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聞,梔子花香在福鼎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還記得前段時間

福鼎“市樹、市花”的評選活動嗎

最終定了

福鼎市市樹為油桐

福鼎市市花為梔子花

昨天認識完油桐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閩浙邊界,山海交匯,崗巒起伏。在春夏交替時節,驅車從福鼎市區往西北方向進發十來分鐘,即可到達與浙南交界的貫嶺。遠遠地就看到漫山遍野雪花般盛開的梔子,瀰漫著濃郁的陣陣花香,讓遠足的人們為之停留,心情也變得格外舒暢、愉快!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吳維泉 攝

貫嶺是閩浙的分水嶺,歷史可上溯到五代十國時期,閩王為防禦吳越國入侵,最早在這裡建築關隘,即今天的“分水雄關”。此間藍天白雲,空氣新鮮,但見關道蜿蜒,山巒氣勢磅礴。因為有這樣綠意叢叢的梔子樹林,這裡已形成一條農旅的風景線了。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吳維泉 攝

福鼎西北部山區,以紅壤、黃紅壤為主,自然和氣候條件都非常適合梔子的生長。當地野生梔子資源豐富,一批有志於開發藥材的專業人士,已開展調查研究,在林業部門工作已退休的孔悅平,就一直專注於梔子培育事業。2003年,她隨村民來到貫嶺作資源調查,在內洋村發現了一棵梔子老樹,枝幹粗壯,長勢十分旺盛,這令她十分欣喜,立馬採集了幾組數據:它基部有7個分枝,樹高2.8米,冠幅近3米。往年採摘在13—15公斤左右。老樹成了梔子的一個“活化石”,對於研究黃梔子的移植與栽培學術具有一定價值意義。可惜的是,在2006年,這棵百年老樹被超強颱風“桑美”所破壞,當時拍下的老梔子圖片,則顯得十分珍貴。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吳維泉 攝

人們對黃梔子的藥用認識始於一個親情故事。相傳,分關當地有一位村民以樵耕為生,一天,他上山砍柴,在返回家的途中,因天黑路滑,不慎摔下山谷,腿部嚴重受傷,人昏迷過去。直到第二天清早,人們才發現並將他揹回家。因沒有錢看病抓藥,他的母親向人們打聽青草良藥,在一位好心人的提示下,經過幾天的翻山越嶺,終於在深山中找到了野生黃梔子。她按舊方法將梔子搗碎,加入麵粉、蛋清、酒,經調勻後敷在兒子的傷口。果然,療效挺好,幾天後,這位村民便可以下床走動。民間青草藥師善於積累經驗,後來還以梔子幹、梔子根配成藥,為村民解決治病的問題。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還有一個故事也在村裡村外流傳:早年有一位村民,不安於山區窮困現狀,棄農從商,跑到外地經營藥材。經過多年打拼,他的生意延伸到海外,像一粒粒飽滿的黃燦燦金子的梔子藥果,被當地名醫稱之為“金貴藥材”。當時南洋人喜歡福鼎出產的野生梔子,尤其深受新加坡醫生的推崇,他每次帶去的梔子供不應求。回來後,他就乾脆擴大種植,於是衍生了藥材產業。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吳維泉 攝

據說黃梔子最早的繁殖方法就是插枝,即劈下枝條插入地裡栽培。後來通過移植並擇枝進行扦插,久而久之,山地上漸漸形成整片的梔子樹林。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分關村還推行在茶園邊種植梔子,既可以作保持水土,又可以試驗硬枝扦插育苗。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當地村民開荒改良土壤,還進行大規模扦插培育梔子幼苗。經過選育,梔子“分關1號”成為目前推廣的優良品種。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吳維泉 攝

梔子原名為卮子,在歷代本草中有不同記載。現代文獻記載為“梔子”,別名有黃梔子、山梔子等。作為地方特色物產,梔子還見載於文獻史料上,清乾隆福寧知府李拔在他所纂《福寧府志·藥屬》中就有明確記載:“山梔子,一作枝子。佛書呼為簷匍,花開六出,其實七稜,亦名越桃。”說明傳統公認的福鼎梔子栽培、藥用已有二三百年曆史了。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吳維泉 攝

