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曁日本重要藏家收藏青铜器》

保利香港2018秋拍將隆重呈獻《九皋 - 歐美曁日本重要藏家收藏青铜器》專場。其中數件青銅器來自日本重要藏家舊藏,甚為珍罕;商晚期或西周早期 卫箙父辛尊拍出850万港币(佣金价:9,775,000),接下来 古董我看鉴 带大家欣赏下成交结果!


香港保利《九皋 - 欧美曁日本重要藏家收藏青铜器》


Lot3108

商晚期或西周早期 卫箙父辛尊

H 31cm

估价

HKD 6,000,000 - 8,000,000

USD 766,776 - 1,022,368

落锤价 8,500,000

铭文:卫箙父辛

来源

1. 日本京都川合定治郎旧藏

2. 荷兰藏家Dr.A.F Philips(1874-1951)私人旧藏

3. 伦敦苏富比,1978年3月13日,编号21

4. 重要欧洲私人珍藏

出版

1.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补》,645,(台湾)台联国风出版社,1980年

2.[日]梅原末治:《日本搜储支那古铜精华》,2.135,(日本)山中商会,1959-1962年

3.刘雨、汪涛:《流散欧美殷周有铭青铜器集录》,160,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4. [澳]巴纳、张光裕:《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1408,(台湾)艺文印书馆,1978年

5. [日]林巳奈夫:《殷周时代青铜器の研究•殷周青铜器总览》,觚形尊20,(日本)吉川弘文馆,1984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05748,中华书局,2007年

7.严一萍:《金文总集》,4698,(台湾)艺文印书馆,1983年

8. 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B032,齐鲁书社,2009年

9.《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114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0.王长丰:《殷周金文族徽研究》(下),410,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11.刘雨、沈丁、卢岩、王文亮:《商周金文总著录表》,6276,中华书局,2008年;

12.严志斌:《商金文编》,574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商周青铜器中未见有将「尊」作为专名之例。以尊作为具体器类名始于宋代吕大临的《考古图》,但是其具体器型尚未固定;与现时称之为尊的青铜器器类相合,以尊作为专名者,就目前的资料来看,可能是始自《博古图录》。1941年,容庚先生在《商周彝器通考》中最终将「尊」与觚、觯、壶、罍等酒器幷列,使之成为单一器类的专称1。尊的用途,自宋代始就认为是酒器,学界无异议。根据考古资料来看,青铜尊作为随葬礼器流行时间从商代前期偏晚到西周中期。

卫箙父辛尊,属于觚形尊,大口筒状三段式,腹微鼓,圈足外侈,通体有四道扉棱。颈饰仰叶纹,仰叶纹内填以倒兽面纹,仰叶纹之下饰夔纹一周,腹饰下卷角兽面纹,圈足均饰曲折角兽面纹。圈足内壁铸「卫箙父辛」4字铭文。此尊与湖北随州叶家山M27出土的鱼伯彭尊形制、纹饰几乎相同,唯后者颈部所饰为一周鸟纹2(图一);与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村窖藏出土商尊的纹饰风格也十分相似3(图二)。通体装饰四道扉棱的觚形尊,主要流行于西周早期。综合论之,笔者将卫箙父辛尊的时代确定为西周早期。

为族徽,象矢器内受矢形或从二矢或从三矢,矢羽或露器外或藏于器内,应释为「箙」字。《周礼.司弓矢》郑注:「箙,盛矢器也。」《说文解字.竹部》:「箙,弩弓矢箙也。从竹服声。」「箙」见于甲骨卜辞之中,其为族长名、国族名,时代从武丁到武乙、文丁;「箙」族徽器目前发现15器17拓铭文,其中3器传出安阳,1器出土于安阳,余皆出土地不详,其与甲骨卜辞中「箙」时代、性质一致,为方国、族、氏名4。卫箙父辛尊铭文表示的当为「卫」与「箙」两族缀联盟姻,给日名为辛的父辈所作之器。

