鬧,並把柳阿姨的東西全部扔了出去……

文子心語:

真的很為柳阿姨擔憂。

這種事例在當今還真不算稀罕事。我的身邊就有兩例。

一個是文子的小學同學夏倩,下山下鄉時她嫁給了當地一位根紅苗正的鄉幹部的兒子。三年前,她的丈夫病逝,子女也各自成家立業。孤寡一人夏倩回到這片有著她青少年歡樂和回憶的故土。經同學介紹,夏倩認識了現在的老伴老周。老周退休前是個工程師,南方人,性格好又會燒菜,夏倩似乎又找到人生的第二春。誰知五一剛過,夏倩找到我,話沒開口早已淚流滿面。原來,老周的孫子到家來鬧事,非逼著老周離了婚。原來,老周現在住的房子可能要拆遷,老周的孫子怕爺爺萬一病逝,一口肥肉落在外人口中。

還有一個是鄰居高爺爺。高爺爺80多了,前幾年手術後腰間掛著個尿袋子。老人住三樓的小套房,生活很不方便,雖然有二個兒女,但一個在國外一個在沿海,多年都不回來一次。幸虧有位遠親桂姨侍候著,高爺爺才能吃飽穿暖,出門有桂姨跟前跑後。後來在親戚和鄰居的見證下,高爺爺應允自己百年之後住房屬於桂姨使用,桂姨去世後子女才可賣房。高爺爺活到快九十歲才走的,生前沒受什麼罪,鄰居都說多虧桂姨的精心照料。高爺爺頭七剛過,他的兩個兒女就向桂姨攤牌:給她6600元養老費,也算圖個吉利。高爺爺的房子準備在他們離開之前賣掉,因為他們距離家鄉太遠,以後很難再回來了。桂姨二話沒說,收拾好自己的衣物,頭也不回地走了。

上述的兩位女性都屬弱者。沒有抗爭,只能服從。讓人無語和不平。

前幾日在頭條看到一則消息:一位張女士在一老人家當保姆,久而久之老爺子對張女士有了精神和生活上的依賴,兩人便領了結婚證。老爺子人雖然年紀大了但頭腦很清醒,他先給張女士寫了遺產贈予書,又錄了光盤留在自己親妹手中。因為他太瞭解自己的四個兒女,生前誰都不露面,死後肯定爭房產。果然不出老爺子所料,老爺子的四個兒女在父親走後將張女士掃地出門。五十多歲張女士拿著手中的遺產贈予書將老爺子的四個子女告上法庭……

寫到這裡,文子心語突然想起一部電視劇《新結婚時代》,裡面的那個大學教授在妻子去世後,也和保姆結了婚。劇中的兩個子女不但支持老爺子的做法,並當場表態,父親的房子歸繼母所有。結局雖然皆大歡喜,但畢竟是電視劇。為什麼生活中的子女不能像他們那樣通情達理?金錢固然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但親情、人情是否也應有一席之地?

柳阿姨,文子心語雖然很同情你,但一時半會兒也不知怎麼幫助你。但頭條的讀者都是熱心之人,相信他們看到這篇文章之後,一定會給你很多的安慰和出更好的主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