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牙晚、羅圈腿……這些現象是缺鈣嗎?真相不是你想得那樣

戳↑關注,你想知道的育兒乾貨這都有

出牙晚、羅圈腿……這些現象是缺鈣嗎?真相不是你想得那樣

在中國,缺鈣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背鍋俠”了。

對於那些說是疾病吧還不至於,說是沒事兒吧還不放心的現象,就統統往缺鈣身上推。但事實上,很多我們以為是缺鈣的現象,和缺鈣並沒有關係。

1.腿不直是缺鈣嗎?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雙腿一直處於盤曲狀態,這就使得出生後1-2年內,寶寶小腿都會有些向外彎曲,讓你那麼憋憋屈屈地呆十個月,你腿也直不了。

所以只要寶寶的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都在一條直線上,那麼就屬於正常現象。等寶寶長大了,腿自然就變直了。

2.骨密度低是缺鈣嗎?

骨密度代表的是骨骼內鈣質沉積的狀況,而鈣質只有在骨骼拉長變粗,出現空隙的時候才有地兒沉積。只有相對低下的骨密度才有可能使更多鈣質不斷進入骨骼,要是骨密度高了,沒空間了,鈣也就沒地方沉積了。

所以說骨密度低不是缺鈣,而是恰恰反映出寶寶正處於生長高峰期。

出牙晚、羅圈腿……這些現象是缺鈣嗎?真相不是你想得那樣

3.出牙晚是缺鈣嗎?

大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疑問,很可能是不太瞭解牙齒髮育的歷程。其實牙胚從胎兒時期就開始發育了。在寶寶出生的時候,乳牙的牙胚和恆牙的牙胚就都已經存在了,只是還沒有冒出來而已。

而出牙早晚具有顯著的個體差異,雖然和缺鈣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和遺傳還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所以說,你擔心或不擔心,牙已經在那裡了,不多不少。

4.肋緣外翻是缺鈣嗎?

這個解釋起來稍微有點複雜,大家認真往下看:

我們肚子裡有一塊分割胸腔和腹腔的肌肉,叫做膈肌。膈肌附著於倒數第二根肋骨的內側。3歲以內的寶寶,膈肌還比較僵硬,往裡揪的力量比較大,所以寶寶抬手的時候,膈肌往裡一收縮,倒數第二根肋骨跟著向內移動,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肋緣有點外翻的樣子。偏瘦的寶寶看起來更明顯。

3歲以後,寶寶膈肌發育成熟,彈性逐漸正常,內牽力量減弱,肋緣外翻的現象自然就消失了。

出牙晚、羅圈腿……這些現象是缺鈣嗎?真相不是你想得那樣

5.微量元素檢測顯示缺鈣?

說實在的,微量元素檢測本身就不準。通過手指取血的過程會有組織液混入稀釋,檢測結果不可能準確反映血液中微量元素的水平。

就算是靜脈取血獲取的微量元素值,也只能反映血液水平。查血裡面的鈣含量有啥用?鈣在骨頭裡,又沒在血裡。

6.前囟閉合晚是缺鈣嗎?

前囟門一般在寶寶出生後18-24個月內閉合,有的寶寶還會更晚一些。囟門閉合偏晚,與缺鈣沒有直接關係。寶寶囟門沒有閉合時,用育學園APP的記錄功能記錄頭圍,只要曲線正常、孩子也沒有維生素D缺乏,就耐心等待吧。

出牙晚、羅圈腿……這些現象是缺鈣嗎?真相不是你想得那樣

7.走路晚是缺鈣嗎?

其實大多數寶寶都在13~15個月才會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所以在這之前大家不用太著急。而且寶寶不會走,是腿部肌肉力量不夠,跟缺鈣沒關係。

順便說一下,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控制不好身體的平衡,站立和行走的姿勢看起來會有點不對勁兒,比如腳有點內翻、走路不穩、容易摔跟頭等等,這些也都和缺鈣沒有關係。

8.睡覺不踏實是缺鈣嗎?

6個月內的小寶寶睡覺不踏實、比如容易驚醒、睡眠不沉、突然哭鬧等,首先要考慮的是腸絞痛,不是缺鈣。另外家長的過度干擾也會影響寶寶的睡眠,比如老是叫醒寶寶餵奶、寶寶一動就又拍又哄、半夜開燈說話給寶寶換紙尿褲等等。

9.長不高是缺鈣嗎?

真缺鈣,確實會影響寶寶長個兒,但是補鈣卻不能保證寶寶長得高。寶寶長高的基礎是骨骼拉長,如果骨頭沒有拉長,鈣沒有地方沉積,補也沒用。再說了,寶寶的身高和太多因素有關了,比如說遺傳因素,你懂的。

出牙晚、羅圈腿……這些現象是缺鈣嗎?真相不是你想得那樣

10.枕禿是缺鈣嗎?

雖然真正的缺鈣,可能會有枕禿這一表現,但是有枕禿不能說明就是缺鈣,這個邏輯大家好好品一品。

一般來說,枕禿只是一種階段性現象,主要就是下面這倆原因造成的:

睡覺出汗多。家長總是怕寶寶睡覺著涼,給穿的蓋的都比較多,寶寶熱了不舒服,容易扭來扭去,也容易出汗。寶寶汗腺發育又不成熟,出汗多集中在頭部。頭上這一圈扭著扭著、蹭著蹭著,頭髮就少了。

頸部肌肉發育和認知能力發育。頸部肌肉能夠支撐頭部活動以後,寶寶就可以自如轉頭了。這時候認知能力也發展起來了,寶寶對周圍事物也越來越好奇,這邊看看、那邊看看,頭髮又少了。

以後寶寶學會坐和站,不經常躺著了,頭髮慢慢就長出來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把它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