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工匠」「開路先鋒」賴康羊

7月11日,在廣西河百(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項目工地,湖南交水建集團交通國合公司機械操作手賴康羊操作挖掘機開挖路基,龐大的挖掘機在他的“指揮”下,將一個小山坡變成了路基。

駕駛挖掘機揮舞鐵臂當“開路先鋒”,43歲的賴康羊自1995年參加工作以來就一直“披荊斬棘”,挖山坡、填溝壑,只為道路能延伸到遠方。

挖土——旋轉——把土裝載到土方車上。完成一套動作,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笨重的挖掘機在他的操縱下變得靈巧自如,動作嫻熟。有何訣竅?賴康羊的答案是:“熟能生巧,人機合一。”

1995年,20歲出頭的賴康羊來到湖南路橋集團,身高一米八的他,被挖掘機那種開山挖路的硬漢功能深深吸引了。那時,挖掘機還沒有大量運用,在一些偏遠地區開挖路基的時候,大家對挖掘機很好奇。“好多人跑來看稀奇,就跟看明星一樣。”

“那時就是想學一門手藝。”賴康羊對開挖掘機很有興趣,便向老師傅學習技術。“挖掘機主要靠兩個手柄控制,看起來容易,操縱起來卻不簡單,每個手柄有4個動作,剛開始時,手忙腳亂,經常出錯。”

師傅告訴他,要想成為一個出色的挖掘機操作手,沒有捷徑,唯有勤學苦練。

每天天一亮,賴康羊就爬上挖掘機,在一平方米左右的駕駛室裡摸索、練技術,揮舞鐵臂,重複開挖、回填工作,“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幾乎都在挖機上,一天至少10個小時。”

“開挖掘機是一個很孤獨、枯燥的職業,整天坐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沒有人交流。”還要一直忍受機器的轟鳴聲,這是對耐心的極大考驗,賴康羊說,“那時沒有空調,冬天冷、夏天熱,特別是夏天,挖掘機在太陽暴曬下,駕駛室像個蒸籠,幾個小時下來,全身汗溼,像從水裡撈出來一樣。”

憑藉吃得苦和認真鑽研的精神,賴康羊練就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事,慢慢地與挖掘機達到了“人機合一”的境界,從一名挖掘機操作新手一躍成為操作能手。

作為“開路先鋒”,除了辛苦,危險也是無處不在,開山塌方、滾石經常遇見,稍不留心,就會機毀人亡。

1998年夏天,賴康羊奉命到洞庭湖防汛抗洪,當時大雨傾盆而下,洞庭湖水位陡漲,漫過加固了的堤壩,隨時有決堤的危險。賴康羊他們的任務是要為堤防重修一條便道,由於路基是沙土性質,防水能力較弱,既要與時間賽跑,又要時刻提防潰壩,賴康羊駕駛挖掘機和幾輛運輸車同時展開作業,經過近20小時的奮力搶戰,一條長約500米寬約6米的便道終於修通了。

問他有沒有感到後怕時,他坦率地承認:“肯定有一點,當時我打開了挖掘機的所有窗戶,時刻準備從窗戶裡逃生。”

開挖掘機單調、辛苦,但這份工作能給賴康羊帶來自豪感,“每一個工程,開始進場的都是開挖掘機的人,我們是工程項目的‘開路先鋒’,之後看到一條條道路變得寬敞平坦,心裡還是很自豪,因為那裡面有我們挖掘機手的一份功勞。”

賴康羊先後參加了湖南長潭高速、長益高速、益常高速、耒宜高速、衡棗高速、懷新高速、常吉高速的施工建設,見證了湖南高速公路的不斷延伸。

2010年12月,賴康羊參加全省高速公路系統挖掘機手操作技能比武勞動競賽,他按比賽規則操縱挖掘機在15分鐘內完成跨越障礙、快速裝卸、精準挖掘等3個項目內容,以“快(比賽用時)、穩(失誤次數)、準(完成質量)”的優異表現獲得第一名。

2012年,賴康羊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還先後榮獲湖南省技術能手、交通運輸部授予的“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今年6月,賴康羊當選為湖南省直工會副主席(兼職)、省工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代表。

儘管公司幾次希望他去從事更輕鬆的項目管理工作,但都被賴康羊拒絕。

“不管大小項目,都離不開挖掘機做開挖、回填這樣的基礎性工作,一批優秀的挖掘機手是項目進度的保障,但現在年輕人學這個的越來越少。”賴康羊說,他最大的願望是為公司培養更多出色的挖掘機手,做好“開路先鋒”,為工程建設打好“頭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