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業餘時間,快速提升自己?

如何用好業餘時間,快速提升自己?

作者 | 藝林小宇

來源 | 插坐學院

職場是個靠實力說話的地方,你的能力越強,則越不容易被淘汰,反之則容易被大時代所拋棄。因此,這種焦慮實際是來自對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也是自己的缺陷之一。

我們都知道,你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你沒有把握完成,這時你就會找藉口逃避或者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會膽怯。

我們為什麼會在演講時會緊張,其實大部分就是源自自己的不自信,而這個不自信一方面是由於自己準備不足,另一方面就是自己沒有演講過,也就是實力不夠,因此我們會緊張。

現代職場的腳步越來越快,很多剛進入職場的新人從學校剛畢業出來,根本無法適應這種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所以現在很多人也開始抱怨說自己除了每天工作,可利用的業餘時間就更少,更不用談去學習充實自己了。

但我認為說出這些話的人不是對生活比較沒有抱負,就是自己本身較為懶惰,不肯擠出時間來去學習提升,寧願把這些時間花在刷微博朋友圈或者追劇。

那是否就沒有可挽留的空間呢?答案顯然就是否定的,要不然現在互聯網社會就不會出現所謂的大咖大牛這些人了。像彭小六這些 IT 人士,他們上班一樣很忙,為什麼他們就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去提升自己,甚至還可以成為知識管理領域的大牛呢?無非靠的就是自己的一點一滴的付出。

倘若你想更快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如何充分的利用好你自己的業餘時間。

如何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業餘時間?

首先,你試著計算一下你每天大概有多少時間是閒暇的,除去正常的工作時間(加班除外)、睡眠時間和上下班路上的時間、吃飯時間等等;計算出結果之後,看一下每天有多少時間是屬於業餘時間,這些時間都是分佈在那些時間段。

其次,你可以試著把業餘時間做一個歸類,哪些是碎片的時間,哪些是連成片的時間。比如:晚上睡覺前兩三個小時肯定是整塊的時間,當然也有很多時間是碎片化的時間,再想想這些時間那些是可利用的,哪些是可以鏈接在一起使用的。

最後,你再想一下,你過去每天的業餘時間都在幹什麼?哪些是有意義的,哪些是沒有意義的,直接浪費掉的,能否有改善的空間,哪些時間是可以結餘下來的?

1. 關於住房。你是否可以住到離公司更近的地方(如果已成家立業買房子了,當哥沒說),而不是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了上下班的路上;

2. 關於吃飯。你是否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吃飯上面,正常來說如果你是單身,我覺得大部分時間可以找一個乾淨的餐館解決(當然,如果你是廚子或者未來想以燒飯為生另當別論)。

3. 能用電話解決的問題儘量不要發微信發信息;

4. 能一句話說清楚的事情,不要用兩句話;

5. 不必要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無用的人際應酬上。能不見面就可以解決的事情,最好不要見面,人生苦短,城市太擁堵,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人和事身上。

6. 當你認識到你自己的時間真的很貴的時候,我想你已經成長了;

7. 要改變自己,先把時間當作朋友。

所以,人這一生最寶貴的就是時間,有句話說:“時間就是金錢,浪費時間就是浪費你的生命”,我覺得這麼說一點都不過分,事實也是如此,有錢的人拿錢買時間,沒錢的人拿時間買錢就是這個道理。

(例如:高智商的人花錢買時間參加學習、提升自己,博取更大的回報,而普通人花大量的時間在賺辛苦錢,業餘時間在刷著朋友圈,聊著 QQ ,做一些無意義的事情,雖然話粗,但事實就是如此)。

提升什麼?

1. 個人健康。個人健康不是當你生病的時候,你才想著去健身什麼的,而是把健身當成你生活的習慣,哪怕每天花 30 分鐘,不管是早晨還是在晚上,還是在工作時間,只要你想,我想沒有什麼可以做不到的。

你要記住,對於大部分普通人而言,生病是生不起的,特別是大病更是如此,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乘著年輕開始奔跑吧。

2. 與工作有關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比如你是在互聯網行業做運營的,你就應該花時間去學習與產品運營相關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學習與互聯網行業有關知識、與運營工作有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3. 積累你未來的知識存量。也許那天你頭腦一熱,我想創業了怎麼辦?我想自己做一點事情怎麼辦?那就趁早儲備吧。

不管你未來要不要創業,要不要自己做一點事情,也許你現在並不知道,但是提前投入、提前儲備你的知識存量,不管你未來到底用不用得到,通過學習不僅可以開拓你的視野,還可以提高你的思維和認知,真的到了那天也有用武之地,而不是趕鴨子上架。

