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大學在農田上籌建,如今躋身「雙一流」高校

“寧波大學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誕生,是我市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學校在30餘年間茁壯成長,建設一流大學是一代代寧大人的夢想與追求。”


這所大學在農田上籌建,如今躋身“雙一流”高校


從在一片農田上籌備建校,到如今躋身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作為寧波大學每一步重大發展的親歷者,寧波大學原校長聶秋華教授頗為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起寧波大學的發展歷程和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A 船王捐資建校,鄧小平題寫校名

1985年9月,剛剛研究生畢業的聶秋華被分配到寧波大學工作。“那時學校還在籌建階段,舉目望去,這裡還是大片的農田。”

但這裡更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即將誕生寧波第一所綜合性大學。

1984年10月28日,船王包玉剛回到闊別40多年的家鄉寧波。他在考察中得知寧波連一所綜合性大學也沒有,當即表示願意捐款幫助家鄉辦一所大學。

聶秋華回憶說:“鄧小平同志很重視寧波大學建設,他說建大學是好事,要辦就要辦好!他還親自題寫了校名。在鄧小平的支持和關心下,寧波大學的籌建工作非常順利。”

1985年10月29日,是寧波教育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寧波大學奠基典禮隆重舉行。

1986年9月10日,寧波大學如期開學。來自華東五省一市(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上海)的280名新生,跨進了寧波大學的校園。


這所大學在農田上籌建,如今躋身“雙一流”高校


B 三校合併辦學,綜合大學成型

“1985年,朱兆祥老校長第一次召集我們這些青年教師開會,他擲地有聲地說,既然辦大學,就一定要辦好,要辦一流的大學!”多年以後,聶秋華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白髮蒼蒼的老校長一席話讓我們熱血沸騰,辦一流大學的種子就這樣播撒在我們這些青年教師的心中,也激勵著一代代寧大人。”

從寧波大學的發展歷程來看,第一個階段是1986年到2000年,學校從新建大學成為一所涵蓋十大學科門類的新型綜合性大學。

1992年,寧波大學被國家教委列入第一批招生院校;1996年,原寧波大學、寧波師範學院、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院合併組建為新寧波大學;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創建省內首家國有民辦二級學院——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這所大學在農田上籌建,如今躋身“雙一流”高校


C 不忘一流初心,加快轉型發展

“建設一流大學始終是寧大人的追求。”聶秋華說,在新世紀來臨之際,學校提出從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發展的目標,從2000年至2015年,寧波大學完成了這一轉型發展。

“要實現這個轉變,關鍵是要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但是,對於一所新建高校,申請博士點確實很困難。”他回憶說,“第一次去申請是2000年冬天,那天下著大雪,我趕到杭州代表學校為申博做陳述,當時我們想以僑資大學的特殊身份參與申博,但教育部並沒有受理我們的申請,畢竟當時寧波大學建立碩士點才4年。”

之後,寧波大學咬定青山不放鬆,抓住每一次機會,“逢博必申”, 增強實力,積累經驗。2007年,寧波大學終於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跨入教學研究型大學的門檻,也使我市形成了能夠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體系。

2008年起,寧波大學進入發展的快車道,綜合實力迅速提升。2012年,學校綜合實力排名首次進入中國高校百強行列。此後排名穩步提升,到2016年排名為全國第88位。

2015年,寧波大學被列入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根據學校綜合實力和社會聲譽,寧波大學躋身國內一流的地方高校行列和省屬高校第一方陣前列,成為一所水平較高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D 描繪全新藍圖,鑄造一流學科

2017年9月,寧波大學迎來一個重大喜訊: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評選‘雙一流’高校時我正在杭州開會,第一時間聽到入選消息,真的很開心。”聶秋華說,建設“雙一流”,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是繼“211工程”和“985工程”後,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又一國家戰略,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而對寧波大學來說,也是再次向研究型大學轉型的良好開始。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寧波大學制定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方案》,描繪了全新的發展藍圖:到2020年,寧波大學力學學科的爆炸與衝擊動力學領域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水產學科進入國內一流行列,海水養殖領域進入世界一流行列,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進入國內一流行列,近海無線通信器件和模塊領域進入世界一流行列……


這所大學在農田上籌建,如今躋身“雙一流”高校


E 努力源於感恩,薪火正在相傳

“在短短30多年間,寧波大學就建成了一座美麗的現代大學城,其發展之快,確實非常難得。”聶秋華表示,“學校快速發展的背後凝聚著寧波大學師生的艱辛努力。這些年支撐寧大人努力拼搏的精神支柱有兩個,一是一流初心,二是感恩情懷。”

他表示:“寧大人具有很強的‘感恩’情結,多年來‘寧波幫’人士、各級政府領導和社會各界以多種方式支持學校發展,寧波大學師生看在眼裡,記在心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唯有加倍努力,才不會辜負別人無私的幫助。”

在包玉剛的帶動下,一大批“寧波幫”人士給予了寧波大學大量捐助和支持。建校至今,海內外“寧波幫”對寧波大學各種物質支持累計已達7億元。

更為難得的是,寧波大學學子已經接過了感恩的接力棒,寧波大學校友已累計向母校捐贈1.39億元。寧波大學在全國校友捐贈排名中位列第33位,在浙江省高校校友捐贈排名中位列第2位。

從第一屆280名學生,到當前擁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298人、各類研究生6719人、在校留學生2615人、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學生15476人,這些年來,寧波大學培養了20餘萬名學子,他們大部分在寧波就業,經濟師、會計師、審計師、律師、工程師、教師……這些學子剛好趕上了改革的春風,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做著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