梔子性味苦、寒,入心、肝、肺、三焦經,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的功能。用於熱病心煩,黃膽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臨床用於治療黃疸型急性傳染性肝炎,小兒過敏性包皮水腫,風牙火痛、毒瘡、便血等症。用梔子作原料製成的有梔子金花丸、安宮牛黃丸、牛黃上清丸等中成藥。

福鼎老一代中醫人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就著手開始探究中藥材,設立黃梔子藥用研究場所,還對農村赤腳醫生進行普及。據瞭解,之前還有黃梔子藥用偏方,對小兒受驚、去黃疸、醫治腦膜炎都很有效果。相傳,還可用梔子加松條,製成中藥,可治扭傷。《閩東本草》載,用鮮梔子二兩,冰糖一兩煎服,治尿淋血淋。有閩南一帶的人,聽說是來自福鼎梔子果,那是深受歡迎的。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季思恩 攝

最具有藥用價值的是梔子乾果。傳統乾果製作包括採摘、堆積、水焯、瀝乾、剝殼等幾道工序,受節氣、天氣等因素影響,梔子在堆積過程中發酵的時間、程度也不同,但關鍵要掌握它的後熟度。在曬過6小時左右,待半乾見果皮收縮後進行去殼,再曬乾6小時左右促幹。每年霜降期間,如果遭遇下雨天氣,就要用竹籩攤開晾乾,亦可以硫磺促幹,藉助小刀片環割掰開去殼。自2000年開始,福鼎引進乾燥設備,採用鍋爐蒸汽廂式烘乾。與傳統制作方法相比,廂式烘乾具有不受天氣影響、乾果不落地、乾燥質量高等優點,因而受到廣大梔農、中藥材商的歡迎和青睞。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吳維泉 攝

“梔子夢,黃金夢”,在貫嶺落戶的福建恆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致力於黃梔子綜合利用項目開發,開闢省級黃梔子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專門種植道地優質梔子藥材。經過多年艱苦創業,恆康已研發生產梔子油、梔子白茶及美容化妝等系列產品達數十種,成為精深加工的代表。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乾果雖具有實用價值,然梔子花香的美卻令人陶醉。梔子花時較長,花期在每年小滿至芒種節氣之間。梔子花白色,小而芳香,素雅清麗,屬名貴的花香香料之一,不斷地被加工成精油、細胞液、純露、花醬、花膏。近年來,梔子還與白茶進行結合,讓香味吸附在茶葉上而成茶。梔子花窨制白茶這項技術是在原茉莉花茶工藝基礎上,充分發揮了當地梔子資源的優勢,為生態產業新添了一個品名,展示了福鼎人的智慧力、創造力。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梔子花的魅力還在於它的觀賞意義。霧氣拂動中,花香陣陣襲來,宛如仙境。往貫嶺觀賞梔子花,可先到透埕,過溪底到茗洋,也可以過何坑到分水關,再到軍營、文洋等地。花路泥濘,梔子連綿,花香萬里。穿過林間小路,一路是鳥語啼翠,花苞含羞,老木屋覆沒在雨季的繁花裡。水霧在不遠的山間停留,漸漸地與梔花匯成一片汪洋的花海。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一舟 攝

梔子花可食用,以花瓣做幾道菜,別有風味。先將梔子花去雜洗淨,在鍋裡焯一下,並濾幹水。復置鍋清炒,可撒點鹽花、薑絲,放些醬油、老醋,攪拌均勻就能吃了,入口便有股清香之味。此外梔子花還有清炒肉片、炒蛋花、梔子花燉排骨湯,吃了喝了,包你滿意。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蔡麗軍 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特色藥材的黃梔子,延伸性經濟效益越發明顯看好。今年6月,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福鼎為“中國梔子名市”。現在梔子已成當地主要種植業,在梔子花農旅文化節的推動下,一個具有地域風格的特色農產業漸漸做強做大,促進了鄉村經濟發展。

文:貫之

圖:吳維泉 蔡麗軍 一舟 季思恩 幸福福鼎圖庫

若说花事了,市花知多少?你闻,栀子花香在福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