卫箙父辛尊原藏日本京都川合定治郎氏,其收藏的中国文物多次出现在梅原末治等的著录之中,现在可见有商周青铜器、汉魏有铭铜镜以及唐代佛像等,所见文物级别均很高,可见川合定治郎应该是一位收藏中国文物的名家。但是,笔者遍查相关资料,其人其事几乎无记载,据相关数据推测,其应该是与日本山中商会大约同时期的人物 。

我们知道,日本山中商会是横跨欧美亚叱咤风云的古董大鳄,其在纽约、波士顿、芝加哥、伦敦、巴黎等地均开有分店或开设代理店。1901年在北京设分店之后,迅速发展成为是20世纪初外国人开设于中国境内的最大古董商。山中商会先后在中国活动「淘宝」历时30多年,据调查,这段时间也是中国文物最精华部分流失海外的最重要时期,除了业内人所共知的卢芹斋的推波助澜之外,山中商会毫无疑问首当其冲。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把日本推向深渊,山中商会也厄运临头。美国旋即对日宣战,同时查封日本在美国的相关资产,山中商会纽约、波士顿及芝加哥三分店的全部库存,被悉数作为敌国产业为美国政府没收并于1943年公开拍卖,山中商会先后在中国30多年「兢兢业业」所获得的,包括许多重金购买的数以千计的艺术珍品,随着声声拍卖落锤敲击声的响起,流散于世界各地,不同藏家以及博物馆之手,有的则下落不明。

前述,京都川合定治郎氏与日本山中商会大体同时,那么其所藏的中国文物也应该是20世纪初期入藏的,至于川合定治郎所藏文物是否与山中商会有关系,现在还不可考。卫箙父辛尊后被荷兰藏家Dr.A.F Philips(1874-1951)珍藏,1978年3月13日见于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被人拍得。根据相关的时间节点推断,此尊最有可能是20世纪初流传出境的,而且最迟在1951年前就被荷兰藏家带到了欧洲。

此种通体装饰扉棱、纹饰奢华的青铜尊,在商周时期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西周早期,青铜尊作为酒器的核心,与卣相配,形成「尊卣」组合的固定搭配,而且它们纹饰、铭文多相同。这一时期多可见铸造奢华的青铜尊,且多见长铭,享誉海内外的何尊就是此类青铜尊的代表。2015年10月6日,保利香港秋季拍卖会——中国古董珍玩专场拍出同样风格青铜尊一件(Lot3524),成交价格为1239万港币,可资参考。

卫箙父辛尊铸造精美,纹饰华丽,是商周时期青铜尊不可多见的精品;如此高规格等级的青铜尊,流传有序,且从海外重回华夏,可谓一大幸事;再者,此尊所属的「箙」氏,是商周时期绵延数百年的方国大族,此族青铜器非常罕见,于是就更显得弥足珍罕了。总而言之,卫箙父辛尊是一件聚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于一身的青铜器珍品。

1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 深圳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礼乐汉东——湖北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精华》,文物出版社,2012年:112-113页。

3 曹玮:《周原出土青铜器》,巴蜀书社,2005年:526-529页。

4 王长丰:《殷周金文族徽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292-310页。


香港保利《九皋 - 欧美曁日本重要藏家收藏青铜器》


LOT3101

商晚期 青铜凤鸟纹觯

H 13cm

估价

HKD 300,000 - 500,000

USD 38,339 - 63,898

落锤价 420,000

来源

日本藏家旧藏

出版

《中国王朝之粹》,2004年,大阪美术俱乐部,图版第15。

青铜觯敞口,直缘,束颈,鼓腹微垂,足外撇。 口外壁饰蕉叶纹一周,颈部及圈足正中出戟,颈部以雷纹为地,出戟两侧起长冠鳯鸟纹一周,纹样上刻阴线装饰。腹部饰直楞纹,圈足出戟两侧饰尖角鸟纹一周,上刻阴线,以雷纹为地。表面绿锈层次丰富,包浆古穆。

