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醫生髮牢騷:雙節期間同行打電話,都不是送月餅而是問學分

——譚梅/文

閱讀提示:內文是一個省級醫院的年輕大夫寫的,我們除了調整一下段落,沒做任何修改,就想讓他一氣呵成,出出惡氣。

其實有一個關鍵細節他沒寫:醫學會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你即使老老實實參加了學術會議,也領了他們按國家規定製作的學分,醫學會仍經常說:對不起,我們不認。這時是晉升職稱時,想回頭再補不被認可的前幾年的學分,估計只能穿越,或者送禮了。

學分,是一門好生意: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雙節將近,也就意味著醫務人員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納糧"時節——上繳醫學教育學分,像極了90年代以前存在的農民交公糧。

平時不怎麼聯絡的朋友也開始互動了起來,如果一個學醫的跟另一個學醫的這個時候打電話,很有可能不是給你送月餅的,而是問你要學分的。

年輕醫生髮牢騷:雙節期間同行打電話,都不是送月餅而是問學分


幾句寒暄後一句,你那有多餘的學分嗎把目的暴露無遺。

繼續教育學分是為考核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數量和質量而設的計算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分,主要依據培訓、自學、科技獎勵和論文(論著)4大類折算。繼教學分是醫生護士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是衛生人員聘任、職稱晉升、執業再註冊的必備條件。

出發點十分的冠冕堂皇正氣凜然,而後半句又是那的殺死騰騰,翻譯成人話就是,我是為你好,你要進步你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嘛,否則評先晉職稱門兒都沒有。

那麼,試問一張小小的學分卡就能證明他受繼續教育了嗎?難道不會是求爺爺告奶奶找來的?難道不會是自掏腰包買來的?

年輕醫生髮牢騷:雙節期間同行打電話,都不是送月餅而是問學分


有人說這是投機取巧鑽空子,那麼試問他有時間去受教育嗎?會議培訓他能說走就走的去參加嗎?更別說參加完會議能折磨死人的報銷流程。

更有甚者,某位領導說不要抱怨說沒時間學習搞科研,下了班不是大把的時間嗎?難道都睡覺。無語,聽著我都替他悲哀,他可能不知道世間還有一種時光叫娛樂,還有一種存在叫陪伴親情。

退一步說,真的用實際行動掙了學分,試問您受的是本專業的教育內容嗎?對於您以後的醫療活動有幫助嗎?相信大部分人還是奔著那張學分卡去的吧。

與其這樣勞命傷財的逼交公糧,倒不如加大獎勵機制,新業務新技術高質量的工作才能體現你的繼續教育做的好不好。

年輕醫生髮牢騷:雙節期間同行打電話,都不是送月餅而是問學分


會不會有那麼一天,醫院會每年考核員工休息的時間分、陪伴家人的分、健身分、藝術欣賞分……這些不達標影響獎金影響晉升。

該醒醒了,學分還沒湊夠,下一個電話該發給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