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評論」中國父母想要高質量教育又不想花錢花時間

站在這位職場媽媽的角度,她的確很糾結,一方面,她要獨立的社會地位,不願做全職媽媽,另一方面,她重視教育,也希望自己的女兒得到最好的教育。

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肯犧牲自己的時間,不願意孩子受到不好的待遇,也不肯花銀子送好的培訓班、託管班。

這樣的狀況在我看來是患得患失的,自古就有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也有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舍的民間智慧。為什麼一放在教育上大家都猶猶豫豫,前怕虎後怕狼了?

教改之前,大家就在罵:孩子沒有快樂的童年,孩子需要從課堂解放,中國的教育體制太落後……教改後,大家也罵:家長任務太重了,放學那麼早孩子誰來管,這是要逼父母辭職……這樣喋喋不休,我估計負責教改的專家們聽到也是醉了。

「上文评论」中国父母想要高质量教育又不想花钱花时间

放學早

全世界都一樣

幾乎大部分國家小學生放學的時間都比較早(各地區稍有不同),這有一份表,大家可以對比一下:

英國:8:40 - 15:30 當地時間,下同

美國:7:45 - 14:50

日本:8:00 - 13:30或14:30

澳大利亞:8:00 - 15:00

加拿大:9:00 - 15:00,低年級放學時間更早,一般是下午13:30

面對這個“世界性問題”,媽媽們也是各顯神通,我認識一位美國媽媽,也是職業女性,還是3個孩子的母親,有孩子後便重新調整了自己的工作時間,早上5點半就開始上班,下午2點半下班接孩子,每天的時間安排都得用紙記下來,每件事精確到10分鐘以內,每週還要專門安排一次到孩子學校和他們共進午餐。

當然,也不是每位家長都能這樣“折騰”自己的,不少美國家長會把孩子放在after-school care,也就是託管班,下班後再去接孩子。

更有為數不少的全職媽媽,忙碌於孩子參加的各種興趣活動或趕場Party中。

「上文评论」中国父母想要高质量教育又不想花钱花时间

學校活動

搶著去

這位抱怨教改的媽媽在文中描寫了一個情節,

“女兒對我說:‘你能不能到學校來給我們班指導一下唱歌?’我說不行。之後我瞭解到女兒班裡的合唱確實是一個家長幫忙編排的,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班裡的一臺聯歡會也是幾個家長幫助組織的。每次有類似活動,女兒都會在我耳邊嘮叨,希望我也能去學校幫忙。”

這位媽媽對這樣的狀態特別反感,她說,“班裡的活動就應該讓班裡的孩子們完成,做成什麼樣子都是他們的人生歷練,是他們寶貴的回憶。”

這種說法沒有錯,但加入父母的幫忙,把節目做得更精彩,更重要的,在觀察父母的過程中,孩子也漸漸學會了怎樣才能做得更精彩,不更是一件好事嗎?

不少人羨慕美國孩子小學幾年級就開始做調查,寫論文,但孩子不是天生就會這些的,還不是老師佈置任務下來,家長帶去圖書館陪同查資料,一起商量、做計劃。

在美國,學校活動幾乎都是家長志願者折騰的,班級的很多活動,是媽媽在組織;學校的球隊教練,是爸爸在負責;童子軍活動,更是爸媽一起上。

逃逃學校有個活動,叫Watch DOG(daddy of good students),就是鼓勵爸爸志願去學校待一整天,到各個年級走動走動,再幫老師做一些教學活動。

要知道,爸爸們一般都是很忙的,但為了響應學校號召,他們願意向公司申請一天的年假。

逃逃爸爸就參加過一次,據說一大早就到全校電視廣播自我介紹,然後到各個年級輪串,一直忙到放學,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其實,美國早就形成了學校、社區、家長、孩子一體的思維,大家不會斤斤計較教育的責任到底該誰全部承擔,而是主動配合學校做能做的一切,包括社區的老爺爺老奶奶。

在這個過程中,重點不是“幫”孩子做什麼,而是真正走進他們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一起合作完成任務,並在其中教他們做事做人的道理。

當然,說到這,有人也許要說了,美帝工資高,丈夫的工資足以支撐一個家庭的開銷,而我們辦不到,如果只靠老公,還完房貸車貸就所剩無幾了……

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普通的美國老百姓也並沒那麼富裕,別看他們房子便宜,但有房產稅,相當於長租,比如20多萬美元的房子,夠便宜吧,但每個月還得交幾百塊的房產稅,還有保險,獨棟的房子裡裡外外都得維護,我們家一年光是請人來打蟲都得花好幾百美元(不打蟲怕房子被白蟻吃掉),割草也是二三十美元一次,開支大加上美帝人民一般沒什麼積蓄,所以也會很擔心失業,總之,都不容易。

但是,願意花時間在孩子身上像是大多數美國人的傳統,而且很多家庭都不止一個孩子,儘管再忙,他們也會盡量調整自己的時間,留更多時間陪孩子。

甚至有時讓我覺得他們陪得有點太拼了,前不久聽說有位爸爸為了培養孩子打高爾夫,特意把孩子從學校弄出來在家自己教-homeschool,讓孩子有更加靈活的訓練時間。

相比之下,感覺有些中國家長們的表現有點患得患失,甚至有點“貪”了,一邊要高質量的教育,一邊又捨不得花時間和精力甚至金錢。

冰心有句老話,“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事實上,我們經常感嘆美國孩子的自信,領導力,創新力……但這些能力並不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美國家長們用大量的時間去陪孩子,去策劃各種活動,去當球隊教練,去當童子軍做leader,其本身就是個leadership的榜樣。

而這些都會換來回報,因為這就是最好的言傳身教。

「上文评论」中国父母想要高质量教育又不想花钱花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