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評丨每年10萬人從醫少麼?醫學生培養別再盯著「量」

深评丨每年10万人从医少么?医学生培养别再盯着“量”

近日,一則新聞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標題令人“沉重”:“60萬醫學生僅10萬從醫,年輕人為何不願穿白大褂”?60萬醫學生,居然有50萬人不願意從事醫學專業,文章的結論是,醫學生之所以放棄醫學專業,是因為就醫環境差,醫生工作量大,醫生待遇差等等多種因素造成的。

新中國成立後,面臨的醫療資源的嚴重缺乏和人民群眾衛生情況的極度落後,為了迅速改變這種醫療資源幾乎“空白”的局面,國家推出了快速培養大批醫務工作者的政策,中等衛校、醫學專科學校、甚至“赤腳醫生”制度,應運而生,為中國醫學發展、人民群眾健康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我國醫生隊伍規模在不斷擴大,尤其是近10年來,我國普通高校醫學專業不斷擴招。1999年,普通高校醫學專業招生數突破10萬,2010年達到53萬。截至2016年底,全國衛生人員總數超過1000萬。根據最新數據,有些地區的每千人醫生比例,已經高達4.06,達到了國際先進的衛生水平。但是,在這支龐大的醫生隊伍中,其中執業醫師、助理醫師共319萬人,擁有本科以上學歷的醫師只佔總數的51%;全國全科醫師共20.9萬人,僅佔醫師總數6.6%,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所以,無論從學歷還是專業水平上看,中國醫學人才都存在短板。

當前,中國人民群眾對健康的要求不再是簡簡單單“穿個白大褂,驗個血、配個藥”這麼簡單,群眾對健康有更高的需求,不但要有更長的生存時間,同時也需要更高的生存質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出,要提供“全生命週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在這種形勢下,調整現行醫生培養模式,刻不容緩。

“以健康為中心”替代以往的以“疾病為中心”,意味著要大力發展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康復醫學和臨床醫。這些醫學都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教育一定要改變以前重視臨床醫學,忽視預防、保健、康復的舊理念,舊思想。醫學生的培養,學科和專業的設置,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些轉化,這樣就能改變“大批醫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而基層、保健、康復等領域又對人才的需求嗷嗷待哺這種困境。

此外,臨床醫學的培養模式也急需改變。醫生的職業是救死扶傷,處理的對象是活生生的生命。所以,臨床醫生,不但需要高超的專業技術,而且需要很高的人文精神、職業修養。臨床醫生的培養,必須是走“精英培養”模式。現在中國缺少的不是普通醫生,而是高水平、高素質的醫生。中國缺少的不是普通醫療資源,而是高精尖的醫療資源。中國缺少不是醫學數量,而是醫學創新。在美國,一個高中畢業生,要成為一個專科醫生,必須歷經大學本科、醫學院教育、規培教育、專科培訓,一般至少需要16年時間。而中國,僅僅需要醫學教學(3年或者5年),簡單規培後就能從事臨床工作。國外的醫學生錄取分數線非常高,而目前中國居然還在錄取二本、甚至三本的學生。美國每年醫學畢業生大約在12000左右,而中國每年畢業生居然達到幾十萬。中國的醫學生培養已跨越了原始“量”的積累階段,必須重視“質”的培養,走“精英教育”路線了。

中國的醫學生培養必須結合中國國情,走中國自己特色道路。美國將近20%的GDP用於醫療支出,美國的醫療總費用和人均費用絕對是全球第一,但是美國的人均壽命在世界水平也只有排名17位左右,人均壽命也只有77歲左右,遠遠落後於一些其他國家,甚至落後於中國某些地區,(北京人均壽命為82.03歲,杭州市人均壽命82.42歲)。中國有將近5000年曆史,中國對養生、健康有自己的系統理念。中醫博大精深,我們在醫學生的培養方面,完全可以中西結合,可以借鑑、學習西方的一些培養模式,但完全沒必要妄自菲薄,照搬硬套。相信,中國在醫學生培養方面,完全可以走出有中國特色培養模式。

(原標題《每年10萬人從醫少麼?醫學生培養別再盯著“量”》,原作者 陳作兵,編輯 呂蘇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