4. 個人愛好。興趣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最好的老師。你會發現越是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起來會更有樂趣,更願意更想做好它。

所以,應多花一點時間學習和提升一下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比如琴棋書畫、舞蹈、音樂、寫作……

也許會很多,只要你喜歡你就得付諸行動,特別是當你有了孩子,如果你什麼擅長的愛好都沒有,那是多麼無趣的事情。

5. 公共的基本技能。這些東西就像吃喝拉撒睡一樣,不管你做什麼都需要用到的,比如:學習能力、情商、辦公軟件、溝通技巧、思維模式、創新能力、計劃能力、組織能力等等。

如何提升

簡單來說,我把它歸納為十二個字:“不斷思考、不斷學習、不斷實踐”

思考的這個話題很大,但是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

1. 凡事多思考“為什麼”。思考這東西說簡單也簡單,說很難真的很難。我一向都是化繁為簡,思考多了,把所思考的問題連成一片,你會發現你不僅知道問題的癥結,還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 思考不僅僅是停留在當下的苟且,還要用戰略的眼光去思考未來的詩和遠景。我遇到一個人力資源主管小李,本科畢業五年了,之前五年一直在服裝品牌公司工作,上一家工作的企業是我的客戶。

兩個月前這小子突然之間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現在又有一個知名的快時尚男女裝零售企業讓他去工作,面試通過了,他也認為機會非常不錯,他考慮的原因是:“這個公司很不錯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平臺),而且遇到了一個很專業很有高度的上級(領導),而且是屬於自己熟悉的行業(熟悉)”。

糾結的原因是:“目前公司是雙休,而且薪資和哪家公司給的差不多,而那家公司是單休”,因此,思考了半個月還沒有做決定,現在來問我該怎麼辦?我告訴他:“我並不知道你有沒有做深度的思考,個人覺得你所謂的糾結其實只是現象,而本質還是要結合你未來的規劃。

比如三五年做一個綜合的評估和思考,再做決定,畢竟你之前一直是在零售、服裝行業,也算是有比較深入的沉澱了,現在跨入一個全新的行業,

需要時間來熟悉、沉澱和積累這個行業的知識和人脈關係和資源。

拋除 HR 專業知識和技能,其他對應的東西相當於從零開始起步,這對於你而言還是需要深入考慮的問題,而不是為了眼前的苟且,僅僅考慮眼下休息和薪資,還要綜合考慮之前的積累及未來的詩與願景。”

3. 及時將思考的結果轉換和輸出。思考的目的就是為了輸出,比如你是一個產品經理,有了好的 idea(想法),不是捏著藏著,而是用思維導圖勾畫出來,加以驗證和推理,是否科學合理可實行,一旦驗證 OK ,就得及時輸出,特別是活在當下的年代,有想法不去及時實踐,也是廢物。

如何用好業餘時間,快速提升自己?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通過不斷的學習,一方面可以積累豐富的理論知識,還可以將理論與實操結合起來,用理論來有效的指導實踐,用實踐來驗證理論的過程。

如何學習,方法有三:

1. 跟高手學習。當今,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跟高人學習,所有的成功人士,起初都是從偷學他人和請教高手開始的,在與高人溝通的時候,你會不斷的思考、吸取、總結和應用,這也是最為有效的學習方法。

2. 讀書。讀書不是讓你傻傻的去死讀,而是要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去閱讀,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去讀書,你要提升什麼,就去讀什麼,讀完之後需要思考,汲取書中對你有價值的內容,而且要站在與作者同頻的位置去閱讀,這樣的閱讀會使你的收穫更大。

3. 刻意練習。僅有目的的訓練還不夠,還要進一步用刻意練習來訓練。刻意練習也是“有目的訓練”中的一種,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個健身愛好者,你希望把胸部的腹肌訓練出來,那就得通過帶有目的和方法的刻意練習才能將胸部腹肌訓練出來。

不管是請教高手,還是讀書,最重要的是堅持,堅持,再堅持。

任何的思考和學習,最後都要付諸於實踐,只有實踐才能證明你過往的所思所學,所以我們在不斷思考和不斷學習的同時,更加重要的就是不斷及時的實踐。那到底做什麼才好?

1. 做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簡單說就是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最有價值的學習上,同時丟棄那些低價值的事情。

2. 專注。也許我們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畢竟我們的時間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何不嘗試專注於自己擅長或者未來長期要做的事情上。

如何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業餘時間來提升自己的方法,也許這樣的方法有很多,沒有好與壞,最為關鍵的是要學以致用,如果你按照以上的方法堅持一個月、兩個月……時間長了就會變成一種習慣,一旦養成習慣,就會驅使著你去行動,變成“自動自發、內在的”的自我驅動。

本文作者藝林小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