商代早期及中期已出现变形凤鸟纹,然多作为背衬等辅助图案出现在青铜器上;至商末周初时代,凤鸟纹渐以器物之主要图案大量出现,幷有多种形式及样貌,如多齿冠型、长冠形及花冠凤纹。本器腹部凤鸟纹长冠逶迤,冠尾向后弯卷,身躯为弧形,鸟喙为闭合弯钩形,长尾后扬,长度与体驱相同,尾端向上卷曲,体躯及尾下有双足前后张开,似奔跑之姿。器足部所饰为尖角鸟纹,其角根粗大,上端尖锐如耳,无羽翼,仅有禽体外形,尾做长条后卷形,这种凤鸟纹饰盛行于商末周初。

觯为商代晚期乃至西周重要的礼器,《礼》曰:「一人洗,举觯。」《礼记.礼器》更有「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的记载。河南殷墟出土的实物曾有数例是将觯摆放于大型的尊内,见《殷墟新出土青铜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页348,可知商代晚期觯实际的使用方法。觯的形态变化幷不多样,或鸮形,或扁矮敦实,或长条修身,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觯多为扁矮敦实,至后期则逐渐修身,俟春秋之时则长条如觚矣。此件觯体量虽小,然鼓腹敦实,是典型商代晚期风格。


香港保利《九皋 - 欧美曁日本重要藏家收藏青铜器》


Lot3102

商晚期 青铜饕餮纹觚

H 27.7cm

估价

HKD 600,000 - 800,000

USD 76,678 - 102,237

落锤价 800,000

铭文:「长」

来源

日本藏家旧藏

出版

《中国王朝之粹》,2004年,大阪美术俱乐部,图版第8。

觚尖唇、侈口、直筒腹、圈足外撇,足底直缘。腰部饰弦纹两匝,前后有十字形穿孔,为铸造时所留。腹、足皆有四条楞脊,部位与范线一致。全器满工,工分三段。颈上部饰蕉叶纹,近腹部饰蛇纹一周,蛇头宽大,双眼突出,尾部上卷;腹饰兽面纹,兽眼鼓胀凸出,为乳丁式样;足饰兽面纹,近腹部处饰蝉纹一周;全器纹饰以雷纹为地,蕉叶、蛇纹、兽面以及蝉纹上以阴线刻纹样。觚口径略短于腹深,足径比足高略短,这种比例当为定例,以达到全器稳定之感。圈足内壁铸有铭文「长」,当为器物所属者名。

此觚造型铸造精密,錾刻密集的云雷纹地上起浮雕般的纹样,为殷墟末期的典型特色;脰近腹部的蛇纹以及足近腹部的蝉纹,皆盛行于商代晚期,为带状、对称排列的辅助装饰,细致入微,是商代中后期典型的器物。

一近似例可参考河南安阳花园庄村2001年出土例,出版于《殷墟新出土青铜器》,昆明,2008,图第62;另可参考阿瑟.M.赛克勒收藏青铜觚,载于Robert W. Bagley着《Shang Ritual Bronzes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 (赛克勒收藏商周青铜器)》,华盛顿,1987,图第38; 另可参考1985年山西灵石旌介M1墓出土的青铜觚,出版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灵石旌介商墓》,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62-63,图68-70。


