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青年工程師參與的機甲大師賽是個什麼比賽


RoboMaster大賽在其誕生伊始就憑藉其顛覆傳統的比賽方式、震撼人心的視聽衝擊力、激烈硬朗的競技風格,吸引到全國數百所高等院校、近千家高新科技企業以及數以萬計的科技愛好者的深度關注。

也稱呼為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是全球獨創的機器人競技平臺,包含機器人賽事、機器人生態、以及工程文化等多項內容,正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一場機器人科技狂潮。

2014年夏,RoboMasters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進行了全面的升級,將比賽形式初步定為參賽雙方各自制造多臺戰車,在一個複雜的場地內相互較量,最終由電子裁判系統判斷比賽勝負。全國超過35所高校的1000多名大學生報名,經過篩選最終有98人參加。

2017年,Robomasters改名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RoboMaster分為機器人對抗賽和技術挑戰賽兩個賽事。

對抗賽加入了工程機器人,可以在戰場上實現運輸彈藥、輔助英雄機器人上島、鋪平溝壑、加血等技能;同時,賽場中將鋪設各類引導線,空中機器人可以用以設別定位,完成更加複雜和精準的技術動作。技術挑戰賽分為地面和空中兩類機器人挑戰賽,比賽將以機器人全自動完成任務的形式,來考察技術點的綜合水準。

作為全球首個工程技術和觀賞價值相結合的機器人賽事,要求參賽選手對底盤、雲臺、發射機構、電機驅動等技術進行全面掌握,在高校中掀起了新的科研狂潮。

RoboMaster已經從一個單純的機器人比賽,逐步成長為一個為全球青年工程師服務的機器人教育科創平臺。它不僅是一個檢驗理論知識的戰場,更是培養未來智慧人才的新戰場。

據悉,RoboMaster還計劃在全國多所高校開展校內賽,讓更多對高難度比賽望而卻步的學生有機會感受比賽;持續舉辦的高中生及大學生機器人夏令營,以及在分區賽和決賽期間舉辦的青年工程師大會則為參賽隊員們提供了一個技術交流平臺。

機甲大師賽的隊伍都擁有英雄機器人、工程機器人、空中機器人、基地機器人、步兵機器人五個兵種,在每侷限時 7 分鐘的比賽時間內,與對手進行射擊對抗,其中英雄機器人是其中攻擊力最強的機器人。

除此之外,組委會還另設立了特色獎項以激勵在某一方面表現尤其突出的參賽隊伍,作為對參賽隊伍在比賽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熱情、智慧、進取精神與協作意識的鼓勵。

作為一項團體項目比賽,“機甲大師”在賽制的設計上也相對複雜,主要包括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分別為:射擊對抗、機關設置、團隊策略三個方面,所以RoboMaster 比賽不僅需要良好的機器人設計,還需要隊員之間有良好的配合和機動的策略,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據悉,自創辦以來,RoboMaster 每年都會吸引了全球超百支機器人戰隊參賽,為數萬名參賽選手提供了動手實踐機會。而本屆機甲大師賽共吸引了來自海內外超過 200 支隊伍、7000 名青年工程師報名參賽,擁有比較廣泛的參與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