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藝術網:銀元賞析-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

我國銀元於公元1890開始正式由官方鑄造。民國初期,始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貨幣,進行大量鑄造。銀元種類很多,在我國大約有二百多種,流入我國的外國銀元約有三四十種,其成色重量,頗不一致。銀元中還有半元、二角、一角、五分,一錢、二錢、三錢以及一毫、二毫等小銀元(也叫銀角子),這些大都作為輔幣應用。

到了清代,公元1887年,張之洞奏請清政府,主張自行鑄制銀元“龍洋”。獲准後,於公元1889年,在廣東設廠開始製造廣東省光緒亓寶,到公元1890年,廣東省光緒元寶進入市面開始流通。隨後,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緊接著湖北省立馬步廣東省之後塵,於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開設造幣廠製造湖北省光緒亓寶。與此同時,天津的北洋機器局也開始製造銀元。見此情況,清政府的一些御史官員先後奏請清政府准許各省仿效廣東、湖北兩省。在清政府“各省一律鼓鑄”的聖旨下後,各省聞風而動,仿效廣東、湖北兩省,爭先恐後的競相設廠製造本省的光緒元寶。

“光緒元寶”當時共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計有:1戶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廣東;9山東;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安徽;17廣西;18新疆;19黑龍江。

其中廣東造光緒元寶銀幣鑄造了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有一種久負盛名的銀幣,它就是被列為中國近代機制幣十大珍的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系廣東省銀元局於1894試製,為祝慈禧太后六十歲壽辰而鑄造的祝壽銀幣。

雙龍壽字幣有兩種版式,即庫平重一兩銀幣和庫平七錢二的銀幣,兩種版式的銀幣設計風格一樣,但是在細節上有很多區別。其中庫平七錢二分是中國所有龍洋圖案銀元(包括國外發行的所有銀幣)中,屬於工藝精湛,雕工完美,浮雕感強烈的品種,鏡面平整光滑,紋飾的相慣線顯得非常清晰,字口、紋路和邊齒深峻,完全是國外鑄造的樣幣風格。作為準備流通的貨幣(儘管沒有流通),其暗記防偽工藝精湛。

目前就有這樣一枚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展現在國內知名藝術網站上—虎拍藝術網。此枚銀幣正面珠圈外上端鐫刻“廣東省造”四字,左右兩側各鐫有一蝙蝠圖案,珠圈內鑄有“光緒元寶”四字。銀幣背面珠圈外鑄雙龍戲珠圖案,珠圈內鑄一圓形“壽”字。銀幣設計極富特色,正面兩側所鑄的一對蝙蝠圖案寓意吉祥。銀幣保存完好,品相精緻,包漿渾厚,雖歷經歲月洗禮,依然不減銀元獨特之美。

虎拍藝術網:銀元賞析-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