香港保利《九皋 - 欧美曁日本重要藏家收藏青铜器》


Lot3103

商晚期或西周早期 青铜牺首夔龙纹父丁卣

H 28cm

估价

HKD 5,000,000 - 7,000,000

落锤价 7,800,000

铭文:「父丁」

来源

1. 日本京都私人旧藏,1959年前

2. 日本山中商会旧藏

出版

1. 梅原末治,《日本搜储支那古铜精华》,卷一,大阪山中商会,1959年,编号75

2. 《中国王朝之粹》,大阪美术俱乐部,大阪,2004,图版第20,页38

参考

伦敦苏富比,2015年5月13日,编号101

卣盖缘内束,盖两侧出二犄角,为西周早期后段出现的装饰,盖身上下饰连珠纹一周,其间铸螭龙纹两对,作回首状,螭龙纹之下填以雷纹。连珠纹之上再起弦纹一匝,盖顶铸喇叭形捉手。卣身梨形,下垂腹,高圈足,外撇。颈部装饰和盖身类同,唯前后正中饰兽首两只以作中轴。肩部两侧铸环扣,连铸提梁,提梁二端口作獏首,提梁表面饰抽象蝉纹,雷纹填之。圈足饰弦纹两匝。器身余无他饰,器身整体出青绿色皮壳,腹部间以棕红锈。器内锈层较厚,绿锈蓝锈相迭。卣盖内顶和卣父内底铸相同四字铭文,曰:「父丁」。 「」为复合氏族名,「父乙」则为先祖世系,即此卣纪念的对象。

此类器型和纹饰的提梁卣广见于西周早期,可资参考的他例有1980年山西曲沃出土的一件西周早期龙纹卣,整体和此件拍品相似,唯有带饰为平面龙纹和减地雷纹,此件拍品之龙纹为高浮雕,见《中国青铜器全集》,卷六,北京,1997年,编号56;美国赛克勒旧藏一件西周早期青铜卣,装饰、器型和本件拍品极似,见Jessica Rawson,《We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赛克勒所藏西周青铜礼器)》 ,卷IIB,华盛顿,1995年,页499;瑞士玫茵堂藏一件西周中期龙纹卣,形制、装饰和此件拍品类似,唯有带饰主题不同,此件饰雷纹组合而成的象鼻龙纹,见汪涛,《中国铜器(Chinese bronze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伦敦,2000年,编号29;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西周早期后半段的提梁卣亦和此件类似,带饰为凤鸟纹,馆藏编号1947,0712.329。此件提梁卣附带清宫紫檀原盒,想见此卣出身之高贵。

本卣器型与周昭王卣相近,根据器上刻款,后者属西周昭王(约公元前977/975-957年)年间古铜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图见《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上海,1964年,图版38。亦可参考作册瞏卣,亦属西周昭王年间古铜器,售于纽约苏富比2013年9月17日,编号 8。参考一例,卣盖无貘式铺首,载于Jessica Rawson,《 Western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卷2B,华盛顿,1990年,图版 72;另有一例,图见《白鹤吉金集》,白鹤美术馆,神户,1934年,图版13,后售于伦敦苏富比2015年5月13日,编号101;再比一例,出自R. E. Luff收藏,售于伦敦苏富比1973年、伦敦佳士得1978年及纽约苏富比1983年12月9日,编号 52。尚可参比一例,盖上带四个貘式铺首,图录于《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an Exhibition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s》,日本山中商会,伦敦,1925年,编号4。一例西周青铜提梁卣,与本器体例相近,2014年售于保利香港,以港币9,660,000港币成交。


香港保利《九皋 - 欧美曁日本重要藏家收藏青铜器》


Lot3104

商晚期 青铜饕餮纹出戟觚

H 27.8cm

估价

HKD 400,000 - 600,000

USD 51,118 - 76,678

落锤价 400,000

来源

日本藏家旧藏

青铜觚从商代早期开始出现,至商晚期器型不断变细加高,颈部腹部逐渐收束,两者直径趋于一致。装饰纹样则从早期的简单,到中期的古朴,再到顶峰时期的具像繁密,至此开始抽像图案化。

此件青铜觚敞口,细长颈。颈部上有四条蕉叶纹,其内浮雕兽体变形纹;腹部四条出脊划分四个区域,各有一龙纹,以出脊为基线两两对称。龙圆目,头顶弯角,头下尾上,辅以云雷纹地。足部上方亦有弦纹两条,设「十」字孔。圈足上亦四出脊,上层装饰回纹,下层每个区域装饰环柱角型龙纹。龙仅有目突出,其余部分和地纹融为一体,充满云雷纹,为殷墟三期器。


