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工廠廠長生產成本實戰經驗分享二(工廠管理幹部必讀)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嶺南工廠管理聯盟會的本期內容。我們專注於分享傳播工廠管理改善理念,歡迎大家加入嶺南工廠管理聯盟會,一起學工廠管理,勤思考,讓工廠管理改善行動起來!

重點分享一下材料成本控制的一些實戰經驗

在製造業,材料成本控制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要做好材料成本控制,涉及到多個部門的工作。公司買什麼料,買多少料,首先取決於客戶的訂單是什麼樣子的,這就要求銷售部搞明白客戶那邊的需求和最新動態是什麼;公司買高品質材料還是低品質材料、買國產配件還是進口配件是研發部門在研發產品時決定的;找哪家供應商買、花多少錢買是採購部決定的;而買回的材料品質高低、交貨期是否準時又會影響到生產部門的工作、產品成本的高低……在材料成本控制的問題上,公司各個部門的工作會交錯摻雜在一起,不是一件很容易管理的事情。材料成本控制的思路總的來說有2個方面:如何降低材料採購單價和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數量。這2個方面的成本控制各擁有一個很龐大很複雜的方法系統,我準備在《製造業採購成本控制實戰經驗集萃》中解決如何降低材料採購單價的問題,本文解決的是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數量的問題。

資深工廠廠長生產成本實戰經驗分享二(工廠管理幹部必讀)


一. 控制材料成本的最基本工具是“物料清單”,Bill of Material,英文縮寫為"BOM"。

一般是由研發部門編制的,它包括了每種產品在生產時必須要使用哪些材料,每種材料的使用數量。這個材料消耗數量裡面已經考慮了邊角料的消耗、生產報廢率和不良品率。

物料清單的組成內容有:

① 產品類別

② 產品編號

③ 產品名稱

④ 材料編號

⑤ 材料名稱

⑥ 材料規格

⑦ 度量單位

⑧ 標準用量

⑨ 材料單價(由財務人員填寫)

⑩ 材料成本(由財務人員填寫)

⑾制定人

⑿複核人

⒀審定人

當物料清單編制出來了以後,會發放到:

(1)生產管理部門:根據物料清單負責統籌安排生產計劃;

(2)採購部門:根據物料清單負責採購什麼規格的材料,採購多少;

(3)生產部門:根據物料清單決定領用什麼規格的材料,領用多少;

(4)倉庫:根據物料清單決定發出什麼規格的材料,發出多少

(5)質量管理部:根據物料清單判斷什麼產品用的是什麼規格的材料,消耗數量對不對;

(6)財務部門:根據物料清單來核算材料成本和產品成本。

物料清單一旦制定出來就不能隨便改了,如果出現設計圖紙改變、生產困難、客戶要求變更、出現新的替代材料等情況,可以修改,但是一定要書面修改,並及時的書面傳達到上面的6個部門。這種變更的書面通知有2種情況:

(1)直接下發新的物料清單,注意要標明生效日期;

(2)使用《材料規格變更通知單》,註明:

① 變更原因是什麼;

② 變更內容及詳細的說明;

③ 原有原料的處理方法、用原有原料製成的半成品和產成品的處理方法。

特別要注意的是,物料清單發生修改時,一是一定要用書面形式表達修改,不能口頭傳達,否則容易分不清責任,隨意性太大;二是研發部有義務及時的將修改後的物料清單分別發送到6個部門。有些公司研發人員是大爺,物料清單發生修改時只是通知到了現場生產人員,財務部根本不知道生產工藝、生產用料已經改變了,還得定期追著研發人員的屁股後面要修改後的物料清單,這時財務算出來的成本的準確性可想而知是多麼差了。

資深工廠廠長生產成本實戰經驗分享二(工廠管理幹部必讀)


二 購料管理:材料的採購區分為專用材料和常用材料,採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1】專用材料:只有某種產品才用的上的材料叫專用材料。做項目的系統集成公司常用以下的控制方法:

① 有訂單才去買材料,需用多少才買多少。

② 銷售人員與客戶緊密聯繫,搞清楚客戶以後的訂單會有多大,以便我公司備料。

③ 經常跟客戶保持溝通,客戶訂單減少時要提前通知我公司不要再補充備料了

④ 以上3點措施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專用材料生產用不上,變成呆滯材料的情況。

【2】常用材料:很多種產品都會用得上的材料叫常用材料。控制方法:設定安全存量、經濟訂貨批量和請購點。具體做法見《製造業採購成本控制實戰經驗集萃》,這裡不說了。

資深工廠廠長生產成本實戰經驗分享二(工廠管理幹部必讀)


三 如何控制材料消耗:

【1】建立定額領料制度:在物料清單上會寫明做某個產品需要哪幾種材料,每種材料的標準用量是多少。生產部門根據物料清單填制定額領料單去倉庫分批領料,倉庫在發料的同時做相應的記錄工作,扣減領料單位、領料人剩餘可領用數量,領料定額用完了就不能再領了,從源頭嚴格控制材料消耗。

最好是生產部門分批領料,而不是一次領完,因為一次領完的話,材料容易丟失,而且有些材料離開了存儲環境以後,容易發生變質、生鏽等損耗情況,還是分批領用妥善一些。

【2】如果領用的材料已經全部消耗完了,但是產品尚未生產完畢,則生產部門填制超額領料單,找相關責任人簽字後,再去倉庫領料,以便分清責任:

(1)物料清單的標準用量計算有誤,找研發部門工程師簽字,並修改物料清單;

(2)工人操作失誤,找車間主任簽字,由車間承擔超額消耗材料的成本,車間主任自然會去培訓員工,改正他們的錯誤操作;

(3)機床故障造成材料損壞,找機床維護保養人員簽字,要求他負責;

(4)原料本身的質量太差,技術指標不過關,找採購部門負責人簽字,責任算在採購部頭上;

每月底將本月的所有超額領料單彙總,統計超額材料消耗的數量、金額和原因,報給主管生產的副總,讓他去召集相關責任人開會,想法解決這些問題,改進自己的工作,下次不要再出現超額領料的問題了。

資深工廠廠長生產成本實戰經驗分享二(工廠管理幹部必讀)


四. 材料消耗定額的制定:

【1】材料的消耗定額分為2種:

(1)工藝性消耗:

在下料或加工製造的過程中,由於工藝技術的原因必然產生的材料消耗就是工藝性消耗。包括了下腳料、邊角料的消耗。;

(2)非工藝性消耗:在下料或加工製造的過程中,不是必須發生的材料消耗就是非工藝性消耗,如廢品、材料檢驗、運輸不善、保管不善等方面的損耗。

【2】原材料消耗定額的制定:

(1)公式:原材料消耗定額=單位零件淨重+各種工藝性損耗

(2)定額數據確定的3種方法:

① 技術測算:研發人員、技術人員根據加工零件的形狀、尺寸、材料類別,計算出它的淨重,然後根據工藝指導書、工藝文件的規定,確定工藝定額。適用於產量大、使用規則材料的產品;

② 統計分析:研發人員、技術人員根據同類產品半年或一年生產了多少數量、實際消耗了多少材料,加權平均一除即可,適用於新產品的材料消耗測算;

③ 經驗估計:研發人員、技術人員、操作人員根據平時積累的經驗,估計出一個消耗定額;

【3】輔料消耗定額的制定:

① 與主要原材料結合使用的輔料,可按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額的比例確定;

② 與產品直接相關的輔料,可按產品單位數量、面積、重量、長度來確定。比如包裝用木箱、紙箱、塑料袋可按產品數量決定,一雙鞋配一個紙鞋盒,一件衣服10個紐扣。電鍍、油漆、熱處理等化工工藝可按產品的面積或重量計算。

③ 與設備開動時間或工作日有關的輔料,可按設備開動時間或工作日來確定。比如潤滑油、軸承、接觸器、剎車裝置、吊車用鋼絲繩等,每多長時間更換一次;

④ 與使用期限有關的輔料,可按規定的使用期限來確定。比如勞保用品、清潔用品、三角帶等,2個月換一副勞保手套;

⑤ 對於難以核算的輔料,可以按照產值的比例計算消耗定額,比如一些小零配件,每萬元產值允許消耗多少元輔料。

推薦:財務人員必看的一部好書《戰略預算-管理界的工業革命》。《戰略預算-管理界的工業革命》是國內第一部走直線、全過程案例、系統化管理的著作!也是國內第一部敢於對財務人員承諾全過程系統化實戰效果的好書,財務人員必看!

【4】燃料動力消耗定額的制定:直接與產品產量掛鉤。每生產100件產品,允許消耗XX度電、XX噸水、XX立方米天然氣、XX立方米壓縮空氣等等。

【5】工具消耗定額的制定:根據產品的加工時間、加工數量、工具的使用期限來確定。比如量具3年報廢,鑽頭3000小時後報廢,刀具1000小時後報廢。

資深工廠廠長生產成本實戰經驗分享二(工廠管理幹部必讀)


五.關於代用材料、邊角料的問題:在生產上,有時會出現以下情況:

(1)研發人員、生產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有些邊角料可以用在某些零件、產品的生產加工上;

(2)研發人員、生產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有些材料缺料時,可以用別的材料代替使用。

這時,無論是代用材料需要去倉庫領用,還是生產部門自己利用生產剩餘的邊角料,都要填寫代用材料申請單,並將此書面材料送交以下部門簽字:

(1)研發部門:研發部門簽字以保證代用材料不會損害產品質量;

(2)質量管理部:質量管理部簽字以表明他們知道了這個新情況,在檢驗時特別注意利用代用材料、邊角料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3)倉庫:倉庫不需簽字,但是倉庫要看到研發部門的簽字才能發出代用材料;

(4)財務部門:財務部是否需要簽字,要區分2種情況:

① 使用的是代用材料:此時需要財務部的簽字同意,因為不同的材料其生產用途是不一樣的,而一個產品的售價決定了它能夠忍受的成本是多少。有些代用材料從技術上來講是可以替代目前使用的材料的,但是代用材料如果更加昂貴,從經濟角度考慮用不起、不合算,則財務部必須加以限制,不允許使用,不簽字批准。生產急需的找主管生產的副總簽字特批。

② 使用的是邊角餘料:此時不需要財務部的簽字同意,因為邊角餘料成本已經在原先領料的時候計入成本里了,不需要重複計算了。

但是無論是使用代用材料還是邊角餘料,原有產品的成本必然改變了,必須及時通知財務部,按照新的生產情況核算成本,否則成本就失真了。

資深工廠廠長生產成本實戰經驗分享二(工廠管理幹部必讀)


六.呆滯材料和呆滯存貨的預防管理:

呆滯材料有2種,一是指材料質量是好的,但是生產用不上的閒置材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次用上;二是指生產上用得上,但是因為買的太多了,暫時用不上的囤積材料。呆滯存貨是指賣不掉的存貨。呆滯材料和呆滯存貨的產生原因很複雜,因為公司很多部門的工作活動都會影響到材料管理,要想消滅呆料和呆貨,各個部門都要做好自己手頭的工作,以下分部門來說:

【1】銷售部:

(1) 做好市場預測和銷售計劃;

(2) 搞清楚客戶要求的產品規格、技術標準、檢驗標準、數量、外觀包裝等各方面的要求,目的是減少退貨、爭議的幾率;

(3) 銷售部要緊密聯繫客戶,一旦客戶要求變更產品規格,則要以書面通知我公司;一旦客戶未來訂單縮小,則銷售部趕緊通知生產部減少備貨、通知採購部減少備料。

【2】研發部:

(1)材料設計儘量標準化,不要用的都是特殊規格的材料。因為特殊規格的材料第一是貴,採購量小,難以把採購單價降下來;第二是交貨期通常都比較長;

(2)產品設計時就正確無誤,材料利用率儘量高一些;

(3) 簡化產品設計,儘量用便宜材料、儘量使用本地材料、儘量在國內採購;

(4)研究代替材料的可行性和本材料的其他用途;

(5)制定好標準產品的校正標準,在生產不良品率、報廢率上面不要出現模稜兩可的爭議。

【3】採購部:材料的料源選擇、樣品核准、進料驗收、倉儲管理、退貨追蹤的方法詳見《製造業採購成本控制實戰經驗集萃》。

【4】生產部:

(1)做好生產計劃,保持產銷協調。這裡面有2個問題:一是避免銷售人員太樂觀,結果生產出來了賣不出去;二是避免為了要提高生產效率、攤薄固定成本就超量生產,結果 市場變化了,產品過時了賣不出去;

(2)不要一次領太多的料,容易造成丟失、變質和超量生產。

資深工廠廠長生產成本實戰經驗分享二(工廠管理幹部必讀)


七.呆滯材料和呆滯存貨出現後的管理:

有呆滯材料和呆滯存貨的公司,應該成立呆料呆貨處理小組,首先給每一種材料和產品設定期限,入庫後XX個月沒有消耗掉就變成了呆料和呆貨了,然後計算存貨的庫齡,去找出呆料和呆貨,填在庫存盤點表上,然後分別加以處理:

(1)呆滯材料的處理:

① 呆滯材料修改後、加工後,想辦法用到別的產品上去;

② 低價賣回給供應商;

③ 供應商不要的話,低價賣給同行其他公司;

④ 實在沒辦法只好報廢,賣給廢品回收公司;

(2)呆滯存貨的處理:

①促銷活動時打折處理、低價處理、跳樓價、揮淚狂甩;

②促銷活動時搭配出售,買了某件商品後加5元可以再買一件呆貨;

③ 促銷活動時搞贈品銷售,買一送一;

④ 如果呆貨是民用消費品,還可以發給員工當福利,比如鐘錶廠給員工送鍾;

⑤ 實在沒辦法只好報廢,賣給廢品回收公司。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大家有什麼看法?或者有什麼工作心得?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聊聊。另外,如果覺得此文讓你小有收穫,可以搜索“嶺南工廠管理聯盟會”與我們進行互動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