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公安局警務督察支隊:實打實、硬碰硬抓好每一項工作

“唱紅臉”,對落實重大警務部署當仁不讓;善於“當包公”,對民警被投訴案件公正斷案……近年來,遼寧省瀋陽市公安局警務督察支隊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通過發現問題、整改問題、預防問題,不斷減少問題存量,遏制問題增量,有效促進了公安工作及隊伍建設整體提升、長足進步、跨越發展。

作為全國警務督察系統首批榮立集體一等功的單位,近幾年,警務督察支隊先後被省公安廳、市公安局榮記集體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被授予模範警種支隊等榮譽稱號5次;2名督察民警被評為市勞動模範,3名督察民警被榮記個人一等功,38人次被榮記個人二等功、三等功或被授予其他榮譽稱號。

叫真章,爭當石匠鐵匠

談起警務督察工作,瀋陽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督察長劉國秀說:“開會+不落實=零,佈置工作+不檢查=零,抓住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落實。”為此,他要求督察民警要像石匠、鐵匠一樣,實打實、硬碰硬地抓好每一項工作。

瀋陽市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警務督察工作,先後投入資金260餘萬元建成網上視頻督察和語音督察系統,成立網上督察中心,將全市基層所隊值班室、戶籍辦證窗口、執法辦案區、監管場所監控崗5500餘個監控點位、480部窗口單位服務電話納入其中,實現全時空動態監督。

警務督察支隊建立“日督辦、周通報、月考核、季分析、年總評”工作模式,對問題突出單位定點跟蹤問效;實行“三點聯動,一鍵到崗”監督方式,在執法辦案區值守崗位、值班室和網上督察部門三個部位安裝自動報警系統,實行部位聯動,對值守人員不定時簽到予以報警,有效破解執法辦案場所看管難題;總結提煉“雙輪驅動、點面同步”網上督察技戰法,將現場督察的點與網上督察的面同軌運行,指導現場督察有的放矢、及時高效,實現了精準、高效的現場督察、調查。

去年以來,警務督察支隊圍繞重大警務部署和公安中心工作,組織專項督察166次、現場督察1300餘次,下發通報106期、督察通知書420份、督辦單162份,確保了政令警令暢通及公安工作整改落實。

聽民聲,維護公平正義

“本來以為只是一件小事,我發發牢騷也就過去了,沒想到會引起督察民警的重視,對事件進行了詳細調查……有這種將為民服務放在首位的精神,瀋陽公安一定會得到市民的愛戴和擁護。”這是瀋陽市民舒某寫給警務督察支隊感謝信裡的一段話。

3月22日,舒某在銀行取款32萬餘元轉存另一家銀行,撥打110求助護送,轄區派出所因為警情排隊,民警沒有及時與其聯繫溝通。於是,舒某便撥打了12389電話對民警進行投訴。警務督察支隊第一時間調查核實情況,對責任領導和責任民警予以問責,事後,還派民警登門走訪舒某,致以歉意並徵求意見。

警務督察支隊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導向,以真誠、不護短的態度,讓群眾“激動變感動、信訪變表揚”。今年以來,共受理群眾舉報投訴1639件,依法及時查辦案件116起,約談3個基層所隊12名責任領導,獲得群眾上門致謝或送錦旗、感謝信23人次。

在處置群眾投訴過程中,警務督察支隊針對民警正當執法遭受不實投訴甚至暴力襲擊的問題,一方面編髮維權手冊,加強有關培訓,教育引導民警做好自身安全防範工作;另一方面加大侵害民警案件的督辦力度,建立專項慰問金,對受到不法侵害的民警進行撫慰,切實保障民警的正當執法權益。

針對一名被侵害民警因錯過申請民事賠償時間陷入醫藥費難以賠付的窘境,警務督察支隊在積極協調檢法、民政、保險等部門解決民警的實際困難後,總結出辦理該類案件的注意事項,製作維權案件提示單,提示相關部門及時為民警申請民事賠償,並明確維權案件查辦、督辦、法律援助及慰問救助等要求。據統計,全市侵害民警執法權益案件數連續三年下降,2015年比2014年下降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