香港保利《九皋 - 欧美曁日本重要藏家收藏青铜器》


Lot3109

商晚期 斜方格乳钉纹铜鼎

H 20cm

估价

HKD 1,200,000 - 1,800,000

USD 153,355 - 230,033

落锤价 1,500,000

来源

2003年购于香港

此鼎所饰纹饰最具特点,一般称之为「斜方格乳钉纹」,故名为「斜方格乳钉纹铜鼎」。斜方格乳钉纹最早见于殷墟二期,最先在殷墟地区出现,其后开始流行,影响范围逐步扩展到关中、陕北等地区,主要出现在鼎、簋之上。其流行一直延续到西周早期。


香港保利《九皋 - 欧美曁日本重要藏家收藏青铜器》


Lot3110

西周晚期 镂空环带纹柄青铜铺

D 27.5cm

估价

HKD 800,000 - 1,200,000

USD 102,237 - 153,355

落锤价 800,000

来源

2003年购于香港

此器形似豆,直口浅盘,窄折沿,粗高柄,圈足外撇。盘壁外饰单行重环纹,高柄铸成镂空环带纹,故可将之命名为镂空环带纹柄青铜铺。此青铜铺与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1号窖藏出土微伯铺形制、纹饰几乎相同 (图一),唯器柄略显臃肿;同时又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出土于山西曲沃县北赵晋侯墓地2号墓(图二)的晋侯对铺 ,形制、纹饰近同。上述二器前者时代为西周中期,后者时代为西周晚期,审慎起见,将此青铜铺的时代确定为西周晚期。

这种器物一般将之归为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柄部穿镂成各种花纹,器腹(即盘腹)皆甚浅,平底,与豆之形制相同。有铭文者自名为「」、「铺」、「甫」、「」、「」等,均以甫为声。有学者认为此种器物可能为典籍中所载之「笾」或「簠」,但是两种说法均不尽如意。既然此种器型尚难与典籍中某种器名相印证,故可径以其自名称之,可统一称之为「铺」,其为盛食之器。因为此种器物亦有自名为「豆」者,故将之归为豆类也是适合的。青铜铺始见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

镂空环带纹柄青铜铺铸造精良,纹饰精美,是不可多得的青铜器精品;其器形规整,是西周青铜铺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香港保利《九皋 - 欧美曁日本重要藏家收藏青铜器》


Lot3112

商晚期 青铜饕餮纹鬲鼎

H 21.4cm

估价

HKD 2,500,000 - 4,000,000

USD 319,490 - 511,184

落锤价 2,500,000

铭文:「且(祖)戊」

来源

1. 法国Louis Depagne旧藏, 1983年前

2. 伦敦Cukierman旧藏

出版

戴克成:《Archiaic Bronze Vessels from Private Collections(私人收藏青铜器)》, 2012, 巴黎

鼎口上双立圜顶耳,略外翻,折沿,方唇。鼎腹分三档,略呈袋形。铸三条柱足,各足顶上鼓腹,以云雷纹为地,共饰三组「兽面纹」。兽角两端内卷,呈卧蚕形,双目如圆豆外鼓,鼻孔上翻。此兽面尚余牛首之形,可见兽面演化源流。兽面两侧,饰倒立「夔龙纹」各一,兽面以夔龙纹上再饰以阴线纹样。后足上鼎腹内壁,铸有铭文三字,「且(祖)戊」,本鼎以「」为族徽,其为祭祀先人号称「且(祖)戊」者所作的宗庙盛肉用器。

本鼎形制在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颇为流行,与殷墟晚期早段小屯M239,及殷墟晚期后段殷墟西区M1713鼎,后者载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殷墟新出土青铜器》,北京,2008,页366-7,图196;可参考例另见台北故宫博物院亦藏有数例鬲式鼎,如商后期 □父癸鬲鼎 、商末周初父己鬲鼎等;另一形制较小例可见Robert W. Bagley着《Shang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阿瑟.M.赛克勒收藏商代青铜器)》,华盛顿,1987年,页486-9,图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