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時光逝去,她竟然愈發美了……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位於白琳鎮翠郊村的吳氏大厝,俗稱“翠郊古民居”,距福鼎城區三四十公里路,約一個小時車程。這天是晴好的週末,來了5個旅遊團隊和不少散客,前後進出幾百人,多數操江浙一帶口音。據景區管理員介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翠郊古民居近年來遊客量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

千人立起360根柱

當年為選這塊風水寶地花了近4年時間,門額上白底黑字寫著“海嶽鍾祥”,就是對這一地形的概括。該大厝始建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興建者為清康熙、乾隆年間人士吳應卯。作為江蘇無錫一支吳氏家族的族長,他領著家人沿浙江溫州、泰順到福寧府一路遷徙,最後定居在福鼎、柘榮交界的山區地帶。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林鋼生 攝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吳應卯生有四子,分為“元、亨、利、貞”四房,在四個地方建起風格相近的大厝。除磻溪洋邊大厝在清光緒年間毀於大火外,其餘三座保存完好,呈“之”字形分佈,其中白琳翠郊“海嶽鍾祥”這座規模最大,總佔地面積近1.4萬平方米;今位於柘榮縣乍洋鄉鳳裡村鳳岐自然村的“鳳岐聚秀”規模次之,總佔地面積7531.6平方米;位於點頭鎮舉州村的“雙峰拱翠”(連山古民居),總佔地面積達3800平方米,最顯質樸。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翠郊古民居建築面積約5000平方米,由360根木柱支撐而起,3個三井合院並列而成,共圍出24個天井、6個大廳、12個小廳、192個房間。根據當地建宅風俗,須按時辰立柱上樑,同時立起360根木柱,至少需要1000名幫工。良辰吉日到來之前,吳家從溫州等地請來戲班子,放出風聲:凡在房子落成之前來看戲的人,主人均免費提供食宿。於是,附近村莊的人聚集一起,看戲之餘,合力將所有的柱子在同一時刻立了起來。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賣茶的開八字門

翠郊古民居為吳應卯四子“貞”房的宅院,儘管建造時間稍後於鳳岐吳氏大院,卻是現存三座中最有“官氣”的一座。建此宅前,吳氏家族無人為官,與平民身份不符的是,其建築主體仿造皇家“三合回籠”“中脊四放”模式,而大門八字開屬官府衙門風格,因此被人告發。吳家捐了個七品官應對過去,但之後沒有走仕途,還是以經商為主。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陳贊鈴 攝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馮文喜 攝

這座大厝空有八字開的大門,門口卻沒有立石獅,也沒有插旗杆的石礎。宅院左邊有個圓門,上為觀音合掌,以前老人過世出殯,須從此門抬出,表示此生無憾、人生圓滿。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據《吳氏宗譜》記載,“應卯公”年輕時經營雨傘生意,發家後置田收租,後來改行做茶葉生意,茶莊開到北京城。經過三步跳,吳家富甲一方,營造翠郊古民居歷時13年,至於所耗費白銀,有一說64萬兩,有一說2萬兩。有好事之人通過糧食價格換算,考證出乾隆年間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250元人民幣,吳家要賣多少茶才能蓋起這座大宅子。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至今宅內還住著吳氏後人,還掌握祖上留下的製茶技藝,遊客能看到竹蓆上晾著茶葉,這是白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古人營造之巧妙

翠郊古民居是北方封閉的四合院與南方開放的庭院相結合的傑作,如虛實結合的雙層推拉窗,內為緊閉的實窗,外為虛的漏窗。花窗之多,據說當年吳家僱個丫環專司窗戶開關,一開一關間,一天就過去了。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宅院以木製結構為主,四周防火牆裡立有竹子,一可加固牆身,二是如遇小偷撬開外牆磚塊,非得將中間的竹子鋸斷取出,才可破壞到裡面的磚塊。空竹傳音,也會引起很大響動。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進了大宅門,即見太子亭。亭上藻井為八卦形,象徵有井就有水,有防火的意思,中間雕有24只蝙蝠,表示一年24個節氣福氣相隨。亭子兩側原有魚池,不僅池底相連,還與整座大宅24個天井相通。三進合院,後面地基比前面高,下雨時天井中的水層層外流,匯於兩魚池,而後從地下水道迴流到後院,過剩的最後從排水渠流出。水在院內環流,取為“肥水不流外人田”。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張廷群 攝

天井交角處的出水口有一塊方形石板,內中圓圈、四方孔,像枚銅錢,雨水即從孔中流過。地下水道歷經200多年還是暢通無阻,據說裡頭放著許多烏龜,經常爬動,清除汙泥。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陳昌平 攝

導遊說這裡特別之處,一是整座大宅不上彩,樸素無華;二是用木雕裝飾整座宅院,偌大宅子找不到重樣的雕花,這也是當年造房費時的一個原因。裝飾天井邊緣的12條石條,長5.7米、寬37釐米、厚14釐米,二進、三進各有一對青雕石凳,一張就150多公斤,還有柱子底下的柱石,這些石料都是從浙江泰順等地抬來的,被打成雛形後,先用磚、石塊磨去粗糙面,後用麻布、綢布擦拭,才如此光滑。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整座古宅共有八條樓梯可上下,兩側各有三條,後院兩條,整個二層橫縱相連,所以從任何一條樓梯上去,都可繞樓一圈。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二進中廳樓上正對三進主大廳上方的那扇花窗,雕著草龍圖,龍頭為夔首,龍身為盤旋飛舞的水草,顯示江南水文化對江南建築的影響。窗欞密佈光線差,但往外看卻是一清二楚,最便於相親時小姐偷窺男方。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後院有百年桂花樹,兩口井左清右濁,左邊這口至今可用。由於宅院後靠山不高,吳家認為“風水不足”,按照“先天卜卦,後天補卦”的做法,將後花園建在後院山上,圍牆高築,人為的形成高高的靠山。吳氏非文人,後花園造得韻味不夠,大概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文:雷順號 謝海潮

圖:鄭鎮 林鋼生 陳昌平 陳贊鈴 馮文喜 張廷群 幸福福鼎圖庫

百年时光逝去,她竟然愈发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